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引变电所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2019-09-10尹彦宏韩通新安英霞刘会平

铁道机车车辆 2019年4期
关键词:变配电工区变电所

尹彦宏, 韩通新, 安英霞, 刘会平

(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机车车辆研究所, 北京 100081;2 中国铁路总公司 工电部供电处, 北京 100844)

铁路供电系统分牵引供电系统和电力供电系统,通常由变(配)电所、输电线路和负荷3部分组成。目前牵引变电所的运行维护主要根据专业特点,实行检修、运行分开的组织架构(如图1)。

图1 铁路供电系统组织架构图

该管理模式存在先天的管理缺陷:一是变电所需配备值班人员承担值班和设备日常保养工作,导致人员配置多,小而广作业多,作业质效低下;二是专业管理力量分散,结合部多,专业管理薄弱。

随着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新投用牵引变电所迅猛增长,人员需求矛盾极为突出,牵引变电所逐步从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无人值班过渡。现场突显出:日常运行、保养维护能力越来越薄弱,失修失管的现象普遍发生;变配电检修车间管辖范围越来越大,检修管理也是捉襟见肘;没有针对班组的承修能力进行差异化维修管理。

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源、综合协调,对现有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既要结合铁路供电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提高应急状态下的紧急处置能力,又要将运行管理工作重心从值班、巡视转向设备状态管理和维护,构建一种适应铁路运输高效可靠供电、体现“一体化”管理思维的管理模式。

1 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就是运用一体化管理思维,构建管理、运行、检修三位一体的专业化生产工作组织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重组现场操作、设备巡查、运行类维护和维护类检修业务,提高管理、作业效率,来达到提质增效的管理目标。

1.1 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

按照专业化、精细化和集约化的原则,按一体化管理思路,通过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理顺管理架构,整合各相关优势资源,实行垂直化、运检合一的组织架构(如图2)。主要变化在于:

(1)成立变配电技术科。强化专业管理,统筹协调,建立完善运检管理的常态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设备运行、检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分析设备缺陷,制定预防措施,督促消除设备缺陷。

(2)整合各供电段既有变配电检修车间和原供电车间的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保养职能,按管辖范围成立变配电车间(含一个中心级变配电检修车间),实现运检合一管理。变配电检修车间设置原则为:管辖半径不宜超过200 km,满足周期检测、定期检修等检修检测能力,承担车间级集中修任务;中心级变配电检修车间还应具有电气设备交接或型式试验、大型检修检测装备等检修检测能力,承担段级集中修任务。

图2 牵引供电系统调整优化后的组织架构图

(3)变配电车间按区域成立变配电工区,变配电检修工区设置原则为:管辖范围不宜超10个牵引变电所。每个变配电工区增设一个巡检组,负责运行类维护、定期巡查和应急值守工作。

车间所在地设修试工区、继电保护工区和电缆工区等专业化维修班组,管辖半径超过300 km的变配电车间,可异地增设变配电检修工区。

(4)在调度车间设立远动设备工区,加强远动通道维护管理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2 建立完善三级SCADA监控体系,推进调度员监控体系一体化管理

铁路供电系统均设置了较完善的SCADA远动管理系统,以牵引供电SCADA系统为例,当变电所实行无人值班后,实时监测、远动操作职能主要由供电调度员承担。实际工作中,由于管辖范围大,设备多,而值班调度人员的精力有限,很难有足够精力处理各类异常信息,埋下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完善相应的三级SCADA监控体系:

(1)从系统建设上,需要在供电段调度车间、变电检修车间设复示终端(如图3),并配备相应的SCADA分析员。

(2)从管理机制上,建立以局供电调度、供电段调度车间、变电检修车间三位一体的调监一体化管理机制,明晰各级SCADA分析员职责、标准和管理流程,对供电调度员相关监控职能进行分解、设置冗余环节进行补位,形成当值供电调度员实时分析、供电段专职SCADA分析员准实时分析、变配电车间定期分析的集中监控信息分析三级管控机制。调度车间设置的专职SCADA分析员,要24 h实时监测SCADA远动系统,及时与局供电调度、变电检修车间传递相关信息。

