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智移云”背景下船舶监管与信息服务研究

2019-09-10关艳杨玲玲

环球首映 2019年5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体系大智移云信息服务

关艳 杨玲玲

摘要:船舶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企业管理模式的融合下,可逐步完善船舶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文章以“大智移云”为背景,对船舶监管工作范畴进行论述,对船舶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指出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发展现状,并对管理服务系统的发展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智移云;船舶监管;信息服务;安全管理体系

航运业作为一项国家化产业,在科学技术、先进设备的支持下,其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但在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下,信息化技术与船舶行业的融合效率较慢,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存在一定应用弊端,致使实际管理效果不明显。为此,在对船舶行业进行监管时,应充分引进国外技术,结合我国现行的管理机制,来对实际管理内容进行优化更新,进而提升船舶行业的管理效率。

一、大智移云特性论述

大智移云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将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系统、云计算技术相结合,通过技术交融的形式来建立智能化、效率化运作体系,以此来提升系统内数据传输的效率性、精准性。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保证信息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科学性运行,大智移云系统则可为网络体系提供数据挖掘平台、分布文件系统、云计算技术等服务,以此来提升企业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量、种类分布、运行速率等。与此同时,大智移云作为一项生态运行系统,在不同种网络架构节点的运作下,可为运营商与网络平台提供对接服务,以此来实现网络体系下一体化运行模式。

二、船舶监管工作范畴

(一)执法管理

海上运输行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运输行业的稳定运营,应加强船舶监管工作,以确保船舶运输行业的良性发展。执法管理作为船舶运输工程中的基准,其主要是对各项活动内容进行校验审核,并制定相应的方案,以确保活动可正常执行。此外,对船舶工作人员以及运输品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主要包括证件审核、制度宣传等,以确保工作人员在规章制度的管理可实现基准化服务;运输品的管理则是对船舶携带的货品进行检查,如部分远航货轮携带危险品超标的话,将对船舶工作人员以及船只设备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应对货品的数量、空间布局、运输货品分类等进行正确规划,为船舶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二)企业管理

对于船舶企业来讲,则是通过企业、人员审核、船只质量特性等三方面来完成实际管理的,其中企业一般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正规化管理模式下,可确保自身企业的稳态运行;人员审核则是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审核,以保证船只运行过程中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船只质量特性则代表船只的運营期限,企业应对购买的船只进行多方面评测,确保船只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三)“黑名单”管理

船舶在海上的运营行为一般由海监部门来进行监督,为确保航海体系内各船只运行的安全性,监管部门主要是对船只进行跟踪式监测,确保运营船舶的质量性能可满足基本运营需求。与此同时,应对船只的相关证书进行检测,对于不合格的条例款项则不予审批,以此来净化航海运营环境。

三、船舶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可行性探讨

我国现阶段船舶行业管理体系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其管理模式已逐渐趋于成熟化,在基础设施的建立下,信息化管理体系也可实现智能化操控,为船舶运行系统提供动态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船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较为重视,在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下,部分企业也将大部分资金与精力投入到信息化体系建设过程中,以作为精、优、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而推动船舶行业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方向的转变。其次,我国船舶行业通过国外成熟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的引进,依据我国船舶行业现行的发展模式来对先进的技术、工艺等进行优化,并建立相应的试点业务,在系统正式运营之前,依据项目的建设基准,对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进行可靠性、安全性、效率性等多方面的分析,同时应将与信息化技术相对接的智能化设备进行检验,以此来逐步完善管理体系。最后,船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需通过不断完善自身运营模式与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为此,人才的培养与设备、技术的更新则作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通过硬件、软件技术的自主研发,可将我国被动式发展模式转变为主动式发展,以此来提升我国船舶技术在世界中的竞争力。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对船舶运营成本进行优化,首先,依据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递性原则,可对船只的运行路径、设备损耗情况等进行分析,以此避免运营过程中停航现象的发生,同时在路径精准分析下,可有效提升船只的准班率,并将维护成本控制在基准范围内。其次,信息化的动态管理模式,可依据船舶的运行模式来建构庞大的云端数据库,并对船舶设备内的各项物料、备件等进行智能化分类管理,在基准参数的设定下,如船舶设备内部的参数发生变化且与基准参数值相差较大时,则可进行信息反馈,以此来提升设备维修的效率。最后,信息化管理可为船舶行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对船只的保险费用进行精准核算,并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来对数据进行预期分析,进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投入率。

