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羔羊大肠杆菌病诊治

2019-09-10梁惠良张鹏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梁惠良 张鹏

摘要:临床上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不同年龄的羊感染大肠杆菌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很大差异性,有的临床症状较轻,致死率较低,有的临床症状严重,在较短时间内会出现死亡。该文主要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了羔羊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质量。

关键词:羔羊大肠杆菌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 9.10.092

0 引言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养殖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因此,新时期应该引导养殖户充分认识到羔羊大肠杆菌病的危害性,做到科学防控。

1 发病经过

某养殖户共养殖山羊233只,某日在该养殖场的哺乳羔羊群中突然出现了采食下降、腹部胀气、呼吸极度困难、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发病情况。病情发生后,由于养殖户防控不及时、防控意识较差,病情迅速向其他羔羊群传播蔓延,死亡率顯著提升。随后养殖户将患病羊单独隔离养殖并进行了有效的清理和卫生消毒,但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养殖户还尝试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差。该养殖场主要以哺乳羔羊和断奶羔羊发病为主。兽医接到求助后,到达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该养殖户存在随意扩大养殖规模的行为,羊舍内的饲养密度较大,羊群之间相互接触很容易导致某些致病原的传播流行。根据患病羊的典型临床症状,初步判定为某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然后结合典型的病理学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致病原为大肠杆菌,结合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治疗,很好地控制了病情。同时,分离得到该养殖场的大肠杆菌,制作成灭活菌苗,对养殖场的羔羊进行集中免疫接种,保证羔羊抗体水平达标。

2 流行病学

在羔羊群体中以2-8周龄的新生羔羊发病率最高,具有很强的地方流行性。由于大肠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与养殖场的各项饲养管理措施有密切联系。并且羔羊通常集中在冬春季节,该时期气温很容易发生突变,一旦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环境卫生变差、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价值差、母羊乳头不清洁等应激因素存在,会导致大肠杆菌病在羔羊群体中传播流行。通常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传播流行没有典型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养殖场受感染的羔羊和带菌的母羊是主要传染源,同时患病羊排出的粪便各种污染物也携带大量致病性大肠杆菌。新生羔羊的肠道中通常大肠杆菌数量较少,通过外源侵入肠道后,由于肠道的各种有益菌群不足,很容易导致大肠杆菌产生致病性,致病原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另外还可以通过皮肤伤口、损伤的黏膜传播。

3 临床症状

该养殖场发病十分突然,主要以哺乳羔羊和断奶羔羊发病为主,断奶羔羊临床症状较轻,哺乳羔羊症状较为严重,通常在发病4-5d后衰竭而死。患病羊精神沉郁,采食欲望下降,直至停止,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从口腔和鼻腔中流出胶样的内容物[l],眼结膜充血红肿,体温升高到41℃以上。随后患病羊m现腹泻症状,腹泻症状发生后体温下降到正常,在临死前体温下降到35 - 36℃。患病羊先排出粥样稀便,随后逐渐排出半液体的稀便,颜色呈现黄色或灰黄色,粪便中夹杂大量气泡,有明显的腥臭味。个别患病羊排出的粪便中夹杂大量血块或血液,排便时会出现腹痛症状。急性期的患病羊在发病24 h内死亡。

4 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病死羔羊和濒临死亡的羔羊共同解剖后,可以发现病变位置基本相同,将病死羔羊的胸腔、腹腔打开后,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液现象,积液颜色呈现淡黄色。心包中蓄积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肌变软变厚,颜色异常。肺脏严重萎缩,脾脏出现轻度肿大现象,外观呈现暗红色。大网膜肠系膜和各个肠管中存在明显的水肿现象,真胃粘膜充血水肿明显,肠壁严重扩张变薄,呈现半透明状[2]。轻轻刮取肠黏膜可以发现肠道黏膜很容易脱落,肠黏膜下存在充血出血现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将肿大淋巴结横切后从中流出大量汁液,并且存在表面淤血现象,其他脏器无典型病理学变化。

5 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明显病变的脏器器官组织带回实验室后粉碎,分别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内,持续培养24 h,温度控制在37℃。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灰白色、圆形、隆起、湿润、光滑、不存在溶血的致病菌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生长卅深紫黑色的致病菌菌落,菌落外观带有明显的金属光泽[3]。小心提取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常规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染色、两端钝圆的小杆菌。选择使用全白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菌种鉴定,鉴定结果为大肠杆菌。将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对庆大霉素、先锋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高敏。

6 防治

临床上由于大肠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在治疗中应该选择2种以上的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保证体内有较高浓度的抗生素,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羔羊大肠杆菌病以抗菌消炎、补充体液、防止机体电解质紊乱为主要治疗原则。患病羊一侧选择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O.1 mL/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3d为一个疗程,在另一侧选择使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使用剂量为1O mg/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3d为一个疗程。同时,还应该加强补液工作,选择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静脉注射,1次/d,连用3d。预防酸中毒,患病羊肌肉注射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1O mL。通过采用上述手段治疗7d,除个别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病羊治疗无效死亡外,剩余患病羊全部恢复健康,病情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在羔羊大肠杆菌防治中,一旦发现患病情况,应该将健康羊和患病羊单独隔离养殖,对整个养殖场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母羊在哺乳羔羊前应该做好乳头的卫生消毒工作,并将前几把乳汁舍去。羊舍地面和周围养殖场可以选择使用生石灰播撒消毒。重点应该做好妊娠母羊和新生羔羊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羊群的身体抵抗能力。羔羊出生后一定要确保产房温度适宜,在哺乳前可以使用10%的高锰酸钾溶液对乳房进行擦洗消毒,并保证羔羊能在出生后快速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做好羊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通过分离得到该养殖场的大肠杆菌,制备成灭活菌苗后,对养殖场的羔羊母羊妊娠羊进行一次全面免疫接种,有效预防该种疾病的再次传播流行。

7 结束语

对于羔羊大肠杆菌病,在做好患病羊的诊断防治工作的同时,要引导养殖户提升该种疾病的防控意识,做好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工作,将该种疾病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在最少范围。对于新生羔羊和妊娠母羊,一定要强化思想管理,做好严格的卫生消毒,产房内的各种器械设备和饲养用具必须保持无菌。另外,做好羊舍的防寒防潮工作,保证通风良好,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以分离本养殖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制作成灭活菌苗,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涛.规模化养羊场羔羊大肠杆菌病的治疗[J].农民致富之友,2018( 24):llO.

[2] 陈小兰.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探讨[J].中兽医学杂志,2018 (7):49.

[3]郭阳.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 (6):64.

作者简介:梁惠良(1964-),男,上海人,本科,兽医师(中级),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