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竞赛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推动作用

2019-09-10陶琳

体育风尚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推动作用体育竞赛改革发展

陶琳

关键词:体育竞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推动作用

一、体育竞赛概念、价值及社会意义概述

(一)体育竞赛概念

体育竞赛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带有强烈的抗争意识,是体现民族精神的运动形式。从概念上理解,体育竞赛是诸多体育运动项目引入规格赛制后的统称,带有竞技运动性和科学管理性,按其发展规模和赛事性质,可以分为综合性的运动会、单项赛事、选拔赛、表演赛等。高校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方向之一,是贯彻以人为本、高效竞技理念的体育教育模式,在全国多所高校有类似课程,并取得良好的收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素质的提高,有着传统高校体育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感染力,有效的实现体育教育机制的改革[1]。

(二)体育竞赛发展的意义及社会价值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体育竞赛发展的意义,已远超出其本身竞技体育、身体素质对抗的意义,更多的是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方面,体育竞赛的长足发展,意味着需要越来越多的设施场地等硬件措施,以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国力的强大;政治功能方面,体育竞赛的昌盛有利于深化落实强国政策,育心育人;文化功能方面,体育竞赛从精神内涵上理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竞赛的兴起,有利于国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改革前景、方向

(一)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体育教育短板凸显,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形式刻板、评价体系僵化。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教材无法跟随年龄段而有所差异,长期以来,教材内容仅限于网球、排球、篮球的体育教学,且年龄段教学内容基本无差异,无法对适龄学生做出针对性教学;高校课程形式刻板是指,单纯的教学过程,“放养式”课堂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无法引起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评价体系僵化是指,当前大环境仍属于“应试”教育,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本身不利于教育机制的长效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方向及发展前景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和发展前景是朝着多元互助化教育发展[2],针对学生采用分层教育,针对课程引入多元课程内容及形式,针对教师个人成长培育采用长效鼓励机制,针对教学评价体系,关注教育过程本身,针对整体素质推进,采取家校联合,育心育德,以期获得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稳中有进。

三、浅析体育竞赛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推动作用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方向明确、目标坚定,但现今其改革发展状态仍欠缺推动力,需要引入新理念扎实推动改革政策深入落实。体育竞赛以其竞技性、社会性、实践性、科学性等功能优势,为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事业提供新思路,将体育竞赛形式融入体育教育改革事业,是站在战略高度看待问题的“强心”举措。

(一)体育竞赛的竞技性功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改革

体育竞赛竞技、高效、感染力强等竞技性功能,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改革。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理念较为刻板,体育教师教学“靠等”,学生学习体育课程“靠玩”,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和理念存在误区,针对这一状况,体育教学改革,对理念方面提出了教育观念要实现“质”的革新,但是改革措施在深入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推动力、后发力不足的情况,需要包容新事物、新理念,注入“强心力”。体育竞赛的竞技性功能对体育教育理念的培育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体育竞赛竞技本身,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赛程模式,使师生在竞赛体育中更加注重体育教育的功能性和竞赛性,师生对于体育教育的理解更加切合自身需要;二是,体育竞赛教育高效性,针对目前,刻板化教学,“放养式”教学理念,效能低下,既不利于教育功能发挥,亦不利于师生共同成长;三是,体育竞赛的较强感染力,体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措施就是创新理念,多元化教学,实现多元化,首先要吸引学生热爱体育,體育竞赛受众广泛,其独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事业长足发展进步。

(二)体育竞赛的社会性功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破壁改革

体育竞赛的利他性、协作性、自觉性等社会功能,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破壁改革。首先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方向,模式改革向着家校携手、团队互助、自律高效方向发展。家校携手是指学生的体育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亦应该配合学校体育教育,互助互动,使学生将体育教育融入生活;团队互助是指体育教育要强调团队意识,增强协作性,为将来学生成长更好融入团队奠定基础;自律高效是指体育教学模式要侧重学生自学自律,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自省学习短板,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的效率。达到上述模式改革目标,体育竞赛给出了良好的范例,体育竞赛的利他社会性、协作性,有助于达到高校携手的目标,为学生深入实践学习体育奠定基础,学生相互之间团结协作亦有利于团队互助目标的实现,体育竞赛的自觉社会性功能,有利于达成高校体育教育自律高效模式的实现,自觉学习是最能锻炼学习人的模式,最能契合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终身学习”的实质性目的。

(三)体育竞赛的实践性功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体育竞赛的实践性功能的主要优势特点是,将体育理论文化知识付诸于竞技竞赛实践中,不刻板接受书本理论知识,丰富体育教育课程模式形式,对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这种推动改革措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课程形式、课程内容、课程大纲体系方面,首先是体育竞赛丰富了课程形式,当前课程仍是教学为主,少有将体育竞赛引入课程的教学形式,将竞赛引入体育教学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喜爱上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其次是引入体育竞赛,有利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富含趣味性和感染力,现今书本课程内容仍是围绕篮球、足球、网球、田径等项目展开,此类教材课程延续使用,且内容基本无差异,学生对于书本体育知识的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已有所疲乏,采用体育竞赛形式,充实高校体育教育内容,有助于改革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最后,在课程大纲体系方面,引入体育竞赛,有利于构筑新的教学体系,体育竞赛的本质就在于可选尖拔优,分层次进行体育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契合自己实际发展,更加科学的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体育竞赛的科学性功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体育竞赛是一项科学、系统的运动形式,其在比拼身体素质的同时,亦更强调科学提高锻炼、数据分析运动技能、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等,对于改革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只重结果、忽略过程的评价体系,有着深远的推动作用。当前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弊端日益凸显,袄变的“客观评价”演变成“重结果、轻过程”的刻板评价体系,似乎学生只要完成既定目标便可以得到学分,其实不然,现状是较多学生考前突击跑、找人代考、代跑等等,完全背离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初衷,要扭转这种死板的评价体系仅靠宣扬教育理念是不足够的,引入体育竞赛推动评价体系改革创新是正途,用竞赛的科学性、持续性锻炼,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形成整体化、全局化、科学化的掌控,强调注重“伴随式”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五)体育竞赛的塑造性功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综合教育改革

体育竞赛是全身心素质的多维度锻炼,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综合教育全面改革。首先,体育竞赛对学生全身心素质,多维度培养,主要是指此种形式,科学化的锻炼能培养学生智力和逻辑,心理素质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持续的实践性体育锻炼能强健学生的体魄,社会协作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团结协作,更好的融入将来的社会生活;其次,高校体育教育需要全面综合改革,对待学生的成长,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考量,竞技体育本身的良性向好势头发展为推动体育改革贡献了力量,也进一步强化了改革的目标和决心。

四、結语

在高校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体育教育改革重点工作提上发展日程,本文通过浅析体育竞赛的概念、理论基础、现实意义、社会价值等,结合当前改革措施落实的现状,探究将体育竞赛引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前者推动后者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期精准落实改革政策。

参考文献:

[1]钱津,刘胜峰.试论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夏晟,陈珍银.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108-111.

[3]赵承磊.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

猜你喜欢

推动作用体育竞赛改革发展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政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动作用
浅析背诵输入对职高生英语写作的推动作用
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
以创新为抓手提高杂技教学质量
基于全面收费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及改革研究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