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2019-09-10印少奇
印少奇
摘 要: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进一步了解,将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感悟能力逐渐提升。所以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期间,注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用,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更加直观的感受。本文主要是对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方法探究,着重讨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提出个人观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价值巨大,很多历史事件或背景条件明晰,对于学生来讲是提升思维品质,经过借鉴参考建立良好性格品德的學习过程。但目前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期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历史资料讲解与教学方法应用之间的契合度不高,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的能动性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为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带来更多的动力,教师应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其中情境教学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展开讨论如下:
一、注意教学情境与社会生活实际之间的结合
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一般都比较紧密,所以历史教师在讲解知识期间,需要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感悟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融入生活、自然之中,这样也能给历史事件导入提供先决条件。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期间,一般会选用某一个生活场景对学生进行启发,但一定要注意的是相对于事件或现实问题学生为客体,而参与课程学习实际学生就必须作为课程主体,这样才能将历史知识的实用性提升,也不至于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感觉过于枯燥。通常情况下城市中的历史博物馆、收藏馆等都比较多,教师不仅仅要将课堂的时间利用起来,课下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索,也不失为历史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某一个历史实践为活动要点,如“甲午海战”“隋唐历史”“丝绸之路”“鸦片战争”等历史知识的探究活动之中,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对博物馆、收藏馆的古迹探寻,让学生了解到历史不再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过去,而是真正曾经发生在周围生活之中,一些小组对历史时期的物件搜集、一些小组注重同一时期的人物、有些小组也搜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诗歌或文章,在这种合作探究与知识处理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协作、沟通、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将自己的情感价值态度建立起来,相对来讲在课堂之中学生的发言或讨论活动就更加具备针对性,能够收获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二、适当应用问题引导形式,提升教学效率
历史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其实就是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划分的过程。教师利用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去解决学习或思索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学生克服前进阻碍。教师的问题情境应用,需要将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启发性、有效性等作用提升,问题既不能过于直白,也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实践探索存在很大的压力,而是需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进入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教师在备课期间,要注意将文章的标题、难点、重点内容进行区分,新课程学习首先就是要求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或分析讨论,简单的问题询问之后随机要求学生发言,后期教师将自己的“答案”公布给学生,要求学生明白该课程教学的主旨内容,有关于战争或革命活动的起因与背景,整节课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也得以突破。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建立良好学习氛围
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期间,有着饱满的知识学习状态,有助于课程学习期间的良好思维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期间,要注意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也能收获良好的历史课程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音频、视频、图片内容在课堂中集中的呈现出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专注度,将课程学习的实效性提升。我国历史上对政治改革、农村建设、战争自由等知识内容设置相对来讲比较多,所以教师在备课期间采集有关的视频或录像资料,能够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情况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学生在收看有关的历史知识期间,能够具备足够的专注度,也很容易受到视频或教材内容的启发,树立自己的价值或情感观念,发挥自己的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态度。
四、历史教师运用编写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需要基于班级学生的思维认知与知识基础,加强对故事内容或细节内容的指导,一些历史故事的导入符合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经过教师的讲述或教辅技术应用,进而产生一种相对来讲较为特殊的历史情境,这样就能将历史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灵活性、启发性等特点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参与程度,学生也能在获得思想启迪的同时,开展更加深度的课程学习或知识探究,完成教学目标。历史教师在开展有关清朝时期的文化、改革或教育等知识将耳机期间,需要将教材内容进行划分,改变以往教材之中对科举制、学堂创建等方面的一般教学清醒时,建立一个小范围的活动情境设置,将一些中举、八股文等故事情境导入课程之后,让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与引导之下,将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有了故事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以往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就变得与当时社会实际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灵活性的案例或故事引导,能够改变以往历史知识古板与枯燥,整个教材内容中的文本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产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全面落实,一些教材知识拓展应用,也在实践教学期间获得了更好的教育引导效果。
五、开展角色情境设定,挖掘初中生的学习潜力
角色情境创建,其实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培养之下,将教材或事件中的角色进行体验,在课堂之中去演绎学习情境。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学生也要预习教材内容做好准备。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能够在时间体会与人物性格探索的过程中,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习印象,有关的语言表达与肢体表达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培养,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都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教学前景,设定表演的情景其实就是换一个方式,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此人,你会选择怎样做?”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明显增多,对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特点与经济结构有促进作用,一些爱国事迹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性的体会,经过分析与讨论,将某一段历史情境展现在课堂之中,学生经过实践练习与学习探究,就能将有关的历史知识或背景条件等更加细致的探究出来,一些角色扮演的效果也能按照预期进行,学生的实践应用与综合能力也在角色扮演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总之情境教学法的拓展应用旨在提升初中生的学习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知识运用创造力等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初中生能够更好的感悟或理解历史,经过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索与发现,也能将课程教学的目标顺利达成,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小琴.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方法应用与实践[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133-00133.
[2]柳鹤.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有效性——以八年级为例[J].教育,2016(11):00278-00278.
[3]肖守德,龚秀萍.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历史课堂--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8):134-135.
(作者单位:酉阳县兴隆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