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孢子虫病防治
2019-09-10普利
摘要:牛血孢子虫病是养牛生产中的常见病,感染虫包括巴贝斯焦虫、泰勒虫和边虫3种,病牛主要表现高热稽留、黄疸、貧血和生产性能下降等;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牛场的管理,注意针头消毒,高温高湿季节务必对牛场的蚊虫进行驱杀,定期对牛群进行针对性驱虫;治疗时必须先驱除体内虫体,之后快速补充气血,加强营养供给,使其快速恢复生产性能。
关键词:牛;血孢子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 9.10.074
0 引言
牛血孢子虫包括巴贝斯焦虫、泰勒虫和边虫3种,虫体主要寄生在血液中,可导致牛高热稽留、贫血、消瘦、生产力下降等。该病以每年的4-6月和9-11月发病最多,临床危害较大。
1 病原简介
该病的病原包括3种,即双芽巴贝斯焦虫、泰勒虫和边虫。双芽巴贝斯焦虫主要寄生在红细胞内,镜检可见虫体分布在红细胞的中央位置,形状多样,主要有双梨形、单梨形、环形和圆形等,通过镜检特征很容易鉴别[l]。泰勒虫不但可以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网状内皮细胞中也有存在,镜下观察虫体多为环形,少部分为椭网状和杆状。边虫大多寄生在牛红细胞的边缘,故得名边虫,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粒状,无原生质,通常1个红细胞中有1-5个虫体,偶尔在淋巴细胞中也能见到。血孢子虫通常不会通过牛与牛之间直接感染,需要通过媒介进行传播,蜱虫是该病的主要媒介,另外,牛皮蝇、蚊子、虱子等也能传播该病。临床上该病可为3种虫单独感染,也可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
2 临床表现
双芽巴贝斯焦虫、泰勒虫和边虫3种虫体感染的共性临床表现是病牛高热稽留,体温为40 - 42℃,部分牛能达到42℃以上[2]。发病初期,病牛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机体不断消瘦,哺乳期母牛泌乳量下降,有时出现腹泻或便秘。疾病中后期病牛开始贫血,呼吸加快加深,鼻镜、眼结膜、舌头、嘴唇等苍白或黄染,脉搏加快,心跳加速,严重的可出现全身肌肉震颤,长期卧地不起等。
除共性临床表现外,不同虫体感染也会有各白的独特症状。双芽巴贝斯焦虫感染的牛体温多能超过42℃,尿液显红色,里面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泰勒虫感染牛可见可视粘膜黄染苍白,体表淋巴结肿大,皮肤毛孔出血,血液稀薄,凝固时间延长或不凝固。边虫感染主要表现眼结膜极度苍白,眼睑水肿,常流泪,体温反复,表现间歇热。
3 危害
虫体寄生在血液中,长期释放炎性致热因子,导致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升高,机体长期高热不退,消化道中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感染牛采食受到严重影响,长期造成病牛能量消耗大于储存,机体逐渐掉膘,饲养价值降低。对于母牛来讲,营养供应不足将影响乳蛋白的合成,乳汁分泌量减少,造成犊牛生长发育缓慢。有些牛感染后长期处于隐性带虫状态,体内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受到破坏,红细胞是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细胞,受到破坏后,氧交换功能下降,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累积,还原性血红蛋白升高,组织供氧能力不足,营养不能顺利吸收和转化,最后导致料肉比上升,动物的饲养价值降低。淋巴细胞遭到破坏后,机体对外界感染性病毒、细菌等病原的识别和吞噬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对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表面存在的条件致病菌也无法抵抗,感染牛经常生病,疫苗免疫后抗体生成周期延长,严重的还会导致免疫失败。另外,感染牛对应激的抵抗力也明显下降,天气稍有突变就会出现感冒或腹泻等症状。有些隐性感染牛不表现症状,屠宰后上市,虫体会在肉制品中存在较长时间,最终影响食品安全。
4 预防
4.1 加强牛场管理
加强牛舍卫生管理,粪便及时清理,定期对地面、墙面、料槽、水槽等进行消毒。牛群多晒太阳,以增强疾病抵抗力,适当降低饲养密度。牛舍与舍之间可设置绿化带,种植高大的乔木和矮灌木,进而起到一定的生物隔离作用。每年夏秋季节,定期对牛群进行血液抽样检查,若发现血涂片虫体呈阳性,则全群牛及时进行药物驱虫。一线饲养员、兽医工作人员,在巡场中,应留意每一头牛的行为表现,发现粘膜有黄染,长期不食,机体消瘦的牛,单独挑出检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放牧牛群相互间一定要保持距离,禁止混群。牛群中发现有感染的,所有牛务必统一进行紧急预防[3]。牛场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特别是疾病早期诊断的培训,将疫病控制在源头。共用针头对该病的发生也有促进作用,很多牛场在免疫疫苗或注射药物时,不注意针头的消毒,病牛注射后,针头上便会存在少许污染的血液,当注射下一头时,虫体便通过污染的针头进入其体内,进而造成本病的扩散,故临床一定要注重针头消毒工作。
4.2 定期驱虫
驱虫包括2方面,一方面是驱除传播媒介体表寄生虫;另一方面是预防性的驱除血孢子虫。蜱、蝇、蚊子等在病牛身上吸食血液后,虫体可进入口腔中,当再次叮咬健康牛时,可将虫体传播至健康牛体内,因此,在蜱、蝇和蚊虫活跃的夏季,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杀灭,牛场周边及场内的杂草丛、臭水沟、久弃的坑塘是体表寄生虫滋生的重点区域,可提前进行填埋,实在填埋不了的可在水里洒生石灰,进而破坏其滋生环境。有些地方采用点燃蒿草的方法来驱蚊,效果也非常理想,夏季的傍晚时分是蚊子最活跃的时间,可在牛舍附近将蒿草用干柴引燃,蒿草燃烧后产生的物质对蚊虫有驱赶作用,进而间接防控该病。血孢子虫的驱除方面,建议疫区牛群每季度驱虫1次,非疫区牛群驱虫频率不能低于2次/年。药物可选择伊维菌素、阿维菌素为主成分的兽用制剂,口服或体表药浴都是理想的给药方法。曾发生过该病的牛场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夏秋季节预防性地注射贝尼尔、阿卡普林等药物,对牛群起到净化作用。
5 治疗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驱除体内虫体,快速对病牛补血,加强营养供给。驱虫是治疗的第1步,贝尼尔按照3.5 mg/kg的剂量进行深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阿卡普林以I.O mg/kg的剂量皮下注射,药物能在1h内达到血药浓度高峰,进而直接杀灭寄生于血液中的虫体。除化学药物外,中药对该病也有治疗作用,且具有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具体方剂为青蒿60 g、常山45 g、花椒40 g、芍药40 g、当归50 g、木通40 g、大黄40 g、车前子35 g,小火煎煮,将汤液加入水槽中饮水使用,药渣拌人饲料中让其采食,以充分发挥药效。体内虫体驱除后,再肌注铁制剂,饲料中加入复合多维和淫羊藿提取物、杜仲叶提取物,进而快速补充气血。适当提高日粮中精料的比例,加强营养供给,使病牛快速恢复生产性能。
6 结束语
要做好牛血孢子虫病的防治,必须要加强牛场的管理,定期驱虫,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强营养供给,进而使其尽快恢复生产性能,提高养牛场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毅平.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治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2008(1):26-27.
[2]于影 肉牛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8(8):87.
[3]杨世大.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 10):129.
作者简介:普利(1977-),男,青海海西人,本科,中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检疫与食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