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探析
2019-09-10周尚豫
周尚豫
摘 要:文学艺术在中国有着无数受众和追捧者,对我国文化事实际发展而言意义极其深远。在近代以来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及小说家出现,为整体的文坛进步带来了很多的推力。其中,女作家的出现成为了时代的特色和亮点,她们文笔出众、情感细腻,个人作品相比于过去而言,有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得到了诸多好评。张爱玲作为诸多女性作家的代表人物,不仅作品远销国内外,在文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对于爱情和女性描写,笔者试图结合这个特点,探究作品中蕴含的女性意识,进而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文学意识探究;张爱玲;小说
1.引言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也是主要的意识研究对象,学界对此早已展开了多类论述评价和研究。但是很多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缺乏对女性及个人意识的批判法研究,这对于整体研究广度和深度保证而言就是不利的。笔者试图结合批判法来研究作品,探究作品中女性意识,结合具体写作来探寻意识构建起的原因,进而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基础,为文学事业发展做出理论上的贡献。
2.张爱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大部分都是对各类女性传统意识中盲从以及自贱的反省。旧式家族式的大小姐是很多作品中最多出现的人物,大部分人物都生活在五四时期,但是人们的思想和个人观念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改进。张爱玲没有将自己观察的点仅仅保持在这方面,而是在较为深层入手点来描述女性内心深处的想法,从而全面地认识到传统意识奴性。这对于女性解放而言很有利。
在我国传统权利意识观念中,父权权利是最为重要的体系,婚姻对于女性而言是人生幸福之本,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似乎不是如此。张爱玲作品中描述了很多女性婚姻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金锁记》中姜长安,都是最具特色的代表。他们生活的出路就是为了找个理想人家,努力去结成相对体面的婚姻。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女性的特点。
在张爱玲笔下很多依附于男性的女人最终都没有好的结果,比如在《红玫瑰和白玫瑰》中的娇蕊和《半生缘》中的曼璐,都是为了爱情和自私虚伪的男人在一起,做出了很多错误决策。《五四遗事》中的密斯范虽然打破了传统束缚,拿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婚姻以及生活,但到最后依旧还是必须面对三妻四妾局面。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张爱玲笔下女性身处“五四”、但大多没有人权基本意识,很缺乏现代女性所希望追求到的独立感,内心依附于男人和靠著男人生活的心理还是很显著的,这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为父权权利社会的继续盛行提供了有利机会。张爱玲在作品中对这些女性进行描述,使人们看到了这类女性的悲惨结局,于是侧面揭露和告知女性不要这样做,这对于女性解放而言是很有利的。
除了对于爱情中女性做描述之外,对母亲做描写也是张爱玲作品中特色。母亲也是女性角色最为重要的社会职责,在封建社会中大多都是对男性歌功颂德的,所以妇女的权利低下,很多母亲角色都是为了维护封建权利而存在的。一代代教育使恪守妇道遵规守纪依附男性,成为了女性应该做到的准则,这自然和新社会是不符的。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张爱玲多描述、刻画、批判了大量封建女性的母亲角色。比如在《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最具代表的人物。她在历经了许多挫折后变了样子,对待自己的女儿以“保护”为由,侵犯个人隐私替孩子们做主,干扰女儿婚姻大事。张爱玲对于母爱中的自私性、窥探性和落后性做了具体的描写,很好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1]。
3.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构建原因
张爱玲在小说中之所以对女性意识有如此描写,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具体层面。首先,张爱玲在家中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多个亲属位居较高官职,这就使得她没有体会到幼年快乐,缺乏他人给与爱护和体贴[2]。而母亲婚后也遇到了诸多感情问题,这就使得小爱玲没有爱护,思索男女问题成为了她青春岁月的玩伴。而男女平等境遇的不同也激发了她对该问题思索,这就是个人作品意识体系出现原因。
母亲的影响也是张爱玲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因素。张爱玲的母亲很有修养,个人素质在那个时代算得上很好,她也很崇尚罗曼蒂克式爱情。因此对于小爱玲有了潜移默化影响。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但是母亲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和想象中美好生活,所以诸多次大吵大闹都使得张爱玲认识到婚姻的诸多不幸,和女性们在婚姻中的低下地位、以及依附于男性最终悲惨命运。因此,她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很多都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这也是主要的原因,研究张爱玲需要结合以上角度入手来探究。
4.结语
整体来看,张爱玲鼓励女性解放,对于旧社会女性有同情也有批判。作为新时代人类我们需尊重性别差异鼓励男女平等,在正确思想体系指引下共同打造和谐社会,这也正确张爱玲作品社会价值所在。对于研究者而言应该结合这些作品努力研究发掘内容上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王音璇.论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汪婷.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