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分析与研究

2019-09-10祁红梅

环球市场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流动就业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已经不是个人发展的问题了,其与政府工作、高校发展、社会稳定等都是息息相关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现代人力资源配置的表现,于高校毕业生来讲,合理有效的指导能够提升人力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够对区域性矛盾进行有效解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影响因素

高校扩招政策、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高校毕业学生的数量正在逐渐递增,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多达820万,2019年毕业生人数多达835万。然而大量毕业生与工作崗位之间存在严重反差,基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城镇中的失业登记率高达5.3%,也依然处在连年增加的状态,并且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也在连年增加,北上广深依然是高校毕业生较为青睐的就业去处,基于此,文中从以下几个层面对影响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的因素进行探析。

一、个人因素对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产生的影响

基于个人因素的视角来看,个人特征与人力资本会对就业流动产生直接影响,基于调查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探究个人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情况,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中的男生流动比例比女生高,少数民族毕业学生的流动性比汉族学生高,非独生子女毕业生的流动性比独生子女的流动性高,学历层次高的学生比学历层次低的学生流动性更高,获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影响并不明显。高校毕业生中男生流动性高于女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女生存在流动惰性的因素。

很多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会有高收入,这些学生的教育程度是关键性因素,同时也存在家庭因素的影响,也就是代际传递。而个体天生存在的天赋,也叫做社会资本。也就是说同样的教育水平,但是社会资本丰厚的青年毕业生,其就业状况会更加良好,社会资本丰厚的青年一般都进入到次要劳力市场当中,做的职业也会获得比较高的收入,而社会资本贫乏的青年毕业生,一般就会流入到主要劳动力市场当中,从事的职业通常会收入偏低。所以,丰厚的社会资本为现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奠定了优质就业岗位的基础。

二、经济因素对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产生的影响

影响高校毕业学生就业流动最大的就是经济因素,相关调查中已经明确表明,我国当前就业市场当中学生更倾向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等,并且这些地区属于高校毕业学生的关键就业流向区域,经济因素是出现这种情景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也是让学生倾向于到北上广深就业的直接原因。对于学生的择校、择业行为进行分析,其中流动的关键性因素就是要追求经济效益,地区经济的发展状态和高校毕业学生的流动比例、流动距离部属于正相关的关系。但是高校毕业学生并非是将沿海、发达城市当成是就业流动区域,这是经过理性对比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对经济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我国中、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流动比例如表1所示),是因为中、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就业机遇、薪资收入等都比西部要优越很多,这也给高校毕业学生提供了就业流动的前提条件。倘若学生的家庭就处在北上广深这些区域中,那么学生就会直接在这些区域中就业了。

三、制度内容对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产生的影响

国内实施的户籍制度会对毕业生就业期望收入、初次就业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就业体制已经从最开始的包分配,转变成为招聘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了,可是当前毕业生就业相关制度尚未实现同步适应。高校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会因为传统文化而产生变化,就业地点的选择会影响学生的面子。所有事物都是存在关联的,高校毕业学生的跨区域流动也是如此。高校毕业学生会因为经济、社会、个人等因素的互相影响,致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就业流动性。

四、应对研究

基于高校毕业学生的就业跨区域流动性会被很多因素所影响,相关人士就曾经提出,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并且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流向进行疏导,积极创建就业工作相关的流动站,强化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

当前高校毕业生比较明显的就业趋势就是西部流向东部,因此,西部要针对这一问题及时进行有效调整,要求高校对自身专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加强区域性、特色性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分布当中,要积极使用市场优化配置的方式,这样不但能够推动大学生就业,更能够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们的就业满意程度。

行政引导方面,应该积极发挥出政府与企业的共同作用,基于政府的力量,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例如,对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行有效调整,逐渐消除制度内容对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情况产生的不良影响等。

教育引导方面,高校要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就业形式,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有清晰的规划;另一方面,还要基于职业认知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合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就业、择业观念。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高校毕业生跨区域的就业流动分析情况已经从原来的宏观层面上发展到了微观层面上。最近几年,伴随国家相关政策的深度推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毕业生职业认知成熟度和对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新确立,对一线城市的青睐程度也逐渐降低。分析影响高校毕业学生就业流动的各种因素,希望能对当前地区城市发展失衡的状态进行引导和改善,以期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百才,徐宁.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以西部地区为分析主体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03):148-156+160.

[2]盛玉雪,赵晶晶,蒋承我国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流动的空间相关性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16(01):159-178+192.

[3]张聪聪,徐宁.国内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研究综述——基于影响因素角度[J]现代商贸工业,2017(21):83-84.

作者简介:祁红梅(1974.11-),女,汉族,甘肃兰州人,职称学历:副教授,硕研,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流动就业
流动的画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