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厉紫明

体育风尚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合作学习问题

厉紫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还能由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下,还能针对不同体质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由此促进各层次学生都能在体育锻炼中有所收获。为此,通过对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展开相关探讨,希望可以在引导学生积极展开体育锻炼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其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一、前言

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这一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同时也能在小组目标完成过程中,得以团队协作、有效沟通,以及临场应变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一定要在给予学生主体地位足够重视的前提下,使学生既能在产生体育运动兴趣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还能主动承担小级任务,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由此既强化了身体素质,又充分认识到独立个体在集体合作中应发挥的角色作用。

二、当前高中体育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分组不科学

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式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未能进行小组科学划分的普遍性问题。由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性,但体育教师却未能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往往随机进行分組,使之无法体现出这一先进教学方式所具有的优势。

(二)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明确的目标实施下进行,这既能对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学习,还能使之得到思维、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培养。但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却比较模糊,不仅教师未能有效掌握合作学习目标,甚至学生对此也没有足够重视,体育课只是让学生减压、放松的课程,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匹配,导致合作学习既无方向性,也无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1]。

(三)合作学习欠缺实质性

高中体育教学实施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然而,在当前的合作学习开展中却存在着过于重视形式化,而欠缺实质性的问题。许多体育教师不仅未能准确地把握合作学习开展的方向,甚至对于其理论内涵也没有深刻认识,使学生只是在分组模式下展开活动,但教师无论是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还是对于分组的合理性,都未能全面而充分地了解,使合作学习并未发挥出最大效能。尤其是在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时,既未展开互动与交流,而且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不足,更难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使之仍然处于各自为政、我行我素的学习状态,既无竞争也无合作,更难以得到自我突破,严重限制与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

三、解决高中体育合作学习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均能得以身体素质的提升,教师需要在全面掌握学生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划分,使小组成员能够以强带弱地共同成长进步。在实施公平而均衡的分组原则基础上,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措施,保证各小组实力相当,且小组成员各有不同分工,能够在集体协作中展开小组对抗与竞争。

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组科学划分,既可以按照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强带弱地进行分组,也可以随机报数进行自由组合分组。除了进行基础练习以外,还应帮助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训练,通过分别对场上中锋、大前锋、小前锋、篮球后卫、控球后卫五个位置分别展开讲述,并让小组成员在内部自行划分站位的前提下,再分别进行各位置单独训练,并通过学生课后展开小组配合练习,再正式进入比赛,此时各小组成员不仅精神抖擞、情绪饱满,而且还能在公平竞争中展开不相上下的对抗,由此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同时也在小组合作中加深了感情[2]。

(二)制定明确学习任务目标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前提下,体育教师结合教学课程目标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既要使之具有身体发展、技能训练、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的整体协调性,同时还要进行难度适中的任务分解,使学生在逐步提升学习认知与能力下,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以及赢得比赛的喜悦。学习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仅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整,而且还能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进行“原地单手投掷垒球”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增强上下肢及腰腹力量,从而使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得以均衡发展,同时还要掌握投掷动作技术,在反复练习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节,使其在展开小组合作、竞技中体验运动乐趣。教师可以将此分解成四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以学生学习并掌握技术动作为主,使其会运用腰腹力量发力,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第二课时,则可以在实施科学分组下,展开小组成员互帮互助练习,并展开探究学习,培养其发散思维;第三课时,通过组织小组竞赛,以游戏教学展开实战练习,巩固并提高技术动作,使之产生运动兴趣,并增强合作意识;第四课时,进行考核,并展开自评、互评,掌握相关规则及裁判方法[3]。

(三)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优势

高中体育开展合作学习意义重大,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其责任担当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充当组织者与引导者,还能由此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荣誉感,由此促进其更加全面而健康的成长。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从方方面面得到锻炼与提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再只关注自我,而更能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并在共同完成任务目标中,既加深与增进了同学情,还使之形成全局意识,并能主动承担责任,在获得更多成功体验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国家未来高素质、高能力的合格建设者。

例如,在展开“三级跳”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有关于“三级跳”的理论知识讲解,并配以该项运动形成与产生的背景介绍,使学生不再感到理论知识单调乏味,还能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进而进行动作技术要领的介绍,教师可以在此时进行科学分组,注意各小组实力均等,人员配置合理,并在每个小组中都有身体协调性较好,且对体育抱有极大学习热情的学生,然后展开分组练习,使各小组成员在充分展开自由交流与探讨后开始亲自体验运动过程,教师可以对各小组中动作标准到位的同学给予表扬与肯定,并鼓励组员展开合作学习,而教师只进行场外指导,对于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时进行正确指导,并在展开小组竞赛中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而学生们也努力发挥出试跳时的最好状态,无论是动作准确度,还是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学生在试练过程中,不仅互帮互助,还充分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在同学受伤时都及时伸出援手,使这节体育课充满了温情与爱心。

四、结语

高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进行科学分组下方能得以有效开展,同时教师应始终保持公平竞争与均衡发展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在团队协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不断突破自我中主动承担小组任务,从而得到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鹏锋.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问题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5(27):84-84.

[2]涂未来.高中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4(7):82-82.

[3]涂未来.高中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4(7):82-82.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合作学习问题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