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地理学视阈下的媒介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文化特色
——以都市报为例

2019-09-10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都市报客户端媒介

秦 川

媒介地理学,是一个集媒介学、地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科学理论;其研究主题,是人类通过媒介与环境(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①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 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媒介景观理论作为其重要理论基础,由法国境遇主义运动创始人居伊·德波提出:媒介呈现给大众的宏大奇观或景象,是媒介对社会符号化构建功能的直接体现。都市报作为最具地理特征和城市文化属性的大众媒介景观之一,面对互联网冲击下万众喧哗的网络虚拟世界,在数字化过程中须保持定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下试图通过媒介地理学,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都市报的地理优势和未来机遇,指导移动优先的客户端产品合理利用地理因素,强化地方特色,重建数字符号的“媒介景观”,与所在的都市文化形成新的链接。

一、都市报:媒介景观与城市文化相互映照

中国的都市报以20世纪80年代末的晚报复刊和机关报的周末版为前身,以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的创刊为标志,与伟大时代同行,与新闻改革同步,风行20余年。

都市报,顾名思义,都者,城市也;市者,市民也,市场也;报者,媒介也。其特色包括:“市民生活报”的读者定位,新闻策划、新闻追踪、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敲门发行、广告代理运营模式,市场化的管理机制。②陈国权:《都市报40年:转型与未来——从媒介形态分化的视角》,《青年记者》2018年第25期。概括来说:受众为城市市民,传播内容为都市文化。

从媒介地理学角度看,都市报作为区域性的分众媒体,其核心特质就是地理属性,其用文化符号创造出的媒介景观,既是该地文化景观的体现,反过来,也塑造了当地的文化景观。

学者吴必虎把中国的文化按空间区域分为中原文化区、关东文化区、扬子文化区、西南文化区、东南文化区、蒙古文化区、新疆文化区和青藏文化区,更进一步分为燕赵文化核区、巴蜀文化核区、吴文化核区、岭南文化亚区等细分文化区域。①吴必虎:《中国文化区形成与划分》,《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隶属于不同文化区域的城市,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

在都市报兴盛时期,都市报与所在城市共生共长共荣,所在区域的文化传统也影响着都市报的文字表述、题材选择、编排风格、经营手法等,形成了带有鲜明城市特色的报纸风格。试看国内主要的几派都市报的办案宗旨和特色:

作为京派都市报代表的《新京报》在其发刊词里这样说:“新京报……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北京群众,贴近北京实际,贴近北京生活;扎根北京,报道北京,服务北京,越是北京的,就越是中国的,也越是世界的,北京化就是国际化,北京特色就是国际特色。”②《发刊词》,《新京报》2003年11月11日。

南派都市报代表是诞生于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口号是“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办报宗旨:及时生动地还原新闻,客观准确地再现事件,具体周到地服务生活;报纸特色:鲜明的城市特色,强烈的时代特色,浓郁的广东特色;报纸风格: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善讲真话,敢做大事。从中可以看出,《南方都市报》强调地方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与南方文化中心的大胆、开拓、求真的地域文化。

作为中西部代表的《华西都市报》生于成都,带上了明显的巴蜀文化烙印,报纸风格务实,具有草根气质和民间关怀。其城市文化中的创新开放,让这里诞生了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报;而其闲适多元,也让《华西都市报》成为第一张定位做“市民生活报”的报纸,大到国际大事、小到身边小事,一报在手都能一网打尽。

上海的《新闻晨报》,则打上了海派文化的烙印。《新闻晨报》创刊广告为:“你和上海的距离,就是你和这张报纸的距离。”“追求最鲜活、最实用的新闻”是《新闻晨报》的特色。关注本地、民生、服务,《新闻晨报》以“新闻力量,优化生活”,充分显示了精细、多元、时尚、潮流等海派文化特征。

在前互联网时代,都市报以纸为传播介质,内容本地化,服务亲民化,气质城市化,媒与城一体,以静态图文构建的符号体系建立起的“媒介景观”与“城市文化景观”相互映照,形成了稳定、良性的互动关系,成为区域传播市场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分众媒介。

二、都市报数字化:警惕地方属性的被消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网络为介质的交互式、社交性、全球化传播模式,颠覆了传统报纸单向的、地域性的传播模式;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涌现,“今日头条”等内容聚合平台的崛起,自媒体与商业平台的共舞,分割了机构媒体曾经一统天下的传播空间。作为最具市场属性的都市报开始全面融合转型,推出数字化内容矩阵,其中大多数都市报选择了投入较高的客户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打产品,转型思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从中仍能窥见母报所带有的地方属性。

