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体育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2019-09-10龚波

体育风尚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效初中体育

龚波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学生能够高质量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逐步形成有意识的自我锻炼,树立团结互助、积极拼搏进取精神。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大力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将生动、形象的体育教学方法融入课堂。

首先,突出体育教学目的,明确教学任务。新课程强调体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削弱竞争意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課程标准明确规定技术动作的细节不要过分追求。注重过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或学习成果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前设置的任务进行衡量和评估。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掌握好教育标准,转变传统教学技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指导作用,实现知识技能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再则,准确的示范,精辟的讲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解释运动的过程应该是精辟的,并且要点应该易于记忆。例如,如篮球的原地投篮的动作要领精简为“蹬”、“伸”、“扣”三个字。如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可精简为“后引挺腹前后(开立)站,收腹挥摆猛力掷”。这些精准的动作要领,学生听起来容易理解、记忆,也利于把握练习的重点。提炼技能要素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熟悉业务和深入研究教材的好机会。精练讲授和多加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体育教师的良好声望。

革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体育课堂一般采用准备–开始-基本-结束四部分。此课堂把课的结构限制地很死,使每一节课程都是机械的重复这一模式,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重点突出基本部分地作用,对其余部分的设计和构思不足,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教学效果。培育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教育需要培养学生有健康体魄,同时要让他们学会锻炼和运用技能的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堂和今后生活中自我学练,自我提升。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设计问题环节鼓励学生探究创新,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如在借助器材提高学生相关体育技能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器材,让学生先自我体验探究如何使用才能更好地为学好技能服务,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教师在旁边发现问题时稍加指引,最后进行示范运用方法,让学生总结提炼适合自己的,同时在学习技能战术时老师可采取游戏法,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并激发他们参与积极性。教师也可在技能训练中设置一些障碍,鼓励学生自我探究破解方案,培养学生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例如,“足球技能”活动的设计,在老师展示足球或图片后,不做任何动作,提问学生:“你们能想说出踢足球的方法吗?比赛看谁说出的技巧最多?”最后让学生完全自由地尝试各种不同的模式,不加任何限制。在活动期间,教师注意观察谁展现了较多的动作技巧,并且与其他人不同。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了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活动结束后,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法:选项可以发挥学生兴趣特长,充分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比如可采用自我选择的方法将自主选择分为限制性和完整性。所谓的限制性自主选项是限制学生参加几项(如篮、足、排球、羽毛球和跳绳),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专项学习。在设置项目时,尽量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和需求,此种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能充分发展学生自身优势和兴趣。技能的提升有利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运用“及时肯定”教学方法:及时肯定是展现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合理恰当地运用此方法,可以给学生以动力和正能量,调动学生学习自信心,保证了体育课的高参与度。体育老师同时要注意肯定用语,不能简单地说“好”或“非常好”,应加强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肯定和鼓励。教师可以说:“你做的动作很到位,为你点赞”,“大家来看某某同学的展示,他这个动作做的非常漂亮!”等语言进行及时肯定。与此同时其他学生看到优秀学生表现,也将会自发点头肯定和竖起大拇指等非语言进行称赞,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运动兴趣十分有益生,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运动积极性。

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要围绕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设计,通过运动技能的学练来实现身体强健和技能提升,通过比赛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个人和集体责任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在体育运动中逐渐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及时更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参与的整体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合作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注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累中收获,感受到体育课堂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活泼的健身健心之地。

参考文献:

[1]麦金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组四法[J].西江教育论丛,2007,02.

[2]康聪,潘增云.“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学体育课程融合的设想[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4.

猜你喜欢

高效初中体育
我们的“体育梦”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