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的乡音乡愁
2019-09-10林雨
林雨
摘要:评剧艺术同其它艺术剧种一样具有地域性,反映的是地域文化特色。评剧作为乡音的传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路曲折到面向新时代,评剧人始终不忘初心,为评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做着贡献。
关键词:评剧艺术;传承;发展;新时代
评剧艺术是在清末的民间艺术形式“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地方戏曲,2006年评剧艺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艺术的发布较为广泛,从京津冀到东北都有评剧艺术传播的沃土,特别是在毗邻河北省的辽宁西部地区更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地方戏曲是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遗存,众多地方戏构成了我国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百花园。自幼步入评剧科班以来,也曾多次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戏曲演出活动,得以领略全国地方戏曲各个剧种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也通过演出交流看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剧种、不同院团的戏曲保护与生存状态,深深感悟到地方戏曲的乡音乡愁所在。身处汉、满、蒙杂居的辽西地区,这里的风土人情有着早年直隶、山东、京、津地区的汉民族文化元素和满、蒙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评剧艺术则在这里适应了它的地域发展,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辽西风情的评剧艺术。在辽西的大地上,对口落子、二人转、民间说唱与评剧艺术完美融合,有效衔接,逢年过节唱大戏,老老少少唱评剧,已经是老百姓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文化食粮和心灵寄托,成为乡情乡音的组成部分。
自幼在城市出生、在城里生活,很难理解父辈们对故乡评剧的那份情有独钟和执着,我也总不明白,为什么城市的广场、乡村的大院有那么多自娱自乐的票友在演评剧唱评剧。长大后,每逢年节农闲,我随剧团送戏下乡,每当身处山间小路,举目望着远远的村庄,想一屁股蹲在山道上的时候,是村子大喇叭里放出的评剧声声,让我的热情满腔忘记疲惫,脚下似乎平添了力量。那一刻,我才明白了,评剧,乡音,它与故乡的袅袅炊烟;与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起融进父母赐予的生命;与那份基因一起在我们的体内流淌着。每当听到回乡的年轻人如是说:评剧,虽然我听不懂它,没学过它,可它依旧和乡愁紧紧地裹挟在了一起,引领着我的回乡之路。我的内心就坚定了对评剧艺术的奉献之心。
这些年,在演出的同时,也在做调研,调研评剧艺术在基层的深度和广度。在做田野调查的时候,看见乡村业余剧团的艺人们放下地里的农活,一身土两脚泥,但仍然滿脸兴奋地为我们表演的时候,当他们的乐器奏响,村民们呼啦啦把小小的农家院落围满的时候,我深深地为之感叹。评剧这份乡音乡愁为十里八村的村民丰富着生活,愉悦着心灵。他们不顾严寒、酷暑,搬一把椅子在台下拥拥挤挤,台上咿咿呀呀,台下摇头晃脑,甚至一些年轻人、小孩吃着烧烤麻辣烫凑热闹,为的就是这浓浓的乡音乡情。
地方戏曲的特点就是极具乡音引领乡愁。细细想来,如果不是乡愁,口口相传的艺术不会历经千年而延续;如果不是乡愁,艺人们即使生活困顿也不会放弃艺术的追求;如果不是乡愁,远隔千里外的游子,不会哼曲、念白回乡逐梦。众所周知,戏曲艺术诞生于民间最早的“酬神”和“布道”等宗教活动,因此每一位艺术家都是怀着敬畏和感恩来为戏曲的发展传承做奉献。总的说来,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戏曲,也算是一种“奢侈品”,所以它的传承应该是神圣的,我们每一位传承人几乎是以一种承天之责的态度去学习、精进。
在评剧艺术诞生110周年之际,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剧“新派传承艺术人才培养班”在评剧故乡唐山开班,来自全国各地评剧院团的22名青年英才聚集于此,我有幸参加了为期90天的学习。期间,新凤霞大师的女儿吴霜亲自莅临开班现场,倾情讲述了妈妈的对评剧艺术的乡音乡愁——“我妈妈新凤霞晚年很是焦急,念念不忘评剧新派的传承。为了鼓励和提携后人,她坐在轮椅上还在给学生说戏、示范。”听着吴霜老师的讲述,我们每一位学员都热泪盈眶。担任此次培养的教师是新凤霞大师的亲传弟子、著名新派表演艺术家谷文月和罗慧琴两位艺术家,她们作为前辈老骥伏枥,积极发挥余热,我们学员作为新生代雏莺清啼,为评剧艺术带来源头活水,培训中唱腔技巧、理论知识、念白、表演等等都倾注了两位老师的心血。
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人,未来更在于青年一代,因为青年人对乡音乡愁的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评剧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一定要采撷民众的生活,从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梦想远景出发,因此它要说家常话,唠家常事儿,在舞台上表演出来就成了普通人心中流淌的旋律,入口入心的妙境。如果这满含乡情乡音的艺术在生活里流淌得久了,它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乡风民俗,被深深地打上地域的烙印,对于漂泊在外的异乡人,也就成了久久挂怀的乡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一些地方戏曲曲种,竟能遍布几个省区,就如评剧艺术一样,其基本原因都是人口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如果不是乡愁,怎么能有如此的动力和覆盖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戏曲作为乡音,就成了他们梦中流淌的歌。
我们对戏曲的尊重、我们对传承的重视、我们在传承中所做的工作,以及戏曲的传播等等,政府的“缺位”相对较多,但是,随着诸如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政策的出台,我相信,一定能推动各级政府对当地戏曲的重视,也一定能唤起艺人们的自豪感、崇高感,从而思考、组织之后的工作。笔者就通过艺术基金的培养,拜了罗慧琴老师为师,进入了新派的大家庭,步入了振兴评剧艺术的队伍。我们期待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组合、联动,从关注、传播,到传承、培育,让地方戏曲的乡音乡愁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流淌,让我们的乡音永驻,让我们的乡愁不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