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物联网应用提升衢州农业经济的研究

2019-09-10周振华孟劢

环球市场 2019年7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物联网信息化

周振华 孟劢

摘要: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既可以方便农户对农业的管理,又能够非常准确地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衢州作为浙江省农业大市,又是全省5G和物联网在农业应用的试点城市,急需加快智慧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物联网;智慧农业

一、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融入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建设农业物联网已逐渐成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物联网技术是通过感知设备,无线传感器、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实现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任何人、任何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并将采集到的各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对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实现监督控制,为农民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服务;同时在农产品市场、农业管理及电子政务领域的进行应用。当前,我国某些地方在农业领域,虽然已初步开始应用业物联网技术,但应用范围还很窄,很多因素都在制约着其推广。

二、管州农业发展现状与困难

(一)衢州农业发展现状

衢州是传统农业大市,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衢州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省内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城市、全国9个生态良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蔺州政府大力扶持农业转型升级、家庭农场发展提升、农村金融改革、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等。

(二)衢州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6年衢州市生产总值1470.58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82.69亿元,占比5.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2225元,处于全省末尾,人均生产力和产能急需提升。通过资料研究与数据分析,衢州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业生产成本增长较快,给农业发展带来压力

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增长,特别是人工成本的水涨船高,降低了农业产出的效益,影响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市场风险突出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途径,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缺乏对农产品市场的了解,对市场预测不准、反应迟缓,农户一般是根据眼前市场价格的现状做出决定,价格高就扩大生产,价格低就减少生产,使农产品供应出现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农产品价格屡次出现暴涨暴跌。

3.信息化生产水平较低,品牌价值不凸显

目前农户生产大部分还是按照传统的耕作模式进行生产,未大规模使用现代化的机械手段和信息化工具,成本较高,效益较低。农产品设立品牌较少,缺乏信息化的宣传手段,如品牌注册,农产品溯源等,导致农产品价值不高。

三、物联网在农业应用的推广策略

紧密围绕全省“十三五”规划要求,将农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以便民服务、农产企业得益的思路,抢抓“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配合和推进信息化在农业全领域的渗透,以物联网应用为主打产品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

(一)加强统一管理,建设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应用平台。按照“资源整合,开放接口,统一接入”的基本标准,实现各方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链接,形成多部门联动、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实现农村基本公共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共建共享和互连互通。

1.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在满足政府的统一展示、指挥调度的基础上,满足农业生产养殖监测的智能化应用上,建设中心与基地模式的集中化物联网应用系统,整合各种应用平台进行统一展示和集中化的指挥调度,主要包含数据管理中心与生产指挥调度中心的建设。

数据管理中心作为涉农数据的集合数据库,采用聚合数据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汇总、聚合各种生产数据、病虫害数据、专家数据等,通过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处理和决策,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网络化,海量农业生产数据的采集和汇总,为农业专家的在线指导分析判断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数据基础。

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指导,如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利用视频监控技术为农户提供农技培训和生产管理帮助农民增产、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搭建营销网络帮助农民增收、利用汇总的监测到的农业生产数据对农业生产病虫害进行远程会商指导等。

2.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在农业部门监管下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更好的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为农业发展实时提供准确的农资信息,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让企业和农民可以体验到现代科技带给农业生产的实际创收。是协调、整合信息流、物質流、资金流有序、关联、高效流动的重要场所;企业、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农户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交流相关的农业政策的供求信息,企业和相关组织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交流道相关的物品供给情况,消费者也可以第一时间买到心仪的农产品,这样可以更加高效的实现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快速、高效、健康的发展。

(二)强化时效管理,加快农户物联网应用建设

通过物联网对接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应用平台,实现对农业的智能化生产、电子化管理、职能控制和管理。

1.远程控制

物联网在控制方面的作用很大,如智能化控制农田与自动化监测气象等,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温度、光照、水分等,从而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2.有效管理

农业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方便管理,只需要在农田装上传感器,它就能够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准确地传送给管理员。如农作物需要浇水了,传感器就会向管理员发出信息,从而使管理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适时监测

运用物联网技术,管理员只需在办公室就可以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因为管理员只要将电脑的页面停留在某农作物上,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农作物生长的情况,还可以了解农作物是否有其它问题,如,农作物植株是否健康,有没有蚜虫等。

参考文献:

[1]徐珍玉.“物联+”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J].上海信息化,2015(6):22-24.

[2]刘红军.物联网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商业,2013(7):90-9.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物联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施方案分析
基于安卓的智慧农业APP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