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发展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评估与控制研究

2019-09-10

辽宁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层次分析法

[内容提要]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社会产业升级、工作效率提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也随之应运而生。客观而言,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利有弊,一方面丰富了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了金融市场运作的效率,但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由其带来的风险。为控制目前金融科技发展下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拟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微观方面、宏观方面和市场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给出每个指标的合理权重,从而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站在评估的基础之上,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通过模型的分析与金融市场的现状研究,针对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控制给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融科技 系统性金融风险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估模型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金融科技的发展满足了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需求,更提高了金融效率,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科技的日益活跃不仅加速传播了金融风险,也容易形成金融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叠加,一旦防范不及时,长期累积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将会对金融行业造成重大冲击,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金融科技背景下,本文的研究角度是从对于金融市场现状的考察人手,目的是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评估金融科技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并寻求控制风险发生几率的对策。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分析找出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波动的指标,再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对这些风险指标进行量化,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和传染性,其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很大,因此对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是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文献综述

1.测度手段。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改善法通过了监管法则与存款保险的方法去控制系统风险,起步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评估模型包括FR模型,KLR信号分析法以及Logit模型等,这类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离散性的分析。随着对其危害认识的加深,基于监测目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逐渐兴起,其中主要方法包括两大子类:贡献度方法与参与度方法。它们将重点放在通过连续手段对整个金融市场体系或者金融机构层面的风险或者风险指标进行构建与检测。

2.预警机制。国外对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的研究涉猎最为广泛的是Karminsky的研究,他通过分析1950-1990年间105个货币危机预警变量的特征、变化与影响,制定了一套具有7个变量的预警指标体系。而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于定性层面,大多从各类经济学理论人手审视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形式与作用。

3.审慎政策。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市场周期性及金融机构监管等问题,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开始着力于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核心理念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定性分析的角度阐述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市场降低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大致可分为:对比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联系与区别,研究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中的作用以及分析各国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实践措施。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系统性风险”的特征是风险的溢出和传染,以及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性。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为控制目前金融科技发展下的系统陛金融风险,我们拟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风险评估体系,分别从微观、宏观和市场三方面选取以下指标。

从微观、宏觀和市场三个方面选取的14个指标,建立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

(二)AHP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

1.AHP层次分析模型介绍。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指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2.建立AHP层次分析模型。基于AHP的原理,我们将复杂问题层次化,从微观、宏观、市场方面人手进而细化3个一级指标层,配套存贷比、实际利率、M2/夕|汇储备、股票价格指数(具体指上证指数)、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GDP增长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M2/GDP、财政赤字/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利率敏感性比率、期限分析、汇率、证券化率14个二级指标层,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构造判断矩阵。比较各层内部和各层之间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其判断矩阵指标如表1所示。

首先将第一层次也就是微观、宏观、市场三方面进行比较,构建判定矩阵,简单表示为:同理,二级判定矩阵Ai(i=1,2,3,)为:

4.计算权重向量W。引人权重向量是指第i个因素的权重,是各因素对上层因素权重的反映。本文采用和积法计算权重向量(结果保留三位小数)。首先,将每一列元素作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处理后的列按行相加。其次,我们对向量W=(W1,W2,…,Wn)T(i=1,2,3…,n)进行归一化处理:W1(0.21,0.30,0.48)T,即为所求一级指标特征向量的近似解。同理可得:

W21=(0.27, 0.27,0.13 ,0.25, 0.0 7)T

W22=(0.14, 0.36,0.08 ,0.34, 0.08)T

W23=(0.46, 0.19, 0.12, 0.24)T

最后,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以此来进行一致性检验特征根向量是否合理、准确,其中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

若一致性比率小于0.1,则说明此特征根向量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若一致性比率大于等于0.1,则还需修正与调整,直到小于0.1方可接受。由计算结果可知,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特征向量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对策

基于AHP模型的实证分析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现状研究,得以证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较好地预测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需要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制度和宏观层面的控制,才能形成一套完整且合理的金融系统性风险评估预警体系。

(一)加强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

引发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源在于金融体系构架中的缺陷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就是对于准确且高效地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掌握预期及现存风险的属性并以科学化的手段研究相应风险所对应的风险等级,根据现有理论和金融市场现状对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作出反馈。

(二)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金融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国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层次,更体现了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否,金融市场的规模、运作效率和前景也是一国经济发展之本。因此,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是控制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最重要的措施,需重点突出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支持,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需要细化落实经济发展政策、完善国家法律制度,不断加强金融市场发展平衡性与完善结构合理性。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层次分析法
数字智能时代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基层社会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