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降落伞牵动学生思维发展
2019-09-10乔丽
乔丽
《小小降落伞》一课,要求学生从回忆自己见过的降落伞或做过的降落伞开始学习,从研究做降落伞的方法过渡到对降落伞进行研究。教学时,应当放手让學生思考,引领他们不仅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还要在课后利用各种材料做出形态各异、具有研究价值的降落伞。本节课教学,我们要给学生搭建主动探究的舞台,展示和发展他们的思维。
片段一:引入
如何汇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入新课?我是这样引入的:
师:(课件呈现跳伞运动员乘着降落伞徐徐下降的画面)生活中你们见过降落伞吗?
生:见过。
师: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过年放烟花时里面飞出了降落伞。
生:我曾经做过。
生:我在电视上见过。
师:你们见过的降落伞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有伞面和绳子。
生:由伞面、绳子和悬挂物三部分组成。
师:如果做一个降落伞,你会选择什么材料?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报纸、胶带、棉线、钓鱼线、塑料袋、布、针、螺母、橡皮、两支相同的圆珠笔……)
跳伞运动员跳伞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提出的几个问题迅速调动了他们的思维,他们在搜索、整理记忆碎片的过程中,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成完整的知识链条。对如何做一个降落伞,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说出许多课本上没有的材料,充分展示了他们对已有知识的加工和处理能力。为了不局限学生的思维,对他们的回答,我并不急于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这样有助于他们集思广益,更好地梳理前概念。
片段二:辩论
学生对如何做降落伞,想法各异,为了训练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辩论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师:如果做一个降落伞,你会怎样做?
生:我准备剪一块圆形的布,剪4根长短相同的棉线,把它们分别绑在布的4个角上,最后在下方挂一块橡皮。
师:课后你可以试着做一做。
(学生还提出了其他做法,我都表示可以试试。学生的方案大多有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希望他们在做的过程中逐步领悟、理解,经历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过程。)
师:降落伞从天空下落时,有的快,有的慢,这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过全班交流、辩论,学生认为有5个影响因素:一是伞面的大小;二是伞面的材料;三是离地面的高度;四是伞绳的长短;五是悬挂物的重量。)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的实验,其中一个量发生变化,其他量保持不变的一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如何考虑针对5个因素分别进行实验?
生:如果研究的是第五个因素,变量应该是悬挂物的重量,不变的量是伞面的材料、大小、离地面的高度和伞绳的长短。
师:如果就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你将如何设计对比实验?
生:我准备研究伞面的材料这个因素,一个降落伞用棉布做伞面,一个降落伞用细纱布做伞面,其他条件要完全相同。
师:同学们认为这个方案可行吗?
生:可行!
师:愿意研究这个因素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请刚才举手的7位同学在课外做这个对比实验,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学生经过思考、补充和讨论,又分别说出4个对比实验的做法,并分为5—8人不等的小组,课外自主实验。当我告知学生优秀作品会得到奖励时,他们欢呼雀跃,课堂一片欢腾。
片段三:展示
学生汇报会如期而至,我与学生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
师:研究伞绳的长短对降落伞下降快慢影响的8位同学请拿着你们的降落伞,分别站到教室的8个位置进行展示,反复进行5次实验。同组的同学记录数据,注意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松手,其他同学观察哪个降落伞下降得快,哪个降落伞下降得慢。
(学生按要求进行展示。)
师:谁能说说刚才看到的现象?
生:伞绳长的下降快,伞绳短的下降慢。
师:大家看到的现象相同吗?
生:相同。
师:看来这些同学很用心,降落伞做得很成功!
当研究两个相同的降落伞从不同高度下落时谁下降更快这个问题时,有学生提出两个降落伞很难做得完全相同,实验结论不一定可靠。一位学生提出了处理办法:“可以让一个降落伞分别从不同高度下落,用秒表计时的方法来比较在哪个高度下降得更快。”这种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一位学生通过5次测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我肯定了这种做法,并顺势给学生讲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学生明白了反复实验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途径,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在展示环节,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和总结。更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学生做降落伞、展示降落伞的探究活动,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湖北省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4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