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究
2019-09-10赵岚
赵岚
摘 要:古语有云,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针对学生而言,兴趣培养十分重要。当前,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及新教育理念的普及,很多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都不再死板守旧,而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其的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取得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至此,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增强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性、丰富性、多变性等,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在学习中更主动、更积极等,促使有效教学的实现。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对其的创新对策加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一、有效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构成特点
1.发散性
发散性是有效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课堂创新设计,让教学更具发散性。比如,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简单的小课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字典、书店、课外资料、手机网络等媒介,去证明、去认知,去交流。学生在整理各类资料,并在对资料做出归纳分析的过程中,自觉形成分类汇总意识,让学生的探究思维、否定思维和论证思维得以迅速提升。
2.整体性
课堂教学的创新不能随性而行,要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意识,无论如何开展个性化教学,无论如何变化,都要在新课标及教学大纲要求下进行,并按照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时间节点来进行教学创新设计,合理均匀分布一个教学周期的各项知识点,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让学生通过参与创新课堂学习,将所学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语文知识框架,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整体上对语文知识点的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以实现融会贯通。
3.多样性
创新课堂教学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设计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学懂、学会。而通过多样性创新教学,比如借助智能教育或情境教育,将艰涩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景象,让学生更容易被接受。此外,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辅助个性化教学,快速地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去,提升语文学习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快速捕捉到知识点。
二、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思想、观念较为传统、陈旧,在课堂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失去空间、主动权,使其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借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将可以将生本教育落到实处,全面地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参与性等,使其深入地发觉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保障学习任务的逐一达成。
2.有助于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课程改革提倡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地跟随住时代的发展,致力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诸多的新颖感,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在实践教学中,借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就可以将这些要求真正地落到实处,为课程改革的推进产生较大的正面作用。
3.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实现
在目前,如何真正地实现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所研究的课题,而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而言,也是同样如此。而在实践教学中,借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就可以为有效教学的实现而助力,全面地增强教学的创新性、生动性、活跃性、多变性等,保障每一位学生都在其中学有所得、有所收获,将学科价值一一地展现出来。
三、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策略
1.关注儿童爱好和兴趣,开展情境教学
针对儿童来说,周围一切全都值得其进行探索以及尝试,同時借此逐渐形成相应的认知,不断对现有认知加以改进以及完善。在此期间,儿童会逐渐养成自身兴趣以及爱好。同时,伴随儿童爱好以及兴趣的具体形成,其学习时间很有可能逐渐降低,有些儿童甚至会荒废学业,产生一种厌学心理。假设此时教师对儿童自由发展进行限制,很容易引发儿童逆反心理,这对提升其学习期间的积极性非常不利。所以,教师需认识到,儿童发展自身爱好以及兴趣是件好事,但教师需把儿童爱好以及兴趣转变成其学习动力,以儿童爱好以及兴趣为依据,把儿童感兴趣的运动、故事以及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展开情境教学,让语文教学无限贴近儿童现有认知范围,进而让儿童在爱好以及兴趣驱动之下进行学习。
2.设置良好课堂气氛,实施鼓励教学
实施课堂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注意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把过去的惩罚教学变成鼓励教学,积极鼓励儿童进行发言,并且引导儿童对所讲内容加以思考以及讨论,进而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语文教师还需对儿童具有的个体差异加以认识,友好平等的对待所有儿童,对儿童所提问题进行耐心解答。针对儿童而言,因为其尚未形成固有认识以及概念,因此儿童普遍具有较强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语文课上,教师需尽可能不对课文实施定义性质的评价,同时对儿童发散思维加以充分利用,逐渐引导儿童站在不同角度对课文加以理解。之后,语文教师再对儿童想法进行总结。如此一来,除了能够培养以及锻炼儿童发散思维,增强其对语文知识整体理解以及记忆之外,还能营造出一个良好课堂氛围,促使儿童学习期间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得到提高。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来引导教学
中国文学经典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对祖国山河赞美的名文名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深度还原,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学生认知世界的探索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在阅读唐诗《望庐山瀑布》时,引导学生联想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景象,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意境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怀,还能让学生增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可知,语文课上,教师若想对儿童语文学习兴趣加以培养,就需要更新当前教学理念,实施分组教学,关注儿童爱好和兴趣,开展情境教学。同时给予儿童自由的学习空间,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重视文本的整体解读,实施意境教学。并且营造出良好课堂气氛,实施鼓励教学,这样才能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对儿童兴趣加以培养,提升其语文成绩以及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敏.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
[2]王彦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