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探讨

2019-09-10董艺征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董艺征

摘要:固定资产在公立医院的总资产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不仅数量多,种类杂,而且大型医疗设备的价值较高,仪器精密,操作难度大,运行维护成本高,大多数医院重购置,轻管理,在配置和使用环节出现脱节现象。如何科学、合理的配置,实现动态化管理效果,充分发挥自身使用效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成为每个公立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某市三甲医院的资产配置及使用效率为例,综合分析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关键节点和相应措施。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资产清查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界定

2019年1月l曰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分类也有所变动,从以前的四类变为六类即: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及档案;家具、用具;动植物。固定资产的特征是: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新政府会计制度对特殊的固定资产价值有具体的确认方法:l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与硬件一起一并确认为固定资产;2房屋及构筑物,在购建时与土地使用权之间如果不能分清计量的,全部作为固定资产确认,能分清计量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3.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后续支出,也要根据其是否符合确认条件来决定能否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还是予以费用化。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有严格的规定及标准,更关注的是固定资产为医疗活动提供服务的潜力。

二、公立医院专业设备配置情况

某市级综合公立医院专业设备现状如下:专业设备财务账面价值17673万元,其中:1000万以上设备2台,原值3355万元(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1591万元,磁共振成像设备1764万元),占其总额的lg%;500万以上的设备3台,原值1732万元(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545万元,6排CT591万元,制氧设备595万元),占其总额的10%; 100万-500万的设备22台,原值4280万元,占其总额的24%; 100万以下的设备3251台,原值8306万元,占其总额的47%;5年以下设备1671台,原值9460万元,占其总额的53.6%;5年-10年的设备992台,原值6390万元,占其总额36 2%;10年-20年的设备521台,原值1749万元,占其总额的9.8%; 20年以上的设备95台,原值74万元,占其总额的0.4%,

由此看出,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特征:固定资产总体价格较高,数量较多,存放地点不集中,配置和使用周期较长,因此在其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风险,发现和管控各种风险,也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固定資产管理处置不当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购入,医院购买医疗设备审批程序不到位,往往不做论证,不做市场调查,只注重设备的先进性没有考虑设备是否符合本地区患者的需求。其次,固定资产购入后,由物资部门办理入库手续发放各科室,物资部门是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科室是使用部门,无论管理部门还是使用部门,都没有把固定资产的监管责任到人,更不会定期检查跟踪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医院各科室相互借用设备,无备查无登记、科室设备丢失也不及时上报还有一些捐赠设备不能及时入账、专业医疗设备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记录等。再次,医院固定资产损坏,由于公用设备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所以无人上报,部分资产连报废品都不见踪影。这些现象会导致:损坏时间太长不进行维修会造成可修复资产彻底损坏;部分固定资产丢失或报废已不存在却还长期挂账,造成资产虚增,同时财务还在计提折旧,既影响了财务报表的质量,更严重的影响到公立医院的整体资产管理水平。

(二)部分设备运行费用高、利用率低

专业医用设备由于内部构造精密,对工作环境和人员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才能确保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维修保养、更换配件的费用较高,而专业设备如果利用率低,使用频次较少,则会导致高投入低回报,甚至闲置,不能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大大增加了医疗运行成本,给医院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固定资产虽然有管理制度,但是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每一件资产的管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应将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与资产管理者的绩效工资挂钩,如果固定资产监管得当,如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就予以奖励;如果损坏、丢失或者未到报废期就丧失使用价值,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对固定资产管理员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四、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的控制。采购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首先由使用科室提交购置申请报告,由物资采供部进行论证,按照规模适度、科学决策的原则制定购置计划。购置过程应合法合规,经过招标、谈判等程序最终确定供应商,签订合同确定付款方式。采购过程需财务、审计等部门全程参与,确保购置过程公开、透明。第二,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环节的控制。验收入库是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并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验收与采购环节不能为同一人或同一部门完成,这是两个不相容岗位。资产管理部门会计根据合同清单编制固定资产卡片,保管人员复核,做到一物一卡。固定资产入账后分发到各科室,科室负责人签收,签收后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为本科室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应对资产的完整性和使用状态负责。当设备需要维修时,向资产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第三,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各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追踪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并做好记录,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查看,评估资产的损耗看看是不是应该提前进行保养维护,做到未雨绸缪,确保为患者提供高效服务。第四,加强固定资产转移、处置控制。固定资产转移、报损、报废需制定相应的标准和程序,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经批准后执行。内控制度的制定需要全员参与,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制度出台后必须逐条严格执行,落在实处。

(二)做好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

大型医疗设备通常消耗费用较大,应比对其收入与成本进行数据分析,用以指导诊疗工作或在购置时做出合理的决策。具体分析方法举例如下:彩超效益分析:2016年X院启用了彩超机8台,机器投资原值为1608万元,该机器毛收入为1139万元,设备成本支出282万元,净利润85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3年,当年该设备利润率为53%,利用率为106%。2017年时彩超机台数不变,毛收入为1583万元,设备成本支出329万元,净利润1254元,投资回收期为1.3年,当年该设备利润率为78%,利用率为:117%。2018年启用彩超机9台,机器原值为1768万元,毛收入为1363万元,设备成本支出178万元,净利润118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5年,当年该设备利润率为67%,利用率为128%。本例中设备毛收入采用医院HIS系统中的科室和单机接单收入。成本支出包括设备折旧,设备消耗、科室人力支出、其他支出(包括水电费、房屋折旧费、物业费、职工培训差旅费等),设备运行经济效益分析中采用了设备投资回收期、设备利润率、和设备利用率进行分析。投资回收期=设备原值/设备净利润,算出期间设备回收率,以便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设备利润率=设备当年净利润/设备原值,反映设备的本金回收情况;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日平均业务量/设备最大业务量,反映设备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医院彩超机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各系统疾病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2018年增加一台彩超机时,利润率下降,反映医院彩超设备己饱和,近期无需再投资该设备。由于目前大型医疗设备成本原价较高,要想缩短设备投放回收期,就必须努力增长收入降低成本,收入的增长主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服务时间、服务次数,以及合理稳定的收费价格,但由于医院对收费价格缺乏自主性,我们必须更多的依靠工作量的提高,以充分发挥经营杠杆的作用,摊薄每单位工作量的固定成本,最终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

(三)定期做好医院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明确清查盘点的范围、组织程序和期限。年度终了前,需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通过资产清查,要摸清“家底”,对医院的基本情况、财务情况、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医院的资产情况和财务状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报废、坏损等情况,应核实、调查分析产生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予以处理。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清查结果也可作为日后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如:将各类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和预计使用寿命做比较,提取数据作为参考数值,在领导做资产的购置、捐赠、报废等重要决策时及时从财务管理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四)提高全员素质,树立固定资产保护意识

首先,要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财务人员不仅要会记账,也要了解熟悉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流程,定期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培训;其次,需要医护人员掌握各种医疗设备的专业知识,不仅会使用而且要懂得原理,在操作时严格执行规范流程,避免因操作失误给设备带来的损害;最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不断提升固定资产检查、维修等技能,适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从思想上要建立全员管理、全员保护固定资产的意识,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

五、结语

隨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医务人员需要借助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解除病痛,公立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也会逐年增加,这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从而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这不仅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助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曹金茹关于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 (08).

[2]李菁晶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经济师,2019(02)

[3]崔琪浅谈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经营者,2019(17)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管理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高速公路梁场管理制度标准化研究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