(一)各都市报的客户端仍有地方属性

仍以上面4家都市报为例:

1.“封面新闻”APP

2016年5月,《华西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推出了“封面新闻”APP,以“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为口号,全方位架构人工智能泛内容生态平台。①张丽伟:《“智能+智慧+智库”:“封面新闻”的智媒体之路》,《传媒》2019年第5期。打开“封面新闻”APP,很难一眼看出这是成都媒体打造的客户端,事实上,封面APP试图在内容上一网打尽国际国内所有新闻,而在用户上也以吸引全国用户为目标。“封面新闻”APP里集成了四川、北京、上海、广东、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区新闻,使用定位技术,直接为用户推送当地资讯。表面看,“封面新闻”APP的地方属性不明显,但本质上与当年《华西都市报》提出的“大到国际大事、小到身边小事,一报在手都能一网打尽”的定位一脉相承;同时,其对文娱、民生、社区新闻的注重,也依然保留了巴蜀文化中闲适多元的特性。

2.“南方都市报”APP

早在2015年,《南方都市报》做了一款名叫“并读新闻”APP,提出了“读新闻就有钱赚”的理念,主打技术,通过技术算法分析其阅读数据及兴趣喜好等信息,继而对用户感兴趣的最新内容进行推送,给用户带来新闻、社交、分成三位一体的体验。②李芸、江翩翩:《解读省级都市报新闻客户端的差异化战略》,《新闻世界》2016年第7期。然而这两年,《南方都市报》却将官方客户端调整为“南方都市报”APP,回归了新闻专业主义,以“品质新闻、思想高地”为口号,打造智库型媒体。打开“南方都市报”APP,下方5个按键分别为新闻、广州、小圈(社群)、智库、报纸,延续了《南方都市报》主打新闻、彰显特色、做好原创的特点,也暗含了广州文化中求真的特色。

3.“新京报”APP

2018年10月31日,《新京报》正式推出APP,其社长宋甘澍宣布“建设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新型市属主流媒体”。③宋甘澍在2018年10月31日《新京报》APP上线仪式上的演讲,《新京报App:“不同凡想”》,《新京报》传媒研究,2018年11月2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986939508444577&wfr=spider&for=pc。内容上走“限量供给、精品推荐”路线,主打本地、深度与国际。“新京报”APP,北京的地域性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专门的北京频道,此外内容上仍注重时事、观点,显然继承了《新京报》强调主流媒体责任和内容品质的特征,这与北京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也是一脉相承。

4.“周到上海”APP

《新闻晨报》的客户端“周到上海”APP,强调“新闻+服务”,不以时政为主打,而以城市新闻和社区服务为卖点。2016年6月,“周到上海”APP上线,2018年实现“移动优先、全员转型”,通过都市媒体与都市生活的融合,搭建城市“新闻资讯+生活服务”的社区互联网服务平台。这与海派文化中务实、多元、精细文化特质相吻合。

包括以上4家在内,中国部分都市报客户端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中国部分都市报客户端情况

(二)泛新闻化平台化趋势明显

从以上代表性都市报打造的客户端来看,不管是品牌名称还是内容定位,思路不尽相同:以新闻资讯类定位的居多;立足本地的资讯服务类次之,大多集中在江南、商业发达地区;而致力打造权威时政新闻类的主要在有家国情怀的北京与自由开放的广州。客户端名称中含有地方属性的,占到10个;另有一部分都市报客户端产品开始淡化本地地理属性;保留母报名称的新闻客户端仅有4个,大多取了与母报不同的名字,体现了各家都市报希望脱离母报、打造新媒体品牌的思路。

其中,《南方都市报》客户端调整的案例有一定代表性。与此案例相类似的是上海《新民晚报》的转型客户端。2016年9月上线时取名为“邻声”,主打社区资讯和服务,2017年又调整回以时政新闻类为定位的“新民”,沿续母报品牌。以上两个案例反映出都市报转型时对全国性及地方性、新闻性与服务性、创新与坚守之间的摇摆与纠结。

总体说来,在都市报打造客户端的过程中,技术上追求智能化、新闻上追求泛生态化和平台化成为一个趋势,这是都市报面对自媒体和商业聚合平台挤压下的反击,尽管此举带来了一定的网络流量,但也导致了新闻的泛化、内容的同质化和碎片化,地方化特色则被稀释和削弱了。而从各都市报客户端的数据来看,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据人民网研究院2019年年初发布的《2018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来看,虽然中国的各家报社自建客户端比率为90.8%(含自建报纸客户端和报业集团/报社客户端),但超过半数(54.6%)的报纸客户端下载量不足10万,能达到上亿级下载量的主要是中央级媒体,都市报客户端的总体传播力有待加强。①《2018报纸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发布》,人民网,2019年3月27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n1/2019/0327/c120837-30996998.html。

