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合作学习

2019-09-10林小芬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习惯交流同学

林小芬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很短,寥寥数语,却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国外有关学者曾经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交流情况做过统计,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仅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听”的培养。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和手段,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认同和接受,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会出现这们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探究主题后,学生在互相交流、讨论探究过程中往往抢着各说各的看法,满教室真是人声鼎沸,同学们都在张嘴说话,可是却很难听清谁在说什么。表面看来这种学习活动热闹非凡,可扪心自问,这种合作学习实际上又有几成效果呢?

看来,从“听”字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无疑是解决无效合作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有力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渠道。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一、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的重要性,光靠老师的一张嘴去强调是远远不够的,应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去认识其重要性。我首先搜集正反事例,让学生体验不注意倾听的危害,并针对个人讲出自己在倾听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让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把学会倾听纳入学习目标。然后搜集一些有关倾听的名言和重要语句。如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西方名言:“上帝分配给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巴。意思就是要人们少说多听。”通过这些,让学生认识到中学阶段是人生中训练听力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刻;学会倾听是高社交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时代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发展智力的强有力手段;是接受信息,增长知识的捷径,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培养倾听能力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教方法,使学生会倾听

1、对倾听提出明确要求

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那么,怎样才能算是认真听讲呢?在这里我们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例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要求学生做到“四心”:专心、耐心、虚心、用心。

一要专心,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就使得学生无法认真听取老师所讲的知识,也无法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沟通交流。所以无论是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都要求学生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的事。例如,我习惯叫学生做好上课发言笔记,这样比较能有效地集中每个在听讲的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要耐心,不能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学习“不言代价与回报”时,我向交流者和倾听者都分别提出明确的要求:交流者介绍自己的想法,倾听者则在旁边做交流者的介绍,然后只有解说的精彩才能做下一个交流者。交流者、倾听者的角色不断地变换,促使学生克制自己,学会耐心等待。

三是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 ,倾听同学的发言也是参与,边听边想,欣赏同学思维的闪光点,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

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在评价同学的发言时,要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2、树立认真倾听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虚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质量如何,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3、“指点迷津”,传授倾听的技巧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如:

(1)集中注意力的技巧。在听同学发言前,可以猜测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这样有利于集中倾听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发现有不愿倾听的苗头,要及时提醒学生,不能任其发展。要引導学生运用意志的力量去控制,去战胜分散注意力的内外干扰,做到有意识地注意,有目的地倾听。

(2)归纳整理的技巧。归纳整理就是对具体的形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在听一个同学阐述他的观点时,要求其他同学对其所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这时,学生的倾听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思维。这样边思考边整理,不但有利于倾听,也为后面的沟通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记录分析的技巧。分析是把概括的内容分条缕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有几层意思;而最后再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因此要引导学生记录下关键词,记录下主要内容,也可以记录下当时自己的感受。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上课发言记录册,予以评优表彰。

总之,通过传授倾听技巧,要求学生时时与老师和同学同思、同想、共鸣,以提高倾听的有效性。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提高教学语言水平,调动倾听的兴趣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故事或多媒体引入数学课堂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学生追求、探索知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不乱。

四、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乐于倾听 、

苏霍姆林斯基说:“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学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学生只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都要及时地表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总之,学会倾听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习惯,是一个长期地、反复地过程,不是两三天就能学会的,它靠的是长期的坚持,从而内化成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及修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习惯交流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好习惯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