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贫困问题研究

2019-09-10陈萌萌

环球市场 2019年2期
关键词:相对贫困收入差距

陈萌萌

摘要:隨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提高。对于绝对贫困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由于经济增长更多的是让富人受益,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一部人的贫困程度。在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也许对于他们是脱离了绝对贫困,但是仍然要面临着巨大的相对贫困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城市贫困人口的研究,重在研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使一部分人突破贫困线,但是由于他们从经济增长当中的获利极少,可能生活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下,经济保持增长,收入分配对各收入阶层的影响。

关键词:贫困程度;相对贫困;收入差距

对于贫困程度,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绝对贫困,中度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人数比上总人口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贫困率。通常采用的贫困线有两个,一是国定贫困线,1988年为236元/每月;二是国际贫困线为人均每天一美元,等同于1988年的518元/每月。随着经济的增长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线,但是又由于收入分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困程度。

对于贫困程度,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绝对贫困,二是指中度贫困,三是指相对贫困。我们主要研究相对贫困。从城镇和农村就业人数的比例也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是在逐渐提高的。在罗楚亮(2012)年对收入分配与农村贫困的研究就己阐述了从1995年以后,工资性收入在贫困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强。也就是说,我们所研究的城市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化,因为其中包含一些常年在城市务工但没有稳定住房和城市户口的人群。

一、贫困差距的变化情况(见表1)

普遍认为人均收入水平和中等收入水平应基本保持一致,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人均收入水平和中等收入水平之间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也可以显示出分配不均等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所观察到的人均收入要高于中等收入,这说明富人的收入要远远高于穷人,富人拉高了人均收入水平。这也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利要远远低于富人。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计算了收入的偏度,各年的偏度保持在1.2-1.3之间,在总体趋势上并没有向1拉近的趋势。同样,基尼系数在2006年之前都是保持绝对的增长,2006年之后波动幅度不大。这更加充分的说明了我国多年来贫富程度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虽说从偏度上看,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对这一数值造成较大的波动,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正是因为这一数值始终居高不下,所以造成贫富差距的加剧,使收入分配始终处于不均等的情形下。从表中也可以看到,基尼系数与偏度大体上有相同的涨跌情况。

二、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经济得到大发展,城市化进程显著的情况下社会仍存在的贫困问题。相对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的解决是更艰难的,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而后,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各收入阶层的人以相似的比例增长,但是由于穷人的增长基数远小于富人,所以在保持同样增长比例的情况下,其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悬殊。从平均收入和中等收入水平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来,经济增长更有利于富人,富人拉高了人均收入水平。在相对贫困的人群中,他们相对于穷人得到更少的医疗保障和接受教育的机会。我国一直在致力于缩短贫困差距,例如累计税对于缩小贫困差距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相对贫困收入差距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的路径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
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教育培训研究
改革以来中国贫困指数的测度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