四、船舶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模式

船舶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要想实现一体化工作模式,应以计算机终端设备为平台,将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模式相结合,在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来对系统的架构情况进行研究。近年来,国际之间通用的管理软件一般以AMOS系统为主,但对于运营模式较大的船舶企业来讲,一般都具备自主研发系统的能力,在技术与管理体制的指向性融合下,自主研发系统将更适合企业自身的运营模式,进而有效提升实际运营效率。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在运营过程中,依托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可有效建立以数据信息为平台的管理体系,并可令系统的工作模式实现科学性运作,以确保网络体系下的各项运营环节、管理环节可实现同步运行,进而逐步完善管理体系。

国外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特性为信息共享,通过船岸与船舶的数据对接,可有效获取船舶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在定位技术的应用下,可对传播的运营路径进行分析,并对船只的运营状态进行系统化分析。与此同时,在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下,可将固定海域内所有船只的运营路径、运营模式等信息进行集成,以保证来对船舶的运行路线进行管理,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可对船只的库存、采购、维修等进行管理,在数据信息的集成处理下,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国外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的服务主体偏重于单体船只与机务管理,其与我国船舶管理体系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技术分析、环境污染、事故防控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

(二)国内发展模式

近年来,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下,我国船舶企业也意识到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大多数企业在技术融合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与技术认知程度的限制,导致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方向趋向于应用型技术,致使无法发挥相应的管理职能,进而导致船舶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仍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传统管理模式一般以人工为主,在记录、核验、审批等环节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记录,船岸与船组人员需面对面进行任务交接,此种模式严重降低管理效率,对船舶的安全性能、经费投入、营运效率、使用寿命将造成较大的影响。

我国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软件为STMS,其是由中远运输公司、海运学院合作研究的。在管理体制的模块化建立下,令管理系统可实现机务模块、海务模块、安全模块、成本模块、防控模块等多向化操控,同时系统可搭载网络平台、单机平台进行使用,以实现船舶安全、识别管理、成本预控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此外,系统可对船舶的运营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将管理理念渗透到技术领域中,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发展重心。此类国产系统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弹性化,为此,需通过系统运行中产生的问题来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以保证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可发挥最大功能。

五、船舶监管体系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的注意事项

(一)管理模式

为保证船舶行业运营体系的完整性,将信息化技术与管理体制相融合,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但在技术与模式的融合过程中,应明确管理目标,将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体,令技术环节的工作特性与管理环节相契合,而不是将技术作为管理的替代品或管理模式套用到技术中。与此同时,应时刻关注社会主体发展动态,将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作为参考,以此来推动管理模式的改革,为企业的运营质量与船舶工作效率提供基础保障。

(二)基础工作模式

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是基于网络平台来实现运行的,其是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分析与比对,以此来得出相应的数据值,进而为管理模式提供数据保障。为此,信息化服务应确保数据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精准性、全面性等。通过数据管理基准的建立,从船舶的各项运营环节为出发点,将评价内容、管理内容相结合,通过代码形式来统一管理机制,以此来实现管理体系内数据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加快实际管理效率。

(三)管理理念

在信息化技术、管理机制的不断成熟下,管理理念的转变则作为管理模式的发展重心。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下,其工作的实施者是员工与管理人员,为保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应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并结合企业员工的发展特性来对管理模式、规章制度等进行优化,确保员工可对管理理念及时消化,为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来推动船舶企业的发展。

(四)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心,对于船舶行业来讲,专业性人才的匮乏则是降低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此,企业应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在企业运营体系的宏观引导下,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并令员工可对自身进行定位,在规章制度、管理理念的约束下,积极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而来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国内外信息化技术与管理体系的融合现状,并对船舶行业信息化服务系统提供几点意见。为提升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机制的融合效率,应明确管理重心,将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体逐层渗透到各项管理环节中,以此來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力度,进而提升船舶行业的总体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洪术华,李健,汪华.融合智能匹配与信息化管理的船舶主推进设备[J].船舶工程,2019,41 (03):22-26.

[2]焦永强,高炎,刘昆.基于北斗卫星的远海施工船舶精准定位和信息化管理[J].港口科技,2019 (01):25-28.

[3]王抗,那铁锁.信息化在超大型集装箱船管系生产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18 (02):29-30+61.

[4]梁小满,薛鸿祥,胡小锋,彭晓峰,胡晶,吴伟.试分析信息化视角下提升船舶制造行业管理效率的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 (01):38-40.

[5]王云华,惠节,梁恩胜.基于“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研究——以“船舶电网失电的应急处理”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 (14):97-98.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体系大智移云信息服务
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大智移云”助力河北产业升级
基于“大智移云”技术的C2C网络交易税收征管创新措施探讨
“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关于精细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全面质量管理TQM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