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设计研究初探

2019-09-10王磊

速读·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过程课程

王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设计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集体讨论、积极探究的实践性课程,也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活动课程。学生个人或小组团结协作围绕同一个课题开展研究活动,个体或小组在这个大课题背景下分别选择小主题或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从多方面积累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设计应具备的特征

1.综合性特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学科内容的综合,二是学习能力的综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知识的综合可能会融合或涉及到各门学科课程,同时也弥补并强化了学科课程内容和生活、社会、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设计具有综合性特征,将学习和生活联结在一起,注重学生知识基础与社会经验的关联。另外,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多项技能,按照活动的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锻炼着动手实践能力,如收集资料、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计算书写、绘画阅读等多方面能力。

2.实践性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多本质特征,实践性是它最本质的特征。”该课程与其他课程实施最明显的区别表现在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实践过程中解决现实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并将每一门学科中与相关问题有关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践是活动实施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渠道。首先,“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其次,要想实现“循序渐进”这条基本教学原则,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实践,由此看来,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施行中最重要的过程。

3.开放性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内容不能事先预设好,且不能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脱离书本教材以及知识逻辑系统的禁锢,开放到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的事件、现象和实践活动中;开放到学生的实际经验中,活动内容只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具体内容则要在实践活动中去寻求和发现,活动的实施也是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的。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从现实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考虑,促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积累活动经验,充分体现活动的开放性。

4.生成性特征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不断自我生成的过程。”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以及社会的大范围和自然资源里收集一些与活动课题相关联的材料,由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制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实际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实际的活动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也在不断深化,学生对待生活和社会以及自然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也因此养成了科学的学习态度,并且学会了关心他人,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团队合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选择问题,最终确定实践活动的课题、确定实践活动的过程、确定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这些活动的确立都是基于学生们悉心探索得到的,也是他们探索发现的一个过程,在活动的进行当中也会产生诸多的新问题、新形式,最终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就得以实践。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类型与原则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类型

1.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地学共同组成的一个探讨问题的过程,或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以便延伸到其他学习领域,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互动性学习活动。课堂活动在形式上指提问、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表演才艺、绘画制作、比赛游戏等等。学校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课堂又是学校学习最主要的地点,以课堂活动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因此课堂是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学习最主要的场所。小学研究性学习课堂活动形式有。

(1)在自由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学生共同确定值得研究的问题,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2)回顾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于学生身边生活或特殊性之类的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炼出学生身边切合实际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与学生进行讨论。

2.课外活动

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是以课堂活动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真实的社会情境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在真实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参加课外活动会更好的体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其形式包括:纪念日活动、参加科技、艺术小组活动和个人作品创作等。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1.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主题内容、研究方法乃至时间地点都要充分考虑其教育意义,使教育性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与此同时,活动的设计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使活动形式生动活泼、活动内容趣味横生,对学生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为学生所接受、认可。

2.自主性与指导性相融合原则

自主性原则在该课程实施过程中处于灵魂地位。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应该以此为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充分尊重并发挥每个成员在小组中的作用。教师切记勿在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去指挥学生该完成哪项任务、该怎样实施这项任务,而是应当起到不可或缺的指导、服务、顾问、解释等作用,从而将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操作紧密地联系到一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创新实践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愛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活动方案实施计划,这些过程为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提倡学生亲身经历参观访问、实际调查、汇报总结以及交流心得等一系列过程,积累生活经验,增长社会体验,培养自主性。

猜你喜欢

研究性过程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