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2019-09-10邢玲
[摘 要]在中华文明史中,悠久发达的手工业造就出大批能工巧匠,孕育了中国独特工匠文化与传统工匠精神。传统工匠精神,为古老中国技术引领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蕴含着:珍爱尊重工匠的职业定位,反对奇技淫巧、服务于民的职业伦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职业品格等,在当下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内在特质;生成机制;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9)02-0100-07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建筑、陶瓷、纺织、冶炼、水利等诸多领域技艺在世界上保持领先的地位。这种地位的获得是我国先辈工匠们在长期实践中技艺积累传承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孕育的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外在呈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早在中华先人们产生之初,为了繁衍生息和生存发展,进行物质性实践活动,生产食物和生活器物。在长期探索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中华先人们掌握了一系列生产制造技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与提升,逐渐形成了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的劳动群体,于是社会分工慢慢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第一次人类社会大分工,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为专门从事手工业制造的工匠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词源学来看,“工”意为“巧”、“精”,“匠”作“技艺”之解,“工匠”即精于技艺、巧于手工的制造者。在我国古代,工匠被称之为“百工”,是对传统技术人员的统称,一般是指工作在作坊或手工工场或家庭的劳动者,是我国古代的一个职业群体。理解工匠精神,可以从其内涵与生成两个维度来展开。从其内涵来看,所谓工匠精神,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认为,“匠艺活动其实是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2]在中文语境中,工匠精神意指手工业者在生产和制造产品过程中在心理、意识、思维、个性、行为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包含着工匠们的道德标准、精神品质和工作态度等。从其产生来看,工匠精神是工匠阶层在长期的制造过程和职业行为中逐渐形成一种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当着这些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固定为一套特定的气质与习俗之后,就升华为“工匠精神”。
五千年的华夏民族,创生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并在中华悠久历史中不断流淌。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可以从四个层面来阐释:首先,从道德维度来看,体现为“以道驭术”的职业伦理追求;其次,从职业态度向度来看,表现为精益求精、臻于完美的工作态度;再次,从职业精神视角来看,呈现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价值取向;最后,从职业行为层面来看,蕴含着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的职业要求。总体来说,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对完美与极致的不懈追求、对细节永无止境的雕琢和不断突破创新的精神气质。
二、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内在特质与生成机制
告别原始时代、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我国传统手工业者慢慢演化成工匠阶层。到西周时,出现了主管营建制造的职官——百工,《考工记·总序》中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3]能工巧匠的制造技艺在一代代之间习得与传承,并形成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具有内在特质与独特的生成机制,是新时代工匠精神得以传承的精神宝藏。
1. 珍视工匠、尊敬工匠——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职业定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工匠精神,得以于传统文化十分珍视工匠职业、尊重工匠的勞动。
首先,广泛形成珍爱工匠的文化氛围。在古代社会存在众多职业类型,不同职业在社会中有着不同地位,并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在华夏文明之初,工匠就被认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阶层,并且随着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而日益重要。中国古代社会对工匠阶层的重视、珍爱与珍惜,是涵养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性条件。在很早的时候,中国文化中就有四民之说,“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4]“四民说”指出,一个社会只要具备士、商、农、工这些职业阶层,一个国家就有了立国之本。后来发展到春秋战国,四民的社会地位次序发生变化,演变成“士农工商”,《管子·小匡》记载:“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四者国之本,犹柱之石也,故曰石也。)”[5]此时,人们认识到,民只要居于“士农工商”其中的一种职业,就能够安定下来,同时,国家的发展也就有了稳定的基础。故此,管子对答:“士农工商”是国家的柱石。总之,在先秦之前,工匠不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还具有人身自由,社会对工匠阶层充满着崇高敬意,“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业”[6],就是最好的注脚。秦统一六国之后,由于采取了重农抑末政策,工匠社会地位有所陨落,以后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起起落落,但是总体上说,工匠阶层一直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珍爱。
