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工岩壁先锋攀爬教学风险规避

2019-09-10何晗旭

体育风尚 2019年6期
关键词:风险规避

何晗旭

关键词:攀岩运动;先锋攀爬;风险规避

一、前言

先锋攀爬的比赛形式为难度赛,是在规定时间内运动员首次攀爬路线的高低决定运动员成绩的比赛。比赛线路由定线员根据参赛选手水平以尽可能少登顶的条件设定,通常屋檐型难度较大。随着攀岩水平的提升,难度赛逐步转变为幅度大、动作丰富的攀石风格,造型点结合Dyno(动态移动)考验运动员的指力、耐力和绝对力量。

先锋攀爬是指保护点用挂片预先设置在攀登线路上沿线攀登的方式。攀爬者在采取下方保护方式时,带绳向上攀爬并有次序的将保护绳扣入中间临时保护点上。这种形式的攀爬攀登者可能发生冲坠,相对顶绳攀登较为危险,一般适用于大仰角线路攀登。

本文将针对学习攀岩人群在低难度的路线完成先锋攀爬可能遇到的风险与规避方法进行研究。

二、先锋攀爬教学风险分析

(一)环境因素风险

1.岩壁及装备

室内攀岩是将自然岩壁搬到城区,使爱好者随时可以进行攀爬。室内攀爬岩壁及装备安全是首要因素,使用不合格的岩壁,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岩壁承载力结构不合格可能会导致岩壁倒塌、岩板耐受动载荷不合格攀爬时可能会将岩壁整块拽落、支点孔抗拉力不合格可能会导致岩点松动无法固定或岩点脱落。建造通过欧盟EN12572-1:2007 检测标准或国标GB19079.4-2014标准认证的岩壁,确保岩壁达标能够降低风险。

先锋攀爬使用的保护器、安全带、主绳、快挂等直接连接于攀爬者与保护者之间的装备均为生命安全装备,与攀爬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任何一个装备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攀爬者失去保护,造成事故。因此应使用经过CE、EN和UIAA认证的安全可靠装备。

2.自然环境因素

相对自然岩壁受天气骤变以及存在落石风险的影响,室内先锋攀爬使影响降低很多。但室内攀岩时常人群密集、环境嘈杂,这会使先锋初学者不能集中注意力或冲坠时产生碰撞,增加事故风险。因此应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攀爬,以便提高注意力,降低事故风险。

(二)操作因素风险

1.个人技术及操作规范性

完善和规范个人操作是先锋攀爬应具备的前提。攀爬前检查装备、良好的体能状况、熟练的先锋挂绳技术、正确的冲坠姿态、感知风险能力是自我保护的重要环节。不规范的操作不仅会增大冲坠风险,还有可能造成脱落。

正确将主绳挂入快挂(与编织物活动连接的直门挂入挂片,紧密连接的弯门挂入主绳),保证与安全带连接的绳头在快挂外。否则冲坠时可能会因为转向,主绳压锁门使主绳脱离,发生坠落。正确的挂绳手法会快速挂入主绳,降低挂绳时产生较大冲坠的风险。

攀爬时攀爬者与主绳的位置关系十分重要。出现骑绳、绕脚等情况在发生冲坠时会给攀爬者带来巨大的威胁。例如:冲坠时骑绳会将攀爬者倒挂;绕脚则会使攀爬者在冲坠时失去平衡,以不可控的姿态撞上岩壁。因此应时刻注意自己与主绳的相对位置,即人在主绳的一侧或主绳在人上,形成顶绳攀爬模型,避免倒挂。

注意力集中得攀爬,会使攀爬者有精力对身体姿态控制、风险感知评估、危险因素做到时刻关注,提高了安全性,降低冲坠风险。

2.先锋保护技术合理性

先锋保护技术是攀爬者在进行先锋攀爬时专门性的保护技术。先锋攀爬中可能会出现攀爬者起步脱手坠地、前三把快挂脱落攀爬者坠地、给绳不够拽落攀爬者、给绳太多攀爬者冲坠掉落距离过长、出现冲坠不能采取合适的给绳长度和姿态等风险。

因此先锋保护应经常练习,做到动作自动化。其中熟练的五步收绳法、给绳技术、冲坠时根据攀爬者与最后一个保护点的位置关系及时采取给绳、收绳或动态保护能有效保护攀爬者,降低风险。

(三)心理因素风险

先锋攀爬中攀爬者对先锋冲坠的心理恐惧最显著的心理问题,大的冲坠像是自由落体下落,直至主绳受力开始延展冲能到最大延展才会停止。这样的心理恐惧不仅会让攀爬者因胆怯缩手缩脚无法攀登到顶,还会因为恐惧在攀爬中不能保持正确的攀爬姿态,无暇顾及潜在风险,如骑绳、绕脚等导致攀爬者冲坠时头向下或冲坠时过度紧张撞向岩壁风险。

三、建议

(一)使用符合标准的岩壁

使用符合欧盟EN12572-1:2007标准或国标GB19079.4-2014标准的岩壁,同时确保挂片孔在承重系统上,从而避免挂片脱离以降低坠落风险。

选择难度较低的小仰角路线进行先锋教学,不仅能降低冲坠风险,也能减弱冲坠时因错误姿态带来的横向冲击力,降低受伤概率。

(二)建立严格的装备使用制度

使用频率较高的装备,应定期检查磨损情况,对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装备及时更换。尤其是公用的安全带、主绳、扁带等尼龙装备要建立固定检查周期,标记采购时间,防止装备超过其使用期限。主锁、保护器、快挂、挂片等金属装备出现高空掉落、裂纹、过度磨损等情况应及时更换,降低因装备损坏产生的风险。

(三)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

建立严格的先锋攀爬操作规范,攀爬前检查装备、熟练的挂绳技术、及时的沟通对话、正确的人绳相对位置以及发生冲坠时及时团身、双脚蹬岩壁,降低因攀爬者个人原因导致的风险。熟练的五步收绳法、及时给绳和冲坠时及时采取给绳、收绳或动态保护措施,能防止攀爬者沖坠撞上岩壁。

(四)提升攀爬者心理状态

恐惧情绪应从注意力、身体素质、自信心等方面提升。采取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在攀爬技能、专项体能方面加强训练。同时加强心理方面的引导,鼓励攀爬者积极挑战困难,不断提升攀爬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京主.攀岩运动初学者恐惧心理初探[J].体育世界(学术),2016.

[2]黄少鹏,刘承.北京体育大学人工岩壁攀岩的风险规避研究[J].运动,2018.

[3]严志忠,解文杰,艾英伟.先锋攀登技术浅析[J].群体研究,2008.

猜你喜欢

风险规避
互联网金融与风险投资研究
电动工具安全认证的由来及其考核的必要性
大学科技园财务管理特点初析
风险和公平偏好下二级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安顺煤矿煤炭销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外贸出口企业国际结算的风险管理研究
浅谈技术开发合同中开发方风险规避问题
企业负债的利弊分析及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