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模式研究

2019-09-10刘芳衡娜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科交叉艺术设计

刘芳 衡娜

摘  要:本文以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在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讲述了交叉学科在艺术设计教学及新学科培育中的必要性。根据对现代设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寻求新的就业出路,完善就业环境,为培育交叉型创新人才创造理论前提。

关键词:学科交叉;艺术设计;学科培育

Abstract: Taking the application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in decorative art and design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in art and design teach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new disciplin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of the new graduates of modern design, this paper seeks a new way out of employment, perfects th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nd creates a theoretical premise for cultivating cross-cut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art design; discipline cultivation

“把目光聚焦在实践中去考察,用现代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成果将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丰富成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现代科学理论,进而用来指导复杂的艺术实践。”①经过学科充分交叉而设计出的新艺术产物,将有助于为设计师提供新思路,拓宽观察对象的广度,深化研究内容的深度。在艺术教育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且实时更新,互联网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知识传播途径。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及案例为核心;第四代教育,将以“互联网+教育”为核心。②那么在探究如何培养既重技艺又重人文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同时,高校的教育制度大多还停留在工作室制,这样的情况导致人才培养大多同行封闭,认知的知识面结构相对单一。突出专业素质的培训而弱化了学科交叉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

就中国的艺术教育环境而言,社会普遍将“特立独行”作为标签贴在“艺术生”身上。却鲜少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们被贴上这样的标签,更少有人会去探究“艺术生”的原生教育环境和梳理其教育过程,这样的社会环境导致越来越多的“艺术生”认为“和别人不一样”、“博人眼球”是证明自己存在或是否优于他人的一个评判准则。

艺术特长生所受的专业教育相对严格,但是由于文化分数较普通学生偏低,形成了重专业而轻文化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致使他们大多自我意识强,情感上比普通学生更敏感细腻。在大学的专业教育课程中,老师往往会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艺术设计的源动力,也是核心生命力。艺术生通常善于从普遍的事物中寻找到对象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解吸收并创造出衍生于事物本身特点的其他特质。由于艺术生善于创造,因此他们习惯于将自己和其他普通学生区别开来,但是初入大学环境,学生们一般没有非常完善准确的价值观,无法给自己正确的价值定位,不能从挖掘自身价值出发去考虑如何丰富自己,因此会造成艺术生用博人眼球的出挑打扮、特立独行的行事作风被社会所认知。大学时期是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老师如何才能将信息有效传递,如何做到积极引导,这对于学生挖掘自己的社会属性非常重要,也对学生将来在工作中的自我价值定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内教育环境和国外的教育环境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从基础的教育形式论述,国内的艺术教育大多是以学校为中心,即是学生服从于学校的课程安排,学校制定课程,所有学生统一上课。这样的教育环境造就的学生大多弱化了自我创造的自由度,学生被支配于学校。每个学生的特质是不同的,那自然就有不同的擅长和短板,统一的课程管理就中国的大环境来说是必要的。国内的大学大多呈现入校难,出校易的形态,且中国的人口基数不允许每个学生都能以最高的自由度去选择课程。

国外的艺术教育环境相对自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居多,呈现外紧内松的形态,即严格把控毕业率,优化毕业生质量。其艺术类课程设置分类非常丰富,以艺术创意专业为例,其基础课程大多随市场需求变化和专业发展前景及时更新调整。不仅设有种类繁多的艺术设计课程,以保证艺术设计在更广阔的市场走的更远,还充分、严谨、科学的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广泛的有效调查,根据评估数据,反馈出更适合学生的课程选项,大大提高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也将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到最活跃的状态。而平面设计专业,其课程具备特有的艺术性及专业性,额外增添的学科交叉、边缘化学科有市场营销、客户分析、广告案写作、传媒理论等课程。不难看出,相对丰富的课程设置,绝对自由的选择机制把主动权尽可能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艺术浓厚的艺术氛围、紧张的市场竞争下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单一狭窄的课程设置必将导致学生不能迅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不能迅速掌握适应新时代的就业观念,即开拓精神、创新观念、务实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就业方向非常模糊,对个人择业目标及自己合适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不甚了解,也不从自身优势出发,不考虑自身的竞争实力、灵活就业。

艺术设计专业与邻近学科交叉融合将拓宽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增加学生的创业几率,扩大毕业生的选择机会;通过放宽艺术设计课程弹性,为艺术教学提供新思路,深化教学目的,最终达到培养更加全面,更加具备竞争力的设计师的目标。

课题:全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YJ1711040

参考文献:

[1]劉国平 浅析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性[OL](2014年17期)[2017年11月17日]

[2]李艳 艺术科技 2017年“互联网+”背景下设计类专业自主学习能力培养[M]

作者简介:

刘芳,女,2001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衡娜,女,汉族,籍贯:河南安阳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装饰设计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艺术设计
《自然生活》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书封与现代艺术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