其次,置官职设律法。中国传统文化对工匠的珍爱与重视,也体现为国家专设管理工匠的部门和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中国文化从很早时候就开始设置管理工匠的部门,尽管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朝代,管理百工部门的职位虽不如其它一些部门位高权重,但是官府却一直重视和强调这些管理部门,也具有相当的级别。这些管理部门的存续对工程建设、手工业发展以及工匠精神的孕育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管理百工的部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冬官”“大司空”“司平”“工部”等。在夏代,设置了“司工”,专司对王室手工业进行管理。西周时期,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制约工匠职业,设置了“司市”官职,对工匠制造品的流程和质量进行监管。到了唐朝,随着官营手工业种类繁多,规模巨大,官府建构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经营管理系统,对工匠的资质与技艺水平有着严格要求。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行政法典《唐六典·少府监》中有明文规定:官府工匠需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推升其职业技能和水平。
在古代中国,还制定法律或相关制度机制,对手工业产品进行严格的规定。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建立了产品的责任机制,《秦律杂抄》记载:工匠们在建造城池时要对其质量做一年期的担保。到了唐朝,建立了工匠署名制度。《唐律疏议》记载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物勒工名”,就是将制造者、制造机构和监督者等相关信息铭刻在器物之上,以便官府对工匠绩效考核,这是我国早期对工匠所制造产品责任溯源与责任追究机制,“‘物勒工名’作为一项渊远流长、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产品品质,加强了国家对手工业生产和工程建筑质量的监管。”[7]时至明朝,继承于元朝的匠籍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官府对民间工匠者登记造册,实现分类管理与控制,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分类,有助于工匠精神的孕育与发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强制对工匠技艺的传承,对实现古代工匠遵从圣人创物之道,为对匠人自省的心理内化与体验,实现工匠精神内化,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8]
再次,被社会赞扬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对“工民”地位的珍爱重视,还体现为,一些能工巧匠被社会所认可所赞同,甚至被时代流传与推崇。在上古时期,就有着种种此类传说,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作宫室、轩辕氏造车、史黄作图等,这些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圣人,也是令人后人传颂的“能工巧匠”。之后,中国工匠文化中出现了诸如鲁班、李冰父子、张衡、诸葛亮、祖冲之、毕昇、李春、黄道婆等等著名工匠。故而,有学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工匠之名初现之时,实质就是一个被世人尊崇的称号。在这些当中,突出的例子就是墨子。墨子不仅是一名思想家,也是一名能工巧匠,当时手工业的代言人。韩非子就对墨子的精湛手工技术给予高度赞扬,“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蜚同飞。败,指木鸢败坏了)。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不如为车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惠子闻之曰:‘墨子大巧,巧为輗,拙为鸢。’”[9]到了宋代时,手工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在推动宋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社会主流文化对手工业的社会作用予以了积极地认可和赞许,朱熹就曾说过“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10]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一直都有关于“职官”与“食货”的记载,其中就有许多关于工匠管理者与职业分类的记载,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对社会工匠的重视。到了明代时,关于工匠管理者与从业者的记载非常丰富,在古代传统社会达到了它所应达到的高度。其中,在“食货志”里,有关于“坑冶”“采造”“烧造”“采木”“铁冶铜场”“织造”“盐法”“茶法”“钱钞”“柴碳”“珠池”等方面的记载,十分详细,十分周全,由此可鉴,到了明朝我国手工业技术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相当高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此种发展,得到了官方的关注与支持,因此才有了关于工匠管理者与职业分类的记载。此种记载也表明了,对工匠社会地位的认可,也能够使工匠更加珍爱重视自己的“工民”的地位,更加努力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2. 反对奇技淫巧,倡导为民服务——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所彰显的职业伦理规范
任何一种文化或文明都会孕育出自己独特的职业伦理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修养是做人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国传统工匠的职业伦理规范建立在中國传统道德价值观基础上的,体现出一种技术伦理精神。
一是反对奇技淫巧,鼓励巧干会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实用思想影响着并孕育出传统工匠理念,即在制作器物时,强调技术活动要遵循经世致用原则,反对奇技淫巧和华而不实,《尚书·泰誓下》有云,“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上帝弗顺,祝降时丧。”[11]在传统文化中,反对奇技淫巧,是一种关涉技术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哲学思想,实质是反对生产奢侈产品和上流社会过着腐败奢靡的生活。这一哲学思想蕴含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中。在儒家看来,奇技淫巧是迷惑人心、乱人心智的技术与技术产品,是理所应当受到社会所鄙视的技艺,对于此类之人甚至可以开杀戒,因此,孔子云:“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12]相传孔子提出制刑的基本原则,就是:上合天意,中合人伦。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都可以杀头,原因是它们都疑众了,也就是说,这些使众人只满足于眼前,不能尽心事天,故必杀。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优秀文化反对奇技淫巧,并非反对工匠的巧干会干,《淮南子》有云:“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是以士无遗行,农无废功,工无苦事,商无折货,各安其性,不得相干。”[13]即作为四民之一的工匠,在“工”字尚需讲一个“巧”字。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所言说的“巧”,不是以追求奇特诡异而巧,而在于以巧而避免“苦事”“难事”,“庖丁用刀十九年,而刀如新剖硎。何则?游乎众虚之閒。若夫规矩鉤绳者,此巧之具也,而非所以巧也。”[14]
