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2019-09-10高丽君

体育风尚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初中体育

高丽君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在运动时常出现踝关节损伤的情况。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保证学生在安全前提下更好地进行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应了解踝关节的结构功能,分析产生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多种因素,并就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本文将从中学生踝关节运动损伤产生的准备、环境、身体、心理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症下药进行预防,尽可能避免学生发生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情况。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初中体育;预防措施

一、踝关节结构及损伤分类

2011版人教版初中体育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要对身体构造有一定的了解,体育教师在分析中学生踝关节损伤及研究预防措施时,首先需要了解踝关节结构及损伤分类。踝关节又是距小腿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运动时,相较于踝关节外侧,内侧更容易造成韧带损伤,发生运动损伤后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肿胀、瘀血,以至于影响行走步行,也影响到体育运动,甚至对生活、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1]。

一般身体进行跳跃、步行、跑步时,都是由踝关节承受身体重力和冲力,踝关节作为人体下肢的重要关节,因承受力较大,如不注意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而踝关节运动损伤按照受伤程度可分成部分韧带撕裂、韧带完全断裂、半脱位以及脱位。踝关节运动损伤最容易发生于剧烈运动的体育运动中,如篮球、羽毛球和足球等。扭伤后,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根据伤情可用新药外敷,理疗、针灸、石膏和按摩等。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对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出预防措施。

二、踝关节损伤原因

(一)准备不足

踝关节运动损伤多发生于田径、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中,而造成踝关节损伤有多种因素,首先就是学生准备活动不足。众所周知,参与体育运动首先需要热身准备,使身体器官系统进入到最佳运动状态,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偷懒不愿意做热身准备工作,导致身体系统和运动器官功能都没有达到運动状态,突然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身体协调性相对较差,很容易造成踝关节受损。

(二)身体因素

中学生踝关节运动受损与学生自身的身体素养有关。踝关节是下肢重要关节,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弹性和承受力,如果自身柔韧性、弹性和承受力不足的话,相较于体能系统较好的学生,在做同样的体育运动动作时,踝关节功能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发生踝关节损伤。

(三)环境因素

造成中学生踝关节运动受损还与环境有关,环境因素包含众多,譬如场地、器材和天气等因素,下雨天地面打滑、场地不平或有杂物都容易导致学生踝关节受损,例如,在进行篮球活动时,如果地面打滑很容易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受损,进行足球运动时时,在铲球过程中踝关节承受更大的力量,也容易受损,场地、器材和天气等因素都容易造成中学生运动时踝关节受损[2]。

(四)心理因素

一部分中学生没有认知到踝关节损伤的严重性,甚至会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受伤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没有重视起体育安全问题,此外,有些男生比较喜欢争强好胜,力求比赛胜利,从而忽视了安全问题,而女生对运动项目缺少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造成踝关节损伤的因素之一。

三、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措施

(一)做好准备工作

中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没有做好热身准备工作,很容易导致踝关节损伤,故此针对此因素,为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学生进行运动之前督促学生做好热身准备,并且在布置的准备活动中加入活动踝关节的环节锻炼,例如绕踝、提踝、原地跳动等等,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让学生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能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也能有效地防止学生踝关节损伤。

(二)加强训练指导

针对学生身体素养不过关,体育教师可加强对学生体能训练指导,锻炼身体素养的同时,也能增强踝关节的柔韧性、弹性和承受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运动时自我保护的办法,并进行自我保护练习,比如要摔倒时如何借助外力让自己不摔倒,或是跌倒过程中进行软着地练习等等,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指导和教导他们如何自我保护,一定程度能避免学生发生损伤或减少损伤程度。

(三)检查场地器材

进行体育教学离不开场地和器材,而场地、器材因素也会导致学生在运动时发生踝关节损伤,故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之前需要布置和检查场地和器材,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尽可能减少学生发生损伤的概率。例如,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如受到其他球场的干扰,比如对方的篮球飞了过来,这时,体育教师应及时暂停比赛,提示学生不要起跳防止踝关节受损。当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场地器材所带来的影响,能自觉去检查场地和器材,尽可能地避免发生踝关节损伤现象[3]。

(四)加强道德教育

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时,除了日常教学和训练外,也要提高学生对体育安全和体育健康的认知,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中学生运动时踝关节损伤很大一部分是自身原因,比如不注重准备活动,没有意识到体育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预防学生在体育运动时发生踝关节损伤的情况。

四、总结

踝关节运动损伤是中学生运动过程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教师和学生都应掌握对踝关节损伤的一定理论知识和必要处理方法。教师要依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实践教学,学生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伤后的锻炼与治疗原则是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培养学生发展“终身体育”意识,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邓意.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踝关节损伤的归因和急救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18-19.

[2]黄炳武.中学生篮球运动中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J].甘肃教育,2015(11):68.

[3]韩立过.初中生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预防[J].中外企业家,2015(02):213.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初中体育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