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咨询服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之我见

2019-09-10史佳慧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制度完善内部控制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给咨询服务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一个优良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使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合法合规合理,财务信息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因此,如何完善咨询服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成为咨询服务企业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咨询服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一、引言

咨询服务企业是一类运用脑力劳动提供管理、财务、工程、技术等类型服务的公司,这一类的企业往往是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出发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因此其自身内部控制应该相对健全。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预警评价、信息沟通渠道、内部监督管控等模块。其中,内部环境又包括组织机构设置、权利职责分配、内审、公司文化等内容。对于人力资源咨询机构来说,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公司目标是否能达成,而目前很多咨询服务企业仍存在着内部控制氛围较差、风险管控意识较弱、缺乏内部控制评估、监督和奖励制度的问题,因此,咨询服务企业应构建优良的内部控制环境,构建完善的风险识别和管控制度,构建内部控制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奖励和约束并重,以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

二、咨询服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内部控制氛围较差

当前很多咨询服务机构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忽略了综合型人才的引用和培养,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导致员工的个人发展受到限制,找不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同时,部分咨询服务机构的内部控制环境较为分散,体现在权责不明、分布不均上。机构的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管控的意识不够,没有起到根本上的带头作用。

(二)缺乏内部控制评估、监督和奖励制度

有些咨詢服务企业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和奖惩制度,也没有设立监督评价体系,薪酬体系未能满足员工的需要,难以体现员工实际的工作成果,员工的积极性和满意度也会进一步受挫,长久下来,将会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对于一些特殊岗位,比如会计、出纳、内审员,未能形成合理的轮岗制度。对于一些涉及商业秘密的员工,未能在其离职时签订承诺书,保证不盗用公司的商业秘密。此外,在制定内部控制评估目标时,未考虑员工内部控制成效,仅仅一味追求服务指标,降低员工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三)风险管控意识较弱

目前很多咨询服务机构在给客户做建议书或者承接新的业务时,往往没有经过第二个人确认和审核,或者复核流于形式,或者没有和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其意向。也就是说,在承接新的项目时,员工的风险管控意识较弱,没有按照规定来执行制度,未对项目风险进行事先的判断从而有选择性地与新客户合作。

三、完善咨询服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采取的措施

(一)构建优良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加强对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实施力度。咨询服务机构应遵循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优化自身的管理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健全合规合法。同时,咨询服务机构应多加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留意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等,做好预警工作。

其次,咨询服务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应加强内部控制的认知。领导层应把内部控制的建设作为公司的核心任务来看待,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人事部门可招聘和选拔相应的人才,并且通过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培训和文化建设活动,构建针对性的内控培训体系,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可采用Flash动画、小游戏等方式,提升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让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深员工对内控的理解程度,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比如新员工入职时,咨询服务机构应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准,促进员工的多元化发展,使员工知悉其工作目标、要求、业务流程等,使员工更熟练掌握其工作技能、内容和标准等。同时,注重对员工的后续教育,使员工掌握最新的政策动向和先进理念,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员工知识结构和技能的更新,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效能,强化员工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和应对水平。

最后,应设置相应的内部控制岗位和责任人,科学调配相应的人员,授予相应的操作权限,提防越权审批的现象,以提高服务机构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各项业务操作应该有相应健全的手续和流程,咨询服务机构员工外出提供咨询服务时可自动生成业务记录凭证,产生的交通费和餐饮费可有专人负责统一审批,合同签订程序有明文规定的流程,从而避免公司内部咨询人员和客户相互串通,影响公司利益。

(二)构建内部控制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奖励和约束并重

咨询服务企业应构建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和绩效考核小组,各个岗位职能之间有相互约束的关系,并且公司应优化内部控制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进展,可通过现场抽查的方式,根据预设的检查项目对员工的内部控制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和统计,每季度或每半年在公司的公共平台上公示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各部门和员工进行评级。评价结果可作为员工的绩效考评内容之一,奖罚分明,即对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工作的员工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荣誉奖励,比如晋升和发放奖金,对无视内部控制工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通报批评等,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改进内部控制工作上的不足,从而使公司的员工都参与到内部控制的工作当中,积极贯彻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此外,咨询服务企业应根据各部门不同的职责范围,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目标,从而更为科学地评价其工作成效。在对财务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应注意其对财务指标的把控程度,比如各项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由于咨询服务企业的主要支出是人员人工,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因此人力资源的投入在资产规模中的占比会更高一点。同时,财务人员应注意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平衡公司的负债和资产比例,一方面保证公司运营资金的需要,避免产生较大的债务风险,另一方面优化公司的发展结构,保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组建内部控制小组,小组由内部审计员工和业务人员组成,对内控的流程进行管控核准,形成相应的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当内部控制发生了较大的不足时,可根据数据来分析环节问题,逐渐优化工作。

(三)构建完善的风险识别和管控制度

咨询服务企业的风险预警制度建设更侧重于服务行业的特性,也就是说风险环节不多,但各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咨询服务机构应该把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结合在一起,绘制风险防范策略图,保证在各个业务流程中融入风险防范。

第一,提高对业务咨询流程中风险点的管控意识。咨询服务机构应先根据公司实际咨询业务的特点,分条识别和列举业务流程中风险因素,针对每一类风险环节,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规定如何协调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应对风险。比如基层员工在承接新的业务,与新客户在签单之前,应充分了解业务的类型和客户的资质,评估该业务是否能承接下来,细化业务流程,分析如果承接了会有哪些财务风险,以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水平。

第二,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方式。在确定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之后,咨询服务企业应按照各风险点可能导致的资金风险高低,对风险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风险级别越高的,应加大风险管理力度。

第三,定期对风险管控工作进行考核和改进。在发生了相应风险之后,应按照原先制定的应对流程,及时且科学地处理,并且在事后评估风险,改进原先的风险方法策略图,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

四、结语

内部控制的出现将为咨询服务机构带来质量上的提升。就目前来看,咨询服务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财务风险直接影响公司市场空间的扩展。咨询服务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内部控制工作,持续汲取经验,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流程,从而更加长久、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磊磊.试析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策略[J]经济师,2018(01):54-55.

[2]郁慧.咨询服务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 160-161.

[3]陈衬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13(23): 69-70

作者简介:史佳慧(197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会计师,四川胜任力人力資源测评咨询有限公司会计师/财务经理,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方向)专业本科,大学文化,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及涉税管理。

猜你喜欢

制度完善内部控制
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
司改背景下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制度之完善
浅析股灾中的中国式熔断机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