(三)新闻外延泛化对地理特色的消解

都市报的数字化转型中,新闻为什么会普遍走向泛内容化?这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传播模式改变有关:互联网让传播由报纸到受众的单向传播,变成了媒介与受众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让本地信息可以即时在全球传播;于是,媒介的地方边界被互联网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万众皆媒、万媒同质、全网同热,这直接导致了新闻外延的泛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内容”来替代经典的“新闻”、用“生态”来稀释新闻专业主义。

《一点资讯》前总编吴晨光历经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再到内容平台,经历了中国媒介的3个发展阶段,因此,他的解读反映了“新闻”到“内容”的泛化过程(见表2)。②吴晨光:《定义内容生态》,一点晨光,2019年5月13日,https://mp.weixin.qq.com/s/tRucj_vvdemkQ0w3Foy3jQ。

表2 中国媒介从“新闻”“资讯”到“内容”的泛化过程

新闻外延的泛化既带来了内容产业的空前繁荣,也引发了跟风蹭热度的万众喧哗,新闻专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这对以流量为导向、智能分发为支撑的商业聚合平台和社交媒体来说也许不是问题,但对于没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都市报来说,简单的平台化和内容生态化将导致个性化、特色化、品质化内容供给不足,特别是作为核心特质的区域地理属性及附载其上的城市文化特质被弱化。业界不少人已在反思,在“互联网+”的转型下半场,都市报的转型产品或许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舍弃“大而全”“多而全”路线,③张正:《地方性新闻客户端的发展路径探究》,《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2期。重拾新闻的专业性和贴近性,以本地特色、都市新闻为核心竞争力,以“小而美”来重建地方标识度和城市文化辨识度。

(四)数字化重建地方属性的“文化乡愁”

从平面到数字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传播革命。数字化一方面消弥了地理边界,模糊了空间场域,但同时也带来了传播的分众化、垂直化和社群化,形成新的“虚拟地理空间”。而网络上的地理,其实是自然地理与虚拟地理交融的结果。作为媒介的地理和作为地理的媒介之间的关系,在数字化的传播生态中仍然存在。即便是在网络地球村落的当下,城市人群仍然依赖城市的地方文化和地域特征来寻求心理归属、身份认同。

所以,媒介数字化浪潮对都市媒体既是挑战,也是重拾地方特色和城市文化属性的重要机遇,保护并发扬包括建筑、历史、方言、人文等符号体系在内的地方文化,强化媒介的本土景观特征,特别是在数字化中重构地理属性的“文化乡愁”,既是都市媒体转型的必然,也是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这些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民众产生地方感、进而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文化模式,按照这种文化模式采写的新闻报道也会不自觉地遵从这种“地方感”。①陈丹:《从媒介地理学角度看都市类报纸的地方性生存》,《今传媒》2014年第1期。地方感包括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意向等,由段义孚(Yi-Fu-Tuan)和莱弗(Relph)等学者首先将这些概念引入媒介地理学中。②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场所依赖: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旅游学刊》2006年第9期。显然,这样的报道更容易引发本地读者的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这种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能部分地抵消经济全球化和技术数字化所带来的归属感危机和文化孤独感。2011年底,全球著名投资商巴菲特以2亿美元收购了家乡的日报《奥马哈世界先驱报》,对这一行为巴菲特解释:“(奥马哈)世界先驱报的大部分新闻都是本地新闻,他们告诉我很多奥马哈本市的消息、本市的体育比赛、还有我邻居们的事情,这些有意思的新闻都是我关心的。”③陈丹:《从媒介地理学角度看都市类报纸的地方性生存》,《今传媒》2014年第1期。

