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研究

2019-09-10陈洁崔兴旺

环球市场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史大学生党员教育对策

陈洁 崔兴旺

摘要: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榜样,是继承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优秀继承者和建设者,党史、国史教育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党员在教育方面出现了党史、国史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信仰动摇等状况。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迫在眉睫。我们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新时期大学生党员自身的特点,创新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形式,以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坚定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的正确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现状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青年,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在知识储备、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比较突出,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为祖国发展进步贡献力量的决心和勇气。但是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方面易受西方外来思想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功利主义与本本主义在社会思潮中不断传播延伸,这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正确三观的形成。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入党前党史、国史教育,忽视入党后党史、国史教育

大学生入党前的动员和思想教育、持续的党课培训、定期的思想汇报、发展前的群众调查以及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等,都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深刻考验。然而,大学生入党后,高校针对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持续党建教育工作显得不足,更多的形式是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缺少了他教的环节。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是一个不断实现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过程,真正诠释党员党性的本质以及内在信仰。一味地进行枯燥的理论说教灌输,不容易引起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因此党史、国史教育要与大学生党员的切身实际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从学生党员自身需求角度出发。同时在讲授方式上也有待改进,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方面不够灵活,进而导致所授知识枯燥乏味,導致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自身党史、国史理念出现偏差、动摇

部分学生党员由于受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和西方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对党史、国史的认识都有所偏差,且有模糊、动摇的趋势。这部分学生党员不但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不好良好的榜样形象,反倒被生活中的一些负面因素所影响,这将严重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发展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部分党员学生对党史、国史理念认识出现偏差和动摇,极易陷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深渊,出现信仰危机,动摇其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的途径

(一)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日益成为学生党员接收党建教育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难以适应如今时代的党建需求,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利用声音、视频等方式更加的形象生动,更能增强党员教育的时效性、持续性,更能调动党员教育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各高校要依据学生党员现实特点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以提高教育效果。以新媒体为载体,搭建学生党员交流平台,比如建立党建网站、党建互动群、党建微博群、党建微信群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自教与他教紧密结合。

(二)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增强党史、国史教育的实效性

对大学生党员的党史、国史教育不能局限于单调的理论灌输说教,更要注重于理论联系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夯实党史、国史教育的基石,打好党史、国史教育的根基,才能使大学生党员日常教育不断推向前进。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这个宝贵的教育资源,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建立完善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实践基地,挖掘实践育人的长效体制机制以及保障体系。

(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包括校风、教风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校园人文文化等。良好的教风、学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也是关乎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教师要秉承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工作宗旨,对于学生党员发展而言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提升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效果。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同时,寻找身边的最美榜样人物,营造“学习榜样,从我做起”的氛围。

党史、国史教育是对大学生党员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完善相关措施满足大学生党员的理论需求,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学习党史、国史,促进大学生党员健康稳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耿俊茂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红色资源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应用[J].黑河学刊,2012(7).

[2]刘小龙.浅析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教育的几点思考[J].青年时代,2015(10):31-33.

[3]王明有.论加强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必要性[J].科教论坛,2017(03).

[4]丘小维.新时期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理论依据分析和路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4).

[5]马一.加强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教学的路径探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4).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8年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8B45)。

作者简介:陈洁(1979.11-),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研究生,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崔兴旺(1989.10-),男,汉族,河南商丘人,研究生,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国史大学生党员教育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史国史教育的思考
国史新记
“国史”点校往事
中共党史与国史之关系研究述评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