APP下载

小议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9-09-10骆斌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特点

骆斌

摘要:本文在全面了解钻孔灌注桩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电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电力工程桩基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合理控制地基及基础沉降。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隐蔽性、连续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掌握施工技术要点,规范施工工艺,将重点放在施工过程的控制,及时查找问题所在,做好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质量缺陷,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一、钻孔灌注桩的特点

灌注桩是指利用机械钻孔、钢管挤土等方式在工程现场地基土内形成桩孔,随后放入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以此构成的桩体。按照成孔方式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等。本文主要以钻孔灌注桩为例进行分析。相比其他基础类型,钻孔灌注桩更具优势,其应用特点如下:

1.适用性广。钻孔灌注桩可适用于陆地,也可用于水下,且不受天气、温度、地形等限制,可用于旷野平原、亦可用于丘陵山地。此外,桩径大小均可使用,既有φ0.3m以下的桩,又有φ4m以上的桩。

2.承载力大。基于钻孔灌注桩的结构设计原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桩长、桩径,从而提高桩体的承载力。此外,可制作为变截面桩,或扩底桩,提高桩体承载力。

3.成本较低。相比预制桩,钻孔灌注桩成本较低,可大量节约钢材、木材。如预制桩,在运输及冲击打桩等方面要求较高,桩加固过程中,需要混凝土含筋量100_130kg/m3。相比之下,灌注桩配筋灵活性较强,混凝土含筋量40kg/m3,此外,钻孔灌注桩无需模板浇筑,可大幅节约木材。

4.污染较小。在预制桩进行打桩作业过程中,此时会产生强烈的挤压作用及震动,将会对周围构造物造成一定影响,如地下水管、燃气管道破裂等或严重的噪音污染。而钻孔灌注桩则不会产生此类问题,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程概况

某电力桩基工程,基坑形状近似矩形,沿南、西北向展布,采用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共四类桩径,分别为600mm、700mm、800mm、900mm,桩深33-35m,有效桩长23 .4-25.0m,桩端进入持力层2D (D桩径)。C35为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180-220mm为坍落度。终孔条件需满足桩端进入2D持力层深度,保证桩底以下5.0m无软弱夹层。本工程部分处于岩溶地区,土层性质较差,砂层分布较广,存有较高施工安全风险,为此,在施工中必须全面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质量控制。

三、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一)测量定位

施工前,先将钢筋(300-400mm长)打入桩位中心,且在确定基准点的前提下,引出多条引伸点,便于后期桩位点控制、基础复核与定位。随后通过水准仪进行桩位地面高程地测量。桩位测量好以后,需再次进行复核,待其合格后便可进行施工。

(二)护筒埋设

相比桩体设计直径,钢板内径需多出一些,一般可多出200mm左右,厚度为5mm,随后进行焊环,与此同时,将溢流浆口开启,按照第一桩标注的中心孔进行护筒埋设,确保埋设垂直,保证管中心和桩位重叠,误差需控制在10mm以内。随后采用粘土回填其周围,并一层一层地进行压实。待完成上述施工后,需向施工现场运输钻机,保证钻机定位准确。

(三)泥浆循环系统设置

每8到12根桩设一个泥浆池。在设置泥浆池时,要与桩位错开,多设于完成施工区域。根据要求,可采用挖掘机开挖泥浆池,也可采用編织袋装砂围堰。一般泥浆池的容积等同于钻孔排出的钻渣体积。此外,需及时向场外运送钻渣,不得堆积到场内。

(四)成孔钻进

按照地层要求,钻进施工中需做好速度控制,在接近中风化岩时,可每隔0.5m进行一次岩样检测,保证其质量满足施工规定。随后继续进行钻进施工,最终保证成孔质量。钻进施工中,为解决泥浆出现大量泥泡沫、泥浆泄漏、孔壁坍陷等问题,需采用高品质泥土,增加泥浆粘度。

(五)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可分段制作,需合理控制接头数量。在主钢筋接头搭接处理中,焊接时要错开,可采用单面焊钢材,焊缝长10d。要求焊缝密实、平整、光滑。钢筋笼制作误差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每隔5m将混凝土块设于主筋外侧,便于钢筋笼防护。

(六)混凝土灌注

下导管时,要详细检查每一节导管,并采用密封圈设于连接部位,保证密封效果良好。在混凝土灌注前,可进行第二次清孔,随后进行灌注。要求采用C35等级的商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充填深度控制在0.8m以上,最大初灌量控制在3.0m3以上。在整个灌注过程中,要时刻检查混凝土的灌注高度,当高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便可将导管拔除。要保证灌注混凝土具有连续性,防止出现断桩等情况。

四、缺陷桩基处理及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为检测桩基施工质量,工后对480根桩进行检测,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如下:

1.桩底沉渣过厚。抽芯中发现,桩底沉渣过厚,达到70cm左右,与规范要求不符。通过调查可知,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共2点,第一,成孔验收之后,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出现卡住情况,下放多次后才达到指定位置,进而产生孔壁土体塌落等问题,或因为二次清孔不彻底。第二,开始灌注时,初混凝土灌注量少,沉渣无法被全部冲起,从而产生沉渣过多现象。

2.桩身局部夹泥。抽芯中发现,桩底存有0.2-0.3厚夹泥情况,同时骨料不均匀分布。究其原因,此桩位附近地层较差,具有较厚砂层。在注浆环节,土体产生了坍塌问题,致使浇筑混凝土内混入了一些土体,从而出现夹泥问题。

3.混凝土出现蜂窝面。经检查发现,桩底处出现了蜂窝面,其原因在于混凝土浇筑时,未及时对混凝土液面标高进行复测,或首罐混凝土到达现场浇筑前混凝土未翻拌均匀原材料和易性差。

针对上述问题,均可先选取处理孔进行检测分析,本文以2个岩心作为处理对象,通过高压注水的方式进行清理,直至水变得清晰。随后进行高压注浆施工。待完成上述作业之后,便可重新测量缺陷桩的低应变,经测定合格。

在本工程施工中,所需工程桩共1311根,其中存有缺陷的为17根.根据上述原因分析,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施工完成后桩身质量得到了保障。

由于本工程部分地区属于大理岩,岩溶地层发育,基于工期短、时间紧,及施工具有一定难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施工设备,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地质量控制方案,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桩基工程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重点,如何保证桩基稳定,提高地基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钻孔灌注桩的应用,可大幅提升桩基础施工质量,节约成本。为此,必须重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了解其施工特点,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智勇.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4):104-104

猜你喜欢

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特点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浅析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控制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