二是服务于民,技道合一。一方面,中国传统工匠文化从不使上位者心摇神荡的角度出发,反对奇技淫巧;另一方面,又强调统治阶层应当更关注大众的生活,关注技术进步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念,即技术要为黎民老百姓服务,而不是为了取悦于上层阶级或统治者。孔子就指出,百工要为大众服务,不要过分追求工巧,以免得使上位者心摇荡,不务正业,“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15]。墨家也从道与技的角度来强调匠人个人修养,他们主张工匠们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自觉,要兼利于天下的行动自觉,仅仅能制造出巧妙的物件,并非是最终目标,也非值得称道,而能作出与有利于民众的器物产品,才值得称颂,体现了墨家根植于平民利益的工匠情怀。
除了服务于民之外,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崇尚道技合一职业伦理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工匠们把自己的技艺融进了道德修养或修为,做工做事最后变成了做人,“我国的文化精神究其根源是一种道德的精神,这种道德精神乃是中国人内心所追求的一种做人的理想标准,是中国人所积极争取渴望到达的一种理想人格。”[16]一些优秀的能工巧匠在日复一日制造器物的实践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技术的融合,融道于技,而不是把功利作为首要选择。传统工匠精神所倡导的道技合一原则,体现在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中。庄子曾曰: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对于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来说,对于工之巧的见解就是要利于百姓,凡是利于百姓生计的就是合于道,不利于百姓生计的就不是合于道。这就是墨家对于技道合一的看法。儒家文化则倡导性与天道是同一。需要强调的是,儒家这种性与天道同一的观点,深深地影响到了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孔子曾经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7]在儒家文化中,技与艺是人性的内容之一,但是技与艺最终的依据还是道。道属于志的层面,即人生要立志为道,德与仁则是道的一种体现,而六艺则是一种手段或者说一种技艺了,艺最终要合于道。因此,从道的角度出发,儒家并不排斥科技的发展,相反,儒家学说在一定程度推动了科技发展与进步。儒学常说的“水、火、金、木、土、谷”为“六府”,指的是当时社会生活所需的所有基本技术活动;“正德、利用、厚生”为“三事”则意指在手工生产活动中的道德遵循,是个人的道德修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既有利于百姓与社稷,又具备道德教化的功能。显然,儒家注重从道的视角提倡发展技术,为古代工匠技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技术伦理。
3. 突出技艺水平,精益求精——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所内化的职业品格
勤劳勇敢是中华先人们的民族性格,勤学苦练、认真仔细、精益求精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职业态度。这种兢兢业业的职业态度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切磋技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是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至高追求,《诗风》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对古代能工巧匠在雕刻、打磨器物时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制造态度的生动刻画。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认为,要想达到精益求精,方法之一,就是把同行聚集在一起,在切磋技艺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好的工艺技巧与水平,需要有人来继承,因此需要不断选出杰出人才,让优良技艺在在代际之间传承、积累与创新,通过代代相传,以保持工艺的持续进步,“今夫工,羣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功,谓坚美。苦谓滥恶。)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裁断为器,贵于完利。)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以其能知器用之事相高。)”[18]
二是崇尚精细,日积月累。手工业技艺的发展和不断走向“愈精”,需要有时间和精力做后盾来保障,这为传统工匠精神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考工记》,反映出当时手工业获得了充分发展,技艺到达非常高的水平,究其原因,时间沉淀是一个重要因素,日积月累才能技艺精进,“周人尚文采,古虽有车,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如陶器亦自古有之,舜微时,已陶渔矣,必至虞时,瓦器愈精好之。”[19]同时,精益求精也离不开细致的分工协作,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专业分工的发展和手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如《考工记》中对“车”“圭”的记载十分详细,对于牙、辐、轮、毂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并附图谱加以说明。圭的分类有镇圭、桓圭、信圭、躬圭、冒圭、瓉、谷璧、蒲璧、大圭、土圭、四圭、祼圭、琬圭、琰圭、谷圭、大璋、中璋、边璋、琭圭、琭璋、牙璋、驵琮、大琮、琭璧、两圭、琭琮、琮等。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圭的工艺的发展确实达到了一个十分精细的程度,也显示出古代工匠精神对艺术创作的无限追求,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职业精神。同样地,对于城与屋的建造也有详细的记载,“匠人建国”“匠人营国”[20]。其中,对于国君、诸侯王、普通百姓房屋的建造的规模、方位都有详细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当时中国房屋的建造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制糖方面,提出甘蔗分为果蔗与糖蔗两种,甘蔗种植技术(选时、所需要土壤、整地)都有详细地说明。[21]并且还指出糖的种类,分为“凝冰糖、白霜糖、红砂糖三种”。[22]还分门别类地针对各种糖的具体制造进行说明,其内容包括了对糖车的尺寸要求、材料选择、制造等作出说明,并附有图片说明。在冶金中,对金、银、铜、锌、铁、锡、铅的开采、洗造、冶炼、分离、合金的冶炼方面都有详尽的说明。在陶瓷制作方面,对瓦、砖、瓶、瓮、白瓷的粘土选择、大小、模具、烧制都予以详细地记载。