(3)从缺陷管理上,要建立SCADA系统告警信息筛查、处理、消号、通报机制,缺陷要实行分级管理。

A类(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火灾等事故;处理时限不超过24 h。

图3 供电远东系统监控体系

B类(严重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处理时限一般不超过1周,最多不超过1个月,消除前须加强监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严重缺陷处理时限不超过72 h。

C类(一般缺陷):上述危急、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指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原则上应尽快安排处理,对于需要设备停电处理的,最长不超过一个检修周期。

(4)从软件设计上,要逐步协调SCADA软件厂家,对系统数据进行二次开发,最终使SCADA远动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深度融合。

1.3 建立项目分级制度,推行检修一体化管理

检修一体化管理就是按照“分级管理、差异化维修”的原则,重整设备巡查、运行类维护和维护类检修业务,以段、车间、班组组成三位一体的维修组织模式。

(1)以《设备产品维护说明书》为依据,对照《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则》、《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等规范,梳理设备巡查、运行类维护、维护类检修项目、内容和标准。合理确定检修周期,原则上每3年开展一次全面检查。

(2)结合班组承修能力的不同,对每个检修项点从复杂程度、技术难度、作业规模、检修周期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检修级别,可分A、B、C三级。一般地,A级检修项目按段级集中修组织,B级检修项目按车间级集中修组织,C级检修项目按班组级组织。

(3)变配电车间要作为检修组织的主体,在生产组织方式应集中人员、材料、机具,大力推进段级、车间集中修,提高检修安全、质量和效率,减少小而广作业。

2 运检一体管理模式的人力资源保障研究

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必然涉及人员的优化调整和统筹平衡。要大力加强无人值班建设,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推动变配电值班员向检修维护人员和其他岗位分流转移,保证人力资源的集约化使用,解决结构性缺员矛盾,最大程度地提高安全效益、作业效率和队伍整体素质,这既是推进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生动力也是其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

2.1 牵引变电所无人值班的技术条件

(1)要选用维护工作量小,可靠性高的一次、二次设备,接地系统状态良好。其中,所内应采用具有远动终端功能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具备与所内其他设备接口功能,实现操作开关设备、采集数据及远动通道自检的远程监控等功能。

(2)要采用先进的组网结构,选择主备双通道,满足不间断通信的可靠通信通道和所内通信系统。

(3)要建立完善的供电远动系统,实现调度自动化。

(4)应设置视频监控、环境温湿度监控、烟感、水位、门禁探测器等安全监控系统,监控信息要上传至远方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

2.2 牵引变电所人员配备

牵引变电所值班形式分有人值班、无人值班有人值守和无人值班无人值守等几种。铁路牵引变电所无人值班建设要按照调整结构,应急得当,有序推进的原则,结合既有人员结构状况、铁路供电用户重要程度与应急处置需要,配强牵引变电所检修、远动维护、运行监控分析力量,合理配置应急值守人员。

(1)要坚持先一般后重点原则,先电力配电所后牵引变电所,先区段变电所后枢纽变电所,先普速变电所后高速变电所。

(2)要做好应急人员安排,对大型枢纽站区的大型牵引变电所应安排人员技术性留守;高铁、动车径路的牵引变电宜安排人员技术性留守或季节性驻守,其他具备条件的牵引变电所应实行无人值班。技术性留守主要完成异常情况下的临时处理,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检查处理,缩短枢纽变电站异常及事故情况下的处理时间。

(3)偏远牵引变电所可安排少人看守。

(4)实行无人值班无人值守的变配电工区,要安排远程监控人员昼夜值班,不少于2人,抢修车程(含轨道车)宜控制在40 min以内。

3 结束语

铁路牵引变电所的无人值班建设由于具有先进的自动化水平、良好的经济效益等特点,必将成为今后铁路牵引变电所运维管理发展趋势。供电段必须深化、细化运检一体化管理,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供电安全运行保障水平。

猜你喜欢

变配电工区变电所
变配电系统火灾预防和处置探析
纳米陶瓷基铝电解阳极防氧化技术的工业应用
铁路牵引变电所无线电干扰特性的研究
变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由京沪自闭反送电引起的关于失压保护的思考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变电所如何快速查找直流系统接地
电气供电系统铁路10KV变电所的故障总结
27.5kV牵引变电所防雷保护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