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与预防研究

2019-09-10杨雯

体育风尚 2019年7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预防

杨雯

摘要: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参与啦啦啦运动的运动员,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因此,本文通过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有效减少啦啦操运动员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

在中国啦啦操运动属于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发源于美国,引入中国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根据啦啦操的概念和分类来说,啦啦操运动分为两种:包括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伴随音乐节奏,结合跳步、转体、柔韧平衡、跳跃、托举、抛接等方面的高难度动作,展现了舞蹈的过渡连接技巧,更带有强烈的感染性和鼓励性,体现出了啦啦操队员青春活泼,积极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并能够从中获得强烈的团队荣誉感。本文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预防进行了相关研究,对天津市部分高校的啦啦操运动员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旨在为日后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以及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一)调查过程

本文以天津市部分高校啦啦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20名啦啦操运动员,其中男生、女生各60名,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频率、损伤部位、损伤类型以及损伤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把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数据分析,同时为提出正确的结论奠定扎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的证实啦啦操运动的参与对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效果,运用SPSS对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发生频率、损伤部位、损伤类型)进行P值检验,统计结果,对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差异性检测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如下所示。

(二)调查结果

1.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频率

通过表1可以看出,高校啦啦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非常高,被调查者男生中均发生过运动损伤,比例高达100%;女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也比较高,为88.3%。经过差异性检测结果所得P值小于0.05,说明啦啦操运动员男生和女生发生运动损伤之间的频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明显高于女生,这和啦啦操运动自身的特性有直接关系,在啦啦操运动中不管是身体素质训练还是技术训练,男生所承受的要多于女生。

2.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部位

通过表2可以看出,高校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肩部、腕部、脚踝、腿部以及膝盖上。经过差异性检测结果所得P值为0.031,小于0.05,说明了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腰部是受伤最多的部位,这是由于腰部是啦啦操运动员能够完成动作的核心部位所在,可以说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运用到腰部的力量,久而久之,就会发生运动损伤。其次是肩部和腕部,啦啦操运动中托举、接抛等高难度动作都需要运用到肩部和腕部力量的支撑。发生运动损伤最少的身体部位是头部,相对于其他部位来说头部运用的比较少,一些特定动作才会用到,因此发生运动损伤几率就比较小。

3.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类型

通过查阅整理关于运动损伤书籍时得知,在进行体育运动中发生的运动身体损伤大多数属于闭合性质的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突发的运动损伤,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擦伤、扭伤、拉伤、切伤、挫伤、骨折以及关节脱位。

通过表3可以看出,高校啦啦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种类主要集中在肌肉拉伤上,占比例较大。经过差异性检测结果所得P值为0.017,小于0.05,说明了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损伤类型比较多,而肌肉拉伤最为明显,产生肌肉拉伤原因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啦啦操运动中,如果运动员的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身体的某个肌肉部位还没有达到适应参与运动所需的一个状态;2.运动员自身所具备的训练水平不足,导致身体肌肉的力量和弹性比较差;3.运动员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导致身体肌肉的机能以及身平衡协调性下降,力量有所减弱,造成肌肉拉伤。其次是腰肌劳损、挫伤以及擦伤,而骨折等损伤比较少。整体上说,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多为轻伤,重伤比较少,但是重伤对于运动员来说危害性比較大,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4.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分析

(1)技术掌握情况差

体育运动项目技术的掌握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如果啦啦操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的时候,对于一些技术动作掌握的不够熟练,运用不稳定,蛮力进行,就会导致身体关节部位受到伤害。

(2)身心素质差

身心素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啦啦操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身心素质对日常训练以及参加比赛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在训练和比赛的完成度上存在着隐患,容易诱发运动损伤。

(3)准备活动不充分

如果啦啦操运动员的准备活动做的不够充分,神经系统和身体各个关节没有准备好就很快投入到训练或者比赛中去,运动过程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得到提高,身体的伸展性不全面导致协调性比较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大幅度的训练就会导致身体机能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发生运动损伤。

(4)其他因素

其他影响因素,比如环境因素、场地设施因素、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处于疲劳状态、运动负荷量比较大以及对手犯规等。这些不稳定因素都会影响到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对策分析

(一)加强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对于运动员来说好的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也是提高训练以及比赛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训练规划,这就需要啦啦操教练员进行指引和安排,首先要提高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对其的认知度,结合训练目标积极采取相应训练措施来提高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但是在训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有效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最大程度的防止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加强啦啦操运动员技术能力训练

防止啦啦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日常训练中不断提高啦啦操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只有自己全面的掌握了啦啦操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够有效的防止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发生。当啦啦操运动员没有充分的掌握啦啦操各项技术动作之前,教练员在组织比赛以及相关竞技活动时,应该及时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动作,使啦啦操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啦啦操运动员的技术能力,在训练和比赛中正常发挥,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

(三)训练以及比赛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啦啦操运动员进行训练或者比赛之前,都要确保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特别是在天气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如果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没有得到全面的伸展,那么很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建议,啦啦操运动员进行准备活动时要具有针对性,结合运动项目特点,特别是加强啦啦操运动时容易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同时,教练员还要教啦啦操运动员受伤之后的恢复训练方法,啦啦操运动员有了经验,就会在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有意识的保护自己,即使意外发生运动损伤,也有了较强的心理准备,更利于身心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啦啦操运动作为一项充满青春气息、集体主义精神的运动项目,在享受其独特魅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运动损伤的认知和预防,更好的促进啦啦操运动的良好发展。在实际训练中,要重视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容易发生的部位,损伤类型以及产生损伤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预防,最大程度的防范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国清.技巧啦啦操运动损伤与预防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2):16-17.

[2]冯素琼.技巧啦啦操的常见运动损伤与防范[J].体育与健身,2014(3):103-106.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预防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