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唯物史观基础
2019-09-10陈双飞
[摘 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实践观,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鲜明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础。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价值诉求。唯物史观不是唯经济决定论,但强调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依据。唯物史观是社会整体观,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要求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整体来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体现了整体性思维的方法论。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9)01-0047-04
在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的重大政治论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表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体现了对人的需要理论、群众史观、生产力发展理论、社会整体史观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深刻学习领会新论断的唯物史观基础是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所在,是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实践观,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鲜明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础
唯物史观是在批判并终结“抽象本体论”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与抽象的本体论不同,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主张从个人现实的存在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唯物史观首先是实践本体论,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首要前提。“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人类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内容,正是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才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本体。现实的个人是人类历史的主体,是这些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这些个人进行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满足其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
“需要是基于人与环境的不平衡而产生的趋于平衡的一种自觉倾向。”[4]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它是一个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复合体。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的个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但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但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5]这充分说明了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从需要的横向维度来看,人的需要具有全方位性,全面指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相關的所有领域和方面,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从需要的纵向维度来看,人的“需要具有很大弹性和变动性。它的固定性是一种假象。”[6]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动物的需要是由先天的生理遗传决定的,它几乎不会发生变化;而人的需要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随着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类实践手段的不断更新,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必然会引起人的需要的对象、内容以及满足形式的变化。列宁将人的需要的这种变化总结为“人的需要不断增长的规律”,并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引起全体居民和工人无产阶级需要水平的增长。”[7]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种需要水平不断增长的趋势更加明显,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有力地说明了这一需要增长的规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求侧的变化,由“物质文化需要”变为“美好生活需要”,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人民需要上升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继承性主要是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要包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8]而要想维持个人的生命就必须首先要满足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总体上实现了小康,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需要层次也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更加广泛。创新性主要是指人民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当前,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过去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是基本需求,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高层次的需求。”[9]美好生活是人们希望在未来达到的某种“应然”的生活状态。美好生活的需要准确地概括了人民需要的广泛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价值诉求
与英雄史观将个别英雄人物看作历史的创造者不同,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历史的根本内容。“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0]同时,唯物史观把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落脚点,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个过程,即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的自由个性。在必然王国中,人的物质需求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只能是物质财富的增长。此时,人类活动的中心领域是物质生产。“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11]只有进入自由王国中,以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不仅更加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更加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问题的理论清醒和行动自觉。群众史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根植于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历来都很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治国理政的总抓手,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它表明了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2]我国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发展的最终依靠力量来自人民。人民群众不仅是发展的主体,而且更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主要矛盾加以解决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不是一句仅停留在思想领域的抽象口号,而是要切实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双方来看,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需求侧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全面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13]从供给侧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而得出这一科学认识的判断标准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状况同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差距。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状况、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等方面,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三、唯物史观不是唯经济决定论,但强调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依据
尽管唯物史观强调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但不能据此认为它是唯经济决定论。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才开辟了一条与旧唯物主义不同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看来,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素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恩格斯曾对此做出过明确的说明,“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4]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5]英国学者科亨曾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进行了辩护,他认为生产力趋向发展是贯穿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生产力无时不在发展,并决定生产关系的特点。”[16]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来说具有首要性,即“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说明的。”[17]因此,我们把解放和發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正是基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确立的,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核。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处于“短缺经济”的时代,社会生产供给不足。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大经济总量成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经济保持高速发展,蛋糕越做越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加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18]中国港、中国路、中国桥、中国网、中国智造等一大批产业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短缺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做出了修改,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代替了“落后的社会生产”,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已由“注重量和速的增长”转向了“注重质的提升”。
从根本上说,这种变化是由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引导和推动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19]需要是生产的动力,是生产的前提和目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都是由需要引发和推动的,而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正是由于人民消费需要的变化才引发了人民对生产需要方面的变化。“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20]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来看,“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需求已经失去市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流。要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将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上来。“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21]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通过创新驱动和改革驱动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最终决定作用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四、唯物史观是社会整体观,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要求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整体来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体现了整体性思维的方法论
马克思分别从结构、人的活动和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考察了社会的发展,揭示了社会有机体运动的特殊规律。与蒲鲁东把同一社会的各种关系看成仅仅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22]社会的发展是随着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23]唯物史观是社会整体观,它把社会看作一个以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为基础的有机整体。而要正确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要把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作为整体来把握,既要分析矛盾双方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又要从整体来把握基本矛盾。“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2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坚持和发展了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正确运用整体性思维方法分析社会发展问题的典范。
从需求侧看,人民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多样化侧重于强调人们需要的不同种类,强调个人需要的差异性。这可能是由不同个体的先天因素(如遗传)或后天因素(如教育)造成的。多方面侧重于强调人们需要在同一种类内部不同方面呈现出的特点。比如,就社会需要而言,不同个体的具体需要是不同的。多层次侧重于强调人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次性。依据人的需要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从供给侧看,当前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不平衡是就发展关系而言的,强调发展的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不充分是就发展的程度而言的,强调发展的总量不够大、质量不够高、效益不够好。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变为“不平衡不充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律认识的深化。习近平同志曾明确地提出,我们所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主张“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西方供给学派并不是同一回事,更不是它的翻版。尽管二者都主张从供给侧着手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25]
从整体上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方法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者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科学性侧重于强调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主张通过历史事实和实证分析去揭示客观规律;而价值性则侧重于强调从价值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类解放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体现着人文关怀的取向和历史尺度的坚守。”[26]就科学性来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客观分析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就价值性来讲,“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理念,它集中地体现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手段,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体现了整体性思维的方法论,既反映了需求侧变化的新特点又反映了供给侧存在的不足,更为解决供需矛盾指明了方向。
五、结语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它不仅切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而且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只有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主线,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的难题,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12][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11、3.
[2][3][8][10][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524、519、286-287、604.
[4]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3-44.
[5][26]杨耕.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8、18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9-210.
[7]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4-85.
[9][21][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4、242、251-253.
[11][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29.
[13][2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36、282.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16][17][英]G·A·科亨.卡爾·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44、171.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3.
(责任编辑:青 山)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2015YZD07)。
[收稿日期]2019-01-02
[作者简介]陈双飞(1985-),男,河南洛阳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河南省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