其次,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无疆界使得受众可以更方便地关注全球和国内重大新闻,导致大多数客户端和商业内容聚合平台的地域特色反而不明显,这些为都市类客户端在地方新闻方面留下了发展空间。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都发现了本地社区、社群的渠道价值,试图“打通最后一公里”,真正走近基层群众和用户。事实上,美国已经开始重新关注地方性媒介。《亚特兰大宪法报》在其网站上对本地新闻、地区新闻做了特别处理,其地方性、实用性报道非常受当地读者欢迎;他们还在网站上设立“邻里”栏口,按亚特兰大州内各个郡划分,针对性地报道各郡内的新闻。④唐宏伟:《社交媒体浪潮下都市类报纸转型初探》,黄琼主编:《新传播之路》,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8年。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在都市报争做平台的同时,引领技术潮流的互联网巨头却开始下沉,积极在“城市”“本地”“社区”“街道”攻城掠地,或者说正在拥抱曾经的都市报“地盘”。上海“趣头条”APP新近推出“家乡合伙人”计划:“让世界看见你的家乡”,针对本地特色内容创作者进行长期扶持,发掘、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内容创作者,生产更多有趣、有价值且颇具本地人文风情的内容,明确提出:一个人,一座城,“我们”是什么样的,由“我们”自己来定义。

这些区域化的案例对都市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转型决不是对都市文化特色的放弃,而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地方感的重建。按照这样的思路,都市报的客户端产品只有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质,或者麻辣川味,或者大气京味,或者创新南派,或者时尚海派,方能在数字内容市场中形成独特“地理标志”和“城市个性”,最终带来可持续的流量。

三、《新闻晨报》数字化转型对城市文化的复归

《新闻晨报》作为上海目前仅存的一份都市报,在纸媒时代创造了历史辉煌,成为上海新锐的大众传媒符号,是海派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呼应,《新闻晨报》客户端放弃了泛新闻化的定位,而以“周到上海”命名,以“上海市民生活指南”为口号,突显城市特征和服务特色。为此,《新闻晨报》及数字化客户端产品也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来构建媒介的城市文化属性。具体如下:

(一)城市文化符号构建

新闻晨报坚持姓“城”,区域文化特色建设围绕“城市”和“市民”展开。城市、市民以及两者的关系是新闻逻辑和特色打造的起点和归宿。“周到上海”APP推出“城市故事”系列产品,进行IP化原创内容的打造,通过“阿拉”身边的新鲜事、有趣事、感悟事,展现上海鲜活的市井生活,呈现大时代下的“弄堂风情”。

这些有温度、有情怀、接地气的“城市故事”,通过图文+视频的多媒体方式在报纸端和“周到上海”APP上同步,并通过第三方平台分发,构建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数字媒介景观。

(二)海派商业符号构建

对商业符号的构建主要是体现在“周到上海”APP的运营和服务上。为加大内容深耕,《新闻晨报》2009年率先创建社区晨报,10年的渠道建设为“周到上海”APP下沉社区创造了条件;“周到上海”APP还开出时尚、健康、升学、民宿、美食等细分频道,同步运营一批活跃度较高的垂直社群。2019年6月,“周到上海”APP打造的“海派新水墨”艺展走进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艺术家们以国际化的开阔视野,对上海的街道、建筑、河流、景观和日常生活进行了个性化的水墨创作,展现艺术的江南。

这些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产品构建了海派务实、精致、健康、时尚的文化,推高了上海“四大品牌”的城市景观,也强化了《新闻晨报》“周到服务”的媒介特色。

(三)价值观符号构建

在数字化转型中,《新闻晨报》坚持机构主流媒体的属性和社会责任,在万众喧哗中旗帜鲜明地进行价值观的引导,树立正能量的数字“媒介景观”。“周到上海”APP的“周到态度”栏目,用理性而不失温情的态度传播“正三观”;“吐槽”和“问政”频道,以建设性舆论监督,助力城市管理。在近期上海的垃圾分类报道中,“周到上海”APP推出垃圾分类游戏H5、“阿二头”漫画、小区蹲点日记等系列产品外,还通过评论和监督报道引导市民“垃圾分类新时尚”。

综上所述,媒介景观是某种世界观、社会权利关系或社会基本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再现,它既受文化影响,又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在数字化时代,城市和社会高度媒介化,媒介景观成为城市和社会存在的方式。在城市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中诞生、成长、壮大的都市报,在数字化转型中不忘初心,其客户端为主打的数字化产品也要回到城市的地理空间和文化本身上汲取养分,在网络空间构建相关的符号体系,与商业平台、自媒体形成既区别又互补的关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建用户的地方感和地方依恋,以地理特色和城市文化个性赢回生命力。

猜你喜欢

都市报客户端媒介
你的手机安装了多少个客户端
“人民网+客户端”推出数据新闻
——稳就业、惠民生,“数”读十年成绩单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海峡都市报》影像俱乐部会员作品选登
媒体客户端的发展策略与推广模式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华社推出新版客户端 打造移动互联新闻旗舰
《燕赵都市报》:融合内容与新媒体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