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2019-09-10李升邓薇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计算机专业高职院校

李升 邓薇

摘 要:基于我国当前的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地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及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摇篮,其发展过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当前高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高职院校如何在就业环境日益严峻的当下实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点解决问题,因此本文就对现阶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引言: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从根本上推动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需要以及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因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愈加地广泛。计算机专业作为我国大多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课程,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标准的不断提高,间接地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当前日益激烈和严峻的市场环境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要想从根本上立足发展,就要对其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才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现阶段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逐渐家庭化、普及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计算机技术人才市场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应用更是供不应求。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高速的发展效率和计算机专业生源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现在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

(一)热门城市就业率不升反降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大和用人标准的不断提升,我国当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有自身拥有过硬的本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在当前日益激烈和严峻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或者是谋求更好地发展。而且根据相关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热门城市发展过程中,例如像“北上广深”这样的热门城市,随着城市长时间的发展,其对于专业性知识技能人才的需求现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因此这就是热门城市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不升反降的原因[1]。

(二)学生的就业现状过于矛盾

就我国现阶段的全国各大城市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而言,计算机专业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过大和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矛盾状态中,以至于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情况的出现,从而对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而出现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全国各地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多都想要去一线城市发展和立足,但是这些城市因为其自身发展历史久远而早已人才济济,因此就导致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在这样的城市很难生存和发展下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刚毕业的学生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就业优势,所以就导致他们在实现就业目标的过程中自身的就业观念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和改变,以至于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过于矛盾[2]。

二、我国当前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理论教学内容滞后

现階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从而推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也在逐渐地进步,但是由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于快速和应用的更加广泛,使得我国目前传统的教学现状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规律和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从而致使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而且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导致在教学内容和参考资料的选择上无法达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导致教学资料内容陈旧,实践方法无法得到及时地更新与补充,使得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经验得不到有效地提升,而且教材知识内容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从根本上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实践教学方式单一

近年来,我国社会科技化进步飞速,计算机技术在国民生活学习中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但是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使得我国各大高校都普遍沿用着以前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单向教学形式所存在的,其主要是指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实践教学的根本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3-4]。

(三)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师资队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建设现状来讲,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缺乏专业性和先进性,所以就导致在我国当前的各大高职院校中,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任课教师数量较少,甚至是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科的任课教师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的,要不就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由于他们在计算机专业性知识方面的认识和了解过于片面,并且缺乏实际地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致使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实际需要,因此从根本上致使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科的教学方法落后以及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因此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如此“伯乐”,如何相“马”?

三、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随之对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中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高,从而就导致我国大多高职院校的传统计算机专业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市场就业形势来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来在有效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同时增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进而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增加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优势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之外,高职院校还要以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为导向去根据市场就业现状调整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5]。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能够及时反映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考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就我国当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而言,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具有较快变化和较强较强实践性的专业,由于其行业发展的变化速度过快,单一的教学模式现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变化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至于我国当前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和实际的就业形势严重脱离,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得不到有效地提高。

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人才竞争压力与就业压力并行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的改革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与时俱进,以及及时地对其创新与补充,以此来从根本上促进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积累经验,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6]。

(二)加强对校企合作方式的应用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环境的逐渐严峻,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科教学要想从中谋求更好的发展以及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要不断地加强校企合作,以此来有针对性的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而且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以及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将其有效地应用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科的教学任务开展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拓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在学生未来更好地面对就业压力和适应工作岗位等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建设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师资力量作为促进其教学事业发展进步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动力来源,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性和先进性是各大高校在对计算机专业学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建设内容,而且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性和先进性的建设不仅能够为我国当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还可以从根本上满足我国现阶段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科的建设要求,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科教育有着良好地帮助。

因此,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对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师资队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建设,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各任课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及组织重点教师去相关单位及地区进行进修和学习,为他们提高专业技能和积累实践经验创造良好地条件,从而来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团队的专业性的同时帮助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综合技能拓展,进一步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地基础[7-8]。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革新,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拓宽知识层面来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技能;还有利于教师不断地充实和扩展专业知识,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技能的综合應用能力,对学生应对就业压力和提升就业优势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而且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革新也从根本上推动着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2):66-67+69.

[2]李海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2):132+134.

[3]胡秋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改革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8,16(31):193+195.

[4]李军伟.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28):239-240+247.

[5]谭承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9):80-81.

[6]张大伟.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35(06):196.

[7]李华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实践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5):48-50.

[8]王丽芳.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改革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3):113-114.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计算机专业高职院校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