三是带动农业和水利发展。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后来日益演化成一种中华民族对待自然、对待生活的态度。作為一种态度的工匠精神就不仅仅体现在手工业方生产方面,而且也延伸到农业和水利等方面。在作为中国农业与手工业宝典的《天工开物》中,记述的许多农业种植技术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其中也有大量细分的工艺和种植流程。例如对于稻,分为“粳稻”“稌稻”,“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和长粒、尖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23]。在稻的种植技术方面,对于社种、分裁、收获、稻田土壤改良、稻田田间管理(耕、耙、耘、耔)、稻灾的应对、水利(简车、牛车、踏车、拔车、桔槔)等方面有详细的记载。不仅如此,还如《考工记》一样,附有配图,十分详尽。
《农政全书》对与农业发展有关的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桑事、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方面有详细地记载。特别要提到的是,它对于水利的重视超乎寻常。涉及水利的共有九卷,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总论、西北水利、东南水利上、东南水利中、东南水利下、水利策、水利疏、灌溉图谱、利用图谱、泰西水法上、泰西水法下。在量水浅深中,总结出“勾四、股三、弦五”[24]法。在“灌溉图谱中”中提到的工具有,“水栅”“水闸”“筒车”“水转翻车”“牛转翻车”“连筒”“架槽”“戽斗”“刮车”“石笼”等并附有配图。这些精细工具的发明与制造,是离不开工匠的智慧与汗水,当然也是传统工匠精神的体现。
总之,在传统社会,中国工匠们秉承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创造了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的中华骄傲。此种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工匠们拥有推动技术持续进步的内在动力,也使得中国的手工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在世界上都保持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并且最终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与繁荣。尽管进入到近现代,由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兴起,中国的工匠们逐步地落后于时代。但是,伴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发展,中国创造也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相信现当代中国工匠们会秉承古人的智慧与精神,再造中国工匠精神,为普通的中国百姓的幸福生活出力,为中国再次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对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时代启示
新时代贯彻落实我国产业从低端迈向中高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需要多管齐下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典型呈现。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传统工匠古国,还有着悠久的工匠文化和丰厚的工匠精神。挖掘和传统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有着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1. 接续传统,开拓创新
环视当今,日本和德国制造业是全球的标杆,被认为是典型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强国。然而,在日本和德国工业化历程中都曾经历过假货冒牌货泛滥的时期,后来也都通过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制造强国。日本和德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充分表明,发挥工匠精神是提高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提升产品的质量,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据韩国中央银行报告,在全世界长寿企业数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位的是日本。传承是日本成为制造强国的特点之一,在日本“老字号”企业中,有7家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39家是有着五百年历史的“老店”,3000多家具有二百年历史,5000多家具有百年历史。这些“老字号”都有过硬的高质量产品,都将传统工匠精神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首先需要我们传承我国传统工匠文化,弘扬传统工匠精神,要在接续传统中生发当代中国工匠精神,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2. 尊重劳动,营造氛围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念。各级党委政府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要将引导、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要形成尊重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时代风气和社会氛围。一是建立相应激励奖励机制。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切实提升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让一些能工巧匠过着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同时,政府和企业可以设计出与工匠精神相关的评优评先奖项,奖励具有工匠精神的个人、团体和企业,并在全社会进行宣传传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开展各类生产技能竞赛。现代化经验告诉我们,推动经济技术发展可以采取竞争和竞赛。正如一枚铜币有正反两面一样,竞争在给社会带了发展活力,促使个体潜能得以发挥的同时,也蕴藏着社会分化、社会排斥的内在机制与张力。与竞争不同,竞赛倡导的是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在各种技能比赛中,既促进了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技艺水平的提高,又能在劳动者之间构建和营造一种合作、团结、互助、友爱的社会关系。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曾经广泛地使用过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等形式。有鉴于此,可以考虑在全国、行业、地方等不同层面开展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生产技能竞赛,既营造了氛围,又激励各类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追求卓越,臻于完美,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
