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外汉语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

2019-09-10李琼

环球首映 2019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留学生汉语

李琼

摘要:目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大多开设了文化课程,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又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问题。因为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教材,教材中的内容与留学生所在地的时空距离较远,使得学习效果不佳。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对地方文化教材编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地方文化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内容选取、与语言教学相联系、与文化活动相联系等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地方文化教材;编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文化教学从属于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互相补充。对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在具体的文化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关于文化教学的研究不管是数量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远不及语言教学。

一、当前高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情况及问题

高校留学生文化教学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专门性的文化课程及讲座。另一类是蕴含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教师在教授语言时根据需要自行决定、选择相应的文化因素进行教学。

首先说第一类,专门性的文化课程及讲座。目前,国内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普遍都开设了汉语文化课程。这类汉语文化课程通常采用概论性的文化教材,如《中国文化要略》、《中国文化概论》等。这些教材内容上倾向于对中国文化进行全景式、概述性的介绍,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内容上与当今时代背景不符,与学生生活的时空距离太远,学生很难产生兴趣;此外,这类教材是本科生的通识类文化教材,再加上内容大多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留学生来说,语言难度太大,学习难度非常大;另外,因为专业教师缺乏,大多数高校文化课程的教师并不懂语言教学,也不了解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规律及特点。

再说第二类,蕴含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这一类文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什么样的文化因素该讲,什么不该讲,该讲多少,这都是需要教师自行把握决定的。这一类文化教学相对第一类来说显得更随机,难以监控。但是我们发现,这一类文化教学因为建立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再加上语言课的内容时代性更强,所以语言课上出现的文化因素往往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因此学生在语言课上学到的文化知识更容易被内化。当然,这一类文化教学也有缺点,除了前面说得难以监控和检测之外,还有一个缺点: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因素与留学生所在地地域上有较远的距离,因此很难引起共鸣。比如在北京大学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教材中,多次出现“勺园”、“五道口”等地名,或者经常出现“颐和园”、“景山公园”这样的景点名,学生读起来非常陌生。

综上,我们发现目前对于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的问题:即缺乏有针对性的留学生文化教材。这个针对性主要指两方面:一是文化教材的语言难度与留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匹配;二是教材的文化内容远离留学生生活的时空。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编写有针对性的文化教材。

二、编写地方文化教材的必要性

目前关于地方文化教材编写的研究数量较多,这些研究都是在当前文化教材与学生不匹配的基础之上进行阐释的。目前汉语教材主要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等北京的出版社出版的,而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在开展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加上不同地域之间文化差异较大,很多文化内容到了具体的课堂上便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编写地方文化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编写的地方文化教材不仅能解决目前文化教学的问题,还能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化解身处异文化环境中的焦虑,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促进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如何编写地方文化教材

(一)编写原则

刘珣先生提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有: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除了要符合以上原则之外,还应该增加两条:时代性原则、跨文化交际原则。

时代性原则指的是地方文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反映共时的时代变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要介绍,但是也要介绍新时代出现的文化现象及文化新特点。

跨文化交际原则体现的是教材编写的目的之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地方文化的介绍,消除学生对异国文化的陌生感,使学生具有文化相对主义的客观态度,正确、客观地对待不同的文化现象及其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消除文化休克。

(二)内容选取

首先,应选取典型的、有江西特色的、正面的内容或话题。江西文化有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古村落文化、客家文化、陶瓷文化、历史文化等,教材编写应该选取那些典型的、主流的、积极的文化内容,对于那些非主流的、不典型的甚至封建的文化现象不应收录在教材当中。

然后,选取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比如留学生在假期时大多选择出门旅游,比如春天去婺源看油菜花、感受徽派民居,夏天去井冈山避暑感受红色文化,秋天则有各式各样的采摘活动,冬天则登庐山看雪。我们在教材编写的时候可以选择江西省内的旅游景点进行文化介绍,或者对某一城市进行典型文化介绍,如赣南客家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等等。这些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又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学习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对地方文化形成一定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异文化环境。

第三,应注重文化对比。虽然是编写地方文化教材,但是也是以中国文化这个整体为依托的,因此,我们在介绍具体文化内容时应该注意和其他区域文化进行对比。比如介绍春节这个节日,可以介绍本地文化中的特有风俗,但也要兼顾汉民族的整体风俗文化习惯。

最后,要注意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观因素。文化教材中介绍的文化现象及文化差异都是表层的,其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价值观原因。比如中国人一般不和陌生人打招呼,而美国人见到陌生人也会微笑打招呼或者寒暄几句。表面上看似乎是习惯的差别,深层次上看还是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因为中国是集体主义国家,圈子的意识比较强,对待圈内人和圈外人的态度是有差别的,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倾向更强,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同样的,我们在教材中介绍一些特有的文化现象时也要注意这一点,比如介绍围屋这一建筑时就应说明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建筑形式。

(三)和语言教学相联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虽然都開展了文化课,但是并没有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分班。加上文化教材使用的语言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学习,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笔者对现在的文化教材进行考察后发现,现在已经出现了按水平编写的中级、高级文化教材,但是对于地方文化教材来说不太实际。根据高校文化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通常文化课是在中级及中级水平以上的留学生中开课。因此文化教材的对象就是中级及中级以上的学生,对应汉语水平考试的等级,即HSK四级及四级以上水平的学生。所以,我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要参考汉语教学大纲,包括汉字大纲、词汇大纲、语法大纲和文化大纲。注意尽量使用高频字、高频词,少用或不用超纲词。

在教材的具体使用上,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按学生的水平分班授课。

(四)和文化活动相联系

地方教材的编写还应与文化活动相联系,这样才能将地方文化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体现地方文化教材的特色及优越性。比如教材中介绍陶瓷文化,课下可以举行相应的陶瓷文化体验活动,或者到景德镇进行文化考察实践活动。

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起着补充和辅助的作用,在涉及具体语言项目时,可以加深学生对汉语语言特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理解。而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可以解决目前文化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问题,从而起到消除文化休克、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因此,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 (6).

[4]王小蒙,李德江.区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2015 (1):115.

[5]陈洁.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课程现状调查[D].华中科技大学,2009.

[6]徐静,李晖.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地域性研究———以赣文化区为例[J].学理论,2014.

猜你喜欢

跨文化留学生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