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助学系统对其教学的指向性分析
2019-09-10许玉芳
许玉芳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散步》助学系统的单元导读、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三大维度进行研读分析,以期发现助学系统对《散步》教学的指向性。研读归纳助学系统,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指向:一是感受并列对称句式蕴含的亲情与责任,二是初步感受生命,三是学习以小见大、举轻若重的写作手法,四是重视朗读。希望能对《散步》一文的教学有所启发,并供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散步》教学指向;内容分析法;助学系统;
一、前言
在教育部主编的部编本教材中,《散步》入选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此前也曾入选北京版、人教版、苏教版和沪教版等语文教材,这充分说明《散步》一文的教学价值。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散步》的教学都教了些什么,《散步》的教学是否真正实现了其教学价值,这是广大语文工作者需要去关注的问题。《散步》教学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文本、学情、编者等多个方面去考量,《散步》入选教材肯定隐含着编者的教学价值导向,而编者的教学价值导向则隐含在助学系统中,因此,仔细研读《散步》一文的助学系统对于我们理解编者意图,进而帮助确定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本文主要从《散步》的助学系统出发,研读分析助学系统对教学的指向性,希望能对《散步》一文的教学有所启发,并供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参考。
二、《散步》助学系统简述
助学系统,包括单元导读、课前预习、阅读提示、注释、课后练习、写作技巧的点拨、探究性学习指导、阅读链接等。《散步》作为一篇精读选文,其助学系统主要包括单元导读、课前预习、注释、课后练习,因本文的注释只有一条关于作者与选文的介绍且意义不大,故不算入内容分析之列。研读分析本文的助学系统主要从单元导读、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三大维度入手。
三、单元导读对教学的指向
①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我的则深层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部编本教材的单元结构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的结构。从单元导读①可归纳出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亲情。从单元导读②可以总结语文要素是通过朗读体会情感。这也给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供了指向,教师要重视通过朗读与细读文本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前预习对教学的指向
课前预习:
①课文说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内容好像比较浅,但仔细品味,会感受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你的身边一定也不乏这样的温馨场景,回忆一下,感受其中的温情。
②朗读课文,力求读出文章的情味。
我们先来看课前预习①,“课文说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内容好像比较浅,但仔细品味,会感受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课前预习说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内容浅,但仔细品味感受到亲情,对本文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举轻若重进行了揭示。“会感受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著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这句话揭示了编者对文本内容的教学选择—亲情。我们可以选择感受文本蕴含的亲情与责任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接着我们来看课前预习②,提示注重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体会情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学法指导。
五、课后练习对教学的指向
课后练习:
①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②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③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把他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④课文多次运用对称的句子。划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⑤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与同学一起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并试着通过朗读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
课后练习第①题:“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换个角度拟个题目。”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是想引导学生思考散步这一件小事窥见背后的亲情与责任,最终达到揭示以小见大、举轻若重的写作手法,并且强调朗读。课后练习第一题为课前预习写作手法的启示提供很好的切入点。
课后练习第②与第④题:这两题都是要求我们品味文中句子,说说理解。不同的人对文中所运用的并列对称句式所表达的意蕴有不同的理解,一说亲情与责任,另一说生命。我们暂且先搁置这一争议。我们再来看课前预习,“会感受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这句话揭示了编者对文本内容的教学选择—亲情。由课后练习结合课前预习对文本内容的揭示,我们可以选择感受文本蕴含的亲情与责任作为教学内容。
综述学术界对《散步》文本主题的解读,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尊老爱幼说、二是亲情责任说、三是生命说。作者莫怀戚本人曾撰文说《散步》骨子里是想写生命,写作角度是强化生命,淡化伦理,并认为孝是亲情和责任使然。《散步》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亲情,并且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大部分导向的教学内容是“亲情与责任”,有一道题导向了“生命”教学内容。对于刚上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认识理解世界的经验尚浅,还不能够深刻理解宏大抽象的“生命”主题,但亲情与责任确是生活中常见的内容。结合作者、编者、学生多方面因素考虑,本文认为将《散步》的教学内容拟定为感受“亲情与责任”较为恰当,如果学生还有接受的空间,可适当扩展“生命”教学内容。
其次,对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亲情与责任,编者也给出很好的切入点—并列对称句式。
课后练习第③题:品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生命。这两处景物描写都是紧跟着对母亲的描写的,其实是想我们通过上下文联系亲情与责任感受生命,特别是母亲的生命。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一是我带熬过严冬的母亲出来散步伊始描写的初春景物,二是母亲决定顺从孙儿走小路时望过去的象征着美好希望的菜花、桑树与鱼塘。第一处景物描写作者直接点出了“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第二处是写母亲视角里的美好事物。这似乎与课前预习揭示的教学内容指向不太一致,但我们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便可知,写亲情与写生命是协调统一的,只是解读的深度问题。作者此次陪同母亲散步,是在父亲去世后母亲好不容易熬过一个严冬的时候,作者年迈的母亲好不容易熬过严冬活了过来,作者对母亲生命的关注体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与作者作为儿子的责任,所以作者在与母亲散步时看到初春景物时想到生命是很合乎情理的遐思,作者想到的不仅仅是复苏的景物的生命,也还有熬过严冬的母亲的生命。熬过严冬的母亲最終决定顺从孙儿走小路,这里面有亲情的因素在,但作者更在后面用母亲的视角描写了象征美好希望的景物,这是不是也说明母亲即使年老,也仍然追求生命的美好。这也契合作者曾说过《散步》骨子里想写生命的说法。但考虑到学生学情的因素,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只能初步感知,并不能够深刻理解。
课后练习第⑤题:重视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情感。
六、《散步》助学系统整体教学指向
上文主要从助学系统的三大维度的每个小分析单元研读分析其对《散步》教学的指向性,现将各个小单元的指向集中汇总,形成下表。
通过上面的汇总表格我们可以发现,《散步》助学系统对其教学指向性主要集中在四点,其中三点为教学内容指向,一点为学法指导指向,分别是感受并列对称句式蕴含的亲情与责任、初步感受生命、学习以小见大、举轻若重的写作手法和重视朗读。
在研读分析助学系统的过程中,发现单元导读与具体单篇课文的助学提示是一个由大到小放缩的系统。单元导读提供大方向的指导,例如单元主题亲情,为后面《散步》亲情与责任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大的方向指引,不至于单篇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太大的偏差。例如教学方法引导我们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这为《散步》通过并列对称句式感受蕴含其中的亲情与责任感这一文本细读法指引方向。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也是很好的互补关系,课前预习提供教学内容指引,课后练习提供教学内容指引的切入点。
希望以上对《散步》助学系统的内容指向分析能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散步》教学提供启发。
作者简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8年研究生自由探索基金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18WKY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