3. 立于制度,生于文化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生成,需要多种条件、多种因素的支撑。通过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文化与制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学界有论者认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一靠内在文化自觉,二靠外在制度约束,“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制度—习惯—精神,这是塑造工匠精神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制造复兴的必经之路。”[25]具体来说,一是鼓励支撑工匠精神的“挑剔”文化。工匠精神需要树立苛求和挑剔文化。一方面,要鼓励消费者培育挑剔观念,对产品要挑三拣四,而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从而对产品生产企业和技术人员形成需要侧压力。有研究者[26]认为,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就与“满足王公贵族需要”是分不开的,正是他们对器物的挑剔,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传统工匠精神的生成。另一方面,要让技术人员树立挑剔理念,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都要有挑剔眼光来审视,要对自己的产品“挑肥拣瘦”,要永不满足、永无止境,从而形成供给侧压力。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体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蕴含敬业、精业和奉献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公民层面提出了“敬业”的要求,两者在思想文化层面具有高度的契合,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匠精神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对创新者智力和劳动成果的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保护伞,只有重视并建立好的知识产权制度,才会不断激发创新的活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四是建立对传统技艺的挖掘保护机制。中国传统工匠文化中存在大量产品制作技巧,对于这些传统技艺,不能仅当一种下记忆和“乡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对一些濒临失传的“老手艺”进行挖掘,对正在消失的制作技术、工艺流程进行保护、传承,并继续其臻于完美的工匠“初心”。五是建立职业认证标准化制度,国家要从顶层设计,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权威的职业认证体系,严格遴选合格人员进入职业岗位。设定严格的产品行业标准,促进技术人员钻研技术,提高技艺。六是建立质量追溯和追究制度。传统工匠文化中的“物勒工名”,是在物品上铭刻造者姓名,以便于发现产品问题,便于追究追责,是古代工匠的监督考核制度。借鉴这一做法,可以考虑建立集监督、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制度,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强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的管控,形成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约束,助推工匠精神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
[2]理查德·桑内特.匠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12.
[3][20](西汉)考工记[M].佚名整理.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1、6.
[4][12][15][17]四书五经[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5.1550、482、489、28.
[5][18]管子校注(上)[M],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400、400-401.
[6](清)孙治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3114.
[7]陈晶.中国古代工匠制度下工匠精神的产生与演进[J].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8,(11).
[8][26]石琳.中华工匠精神的渊源与流变[J].文化遗产,2019.2.
[9]梁启雄.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9.273.
[10](宋)朱熹.四书集注[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4.4.
[1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16.
[13][14]淮南子集释(中)[M].北京:中华书局,1998.810、801-802.
[16]钱穆.中国历史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35.
[19](西漢)佚名.考工记解(卷上)[M].钦定四库全书荟要·经部[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234.
[21][22][2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译注.[M].潘吉星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8-39、40、2.
[24](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校注(上)[M].石声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77.
[25]阚雷.别因工匠精神的浪漫 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J].装饰.2016(5).
(责任编辑:灵 山)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2017JSJG479);2017 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建构主义视角”(17SZB-39)。
[收稿日期]2019-02-03
[作者简介]邢玲(1974-),女,安徽明光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