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电网调控运行的异常及其处理

2019-09-10贺金徽

环球市场 2019年7期
关键词:异常处理

贺金徽

摘要:在用电管理环节电网调度安全运行对于整体电力资源的稳定供应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我国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及区域人群用电需求的充分满足,电力系统需要对相关电网调控运行进行适当优化。而在电网调控运行中各项异常风险的出现对整体电网调控效率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对现阶段电网调控运行異常情况进行优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异常;处理

电能的可靠供应及电网的稳定运行,都需要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及工作状态,采取科学的调控策略。但是在调控运行环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在造成较大损失的同时,还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阻碍了我国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对此便需要加强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控力度。

一、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电网系统的不断完善及电网结构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日渐提高,电网故障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大。并且,电网调控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调控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操作不规范或者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安全风险问题也比较常见,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必须充分认识到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二、电力网络调控运行异常因素

(一)电网调度运行倒闸操作分析

现阶段电网调控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智能化建设工作的限制,人工仍然是电网调控运行的主要模式,这就导致整体电网倒闸操作异常现象出现频率较高。其中电网调度运行主要是投停自动、送电操作、接地导线拆卸、消弧线圈补偿度调整等环节。上述环节某一项工作事故就会导致整体运行调度异常现象的发生。

(二)电网接地异常

电网接地异常主要为单相接地故障,特别是在不良天气环境中,由于中低压配电网设备元件较多且设计裕度小,其接地故障发生频率较大。再加上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电网接地设备会出现一定的绝缘子损坏、受潮老化情况,从而导致整体接地设备损坏频率大大增加。

三、电力网络调控运行异常处理措施

(一)优化电网调控运行方式

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可以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起到了有效的风险防范作用,电力企业应充分掌握当前电网运行方式,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改善原有运行方式中的不足,以此来减少风险。同时,应通过评估和计算,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便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做出应变。如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失效停运的概率、等级等方面的评估,技术人员从计算机管理模块中读取变压器、输电线路、电缆、母线、开关等状态评价结果,确定性风险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设备故障所导致的系统瘫痪等,以此作为可靠依据进行安全风险防范。

(二)接地故障异常情况处理

接地故障在实际发生过程中会出现系统接地故障报警,且在同一系统中的三项接地电压会出现失衡情况,这种情况下,若电力系统中消弧线圈电流量过大则会出现仪表显示数值与运行单位额定电流相一致,且伴随则相应的接地设备异常声响。根据以上故障特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操作管理人员应及时进入故障发生位置,通过对相关异常现象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开展相应的系统电力资源运行信息核查工作。通过对同一系统内通信线路及其他母线电压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可判定接地故障发生线路。随后将故障发生位置、故障发生预测时间及现阶段相关母线电压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并传输到相应的值班调度岗位。为了避免单相接地故障的进一步恶化,可在电网系统内接地故障发生的两个小时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首先应对相应相间电压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运行设备进行强化管理;然后在采取一定的接地故障控制措施后,将相应设备及电网线路运行情况及时统计汇报到相关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地设备运行环节应避免消弧线圈隔离开关开合及隔离开关与接地电气设备断开措施,避免相间故障发生对整体电路运行的不利影响。若在不良天气情况下出现接地异常,应将分支数量较多、故障发生频率较多及绝缘水平较低的线路进行断开措施,随后从三相对地电压、接地信号、消弧线圈等方面确定故障发生情况。同时综合考虑相关网络间电力信号平衡及继电保护系统配合情况,避免相关错误的持续发生。若仅有一台消弧线圈系统,则需要通过对相关消弧线圈系统运行时间进行统计,以相关消弧线圈温度变化为依据,确定相关故障线路出现原因,并采取对应的线路切除措施。

(三)倒闸操作模式优化

首先相关电网运行调度人员应严格依据电网审查调度计划的相关内容,结合常规电网调度管理情况,对相关调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在确定电网调度计划全部执行完毕之后,可将相关电网调度情况传递给下一级人员,为下一级操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在具体的倒闸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结合相关设备信息数据变化进行及时记录,并配置相应的协调措施,在前期各项工作确定无误之后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其次在倒闸操作票编制审核环节,应注意设定两人或多人操作票指令机制。通过正副值调度工作人员的同时管理确定,可保证倒闸操作票制定的准确无误。在具体的倒闸操作执行过程中主要在副调度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整体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基础倒闸操作人员也应在接受电网调度任务之初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可进行录音记录,保障相关调度指令的正确实施。最后在调度异常情况出现之后,相关倒闸维护人员应结合日常工作情况,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整合管理。同时将相关倒闸风险事故出现的时间、位置、发生程度及区域内其他设备线路情况进行汇总,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给上级管理人员。随后对相关事故出现的来源及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根源入手,迅速进行故障点排除措施,保障电网供电工作的迅速恢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电网建设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避免电网调度异常现象对整体电网调控运行效果的影响,在实际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中,应综合采取多种风险处理措施。通过电网调控管理机制的优化完善,从倒闸操作、接地故障等方面不断优化电网调控水平,为整体电网可持续运行提供充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伟.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异常及处理措施探讨[J].工业c,2016(10):78.

[2]潘立巍,段明慧,刘嗣萃.电网调度与电网安全运行的探析[J].科研,2016(11):199.

猜你喜欢

异常处理
发电机负序电流异常增大的原因分析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监测方法及处理对策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探讨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异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