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2019-09-10彭学敏

体育风尚 2019年8期
关键词:师资力量

彭学敏

摘要:高校舞蹈啦啦操目前在各个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本篇论文旨在从师资力量、音乐选择、基本动作三个方面来探究高校舞蹈啦啦操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娱乐性注入舞蹈啦啦操,加强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建设,为高校啦啦操的发展做出建设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舞蹈啦啦操;师资力量;啦啦操编排;基本动作

啦啦操作为一种通过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运动,是在2000年左右从美国传入中国的,后来又逐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啦啦操的动作融合了很多种的舞蹈因素,是一种能够充分展现人的活力的现代体育健身运动,可以说,啦啦操运动从出现开始因为它张扬热烈、朝气蓬勃、具有感染力等特质,而一直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并在各个高校中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啦啦操在大学校园中具备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这一前提条件下,对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教学的探索是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一、引进师资

啦啦操的师资力量一直是比较薄弱的。啦啦操作为一项比较专业的运动,它的教学专业性是非常高的,不是说随随便便一个教授体育的教师都可以胜任这个职位,而是必须引进一些专业的啦啦操教师才能够做到专业化的指导。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大部分开设啦啦操课的高校啦啦操课程教授师资问题都比较突出。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有必要的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一些特别突出的啦啦操专业师资,并在引进的基础上,对本土师资进行相应的储备[1]。具体地来说,一方面,各个高校可以在准备开设舞蹈啦啦操课程之前就做好相应的专业师资力量引进,最好是追寻一些有着啦啦操教授经验以及啦啦操运动专业能力的老师,像这种能把“讲”和“动”融会贯通的啦啦操老师,往往容易快速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啦啦操这项比较专业的运动的兴趣;另外一方面,对于啦啦操师资力量的储备,保证能给予啦啦操学习老师以足够的教学待遇,保证将有潜力有兴趣的新生教师力量保留下来,并采取相应的“帮扶”策略,让那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去带动教学能力稍微不足的新生教师力量,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舞蹈啦啦操整体教学素养的提升。

二、乐感训练

考慮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力差异,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注意到乐感训练的必要性。具体操作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将对乐感的感知力比较弱甚至有困难的学生分到一组,对这些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同学要加强他们的节拍训练,做到跟随音乐时能对音乐主旋律有非常清楚的认知,并且进一步对他们的舞蹈动作进行纠正,做到能够跟随相应的音乐节拍,做出规范性的动作。另一方面,对于乐感相对较好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的认知天赋,使他们对音乐旋律有更加深入的情感认知,做到能够依据音乐中蕴涵的感情韵律创新啦啦操动作。如此措施,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加强他们的音乐素养[2]。

三、基本动作

进行啦啦操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把舞蹈啦啦操的一些基本动作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活动教学,主要包括啦啦操基本动作的训练和舞蹈风格的练习。啦啦操基本动作主要是基本站位与啦啦操32个基本手位的一个练习,也就是训练如何掌握正确姿势的站立位、跳跃动作、弓步、侧弓步、锁步、头部、面部表情以及啦啦操32个基本手位的一些动作和表现方式。尤其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人各种运动行为的美的决定因素就在于这些基本动作。举个例子,比如说上下肢的练习、手臂的以及躯干的波浪摆动训练等等一些基础性的训练。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结合音乐,这样就可以把不同的舞蹈基本动作进行拼凑,进而组合成一些小套路来设计啦啦操教学方案。再详细点解释就是教师可以在组织训练下肢基本姿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进阶性的如压腿、踢腿动作训练,再如躯干、肩部的一些部位性柔韧练习,为后期创造性的舞蹈风格编制提供便利[3]。

所谓的舞蹈风格,简单来说,就是编制各种不同种类的舞蹈类型,我们可以选择的范围包括,街舞、爵士舞等。在具体教学时,主要还是以基本的风格步伐为基础,再配合上一些各个风格典型的舞蹈特征,加上之前提到的已经编排成套的完整舞蹈啦啦操套数,如此可以让学生轻易掌握舞蹈啦啦操的基本规范。

除了上述的一些具体的舞蹈啦啦操编排方案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舞蹈啦啦操本身因其体育运动的性质,女生对这项运动的选择的数量和比率是大于男生的。因此,我们在编排啦啦操动作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性别要素,不仅应该在现有的编排啦啦操中适当加入一些与男生配合的技术动作,还要注意编排与男生互动的啦啦操舞蹈套数,以此在女生选择舞蹈啦啦操数量大于男生的现有情况下,结合上述措施加强舞蹈啦啦操在男性学生中的推广力度,完成舞蹈啦啦操更大范围内的普及。

四、结语

基于舞蹈啦啦操在中国高校中的传播情况以及其自身所具备的各种鲜明优势,我们要在加速舞蹈啦啦操中国化的基本措施之上,加强舞蹈啦啦操的推广力度。这不仅需要各位老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各位高校领导甚至整个教育界对这一体育运动的强力推广。舞蹈啦啦操对于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建设都有其巨大的优越性,相信在各位教育界同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下,舞蹈啦啦操一定会在其中国化的道路上为中国高校教育界发挥它最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李胜楠.高校舞蹈啦啦操教学的乐感训练研究[J].体育世界,2018 (08):103.

[2]沈惠红.对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教学的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5 (27):97-98.

[3]张萍.张亚莉.试析如何开展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课程的教学[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1):105.

猜你喜欢

师资力量
经济管理实验室教学以及实验室建立相关问题分析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浅析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怎样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高中国际部教育何处去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及发展对策
对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发展的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