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规范电梯的维修保养

2019-09-10杨帆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期
关键词:维修保养电梯规范

杨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各种电器设备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由此电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 5001—2009)的相关要求,文章综合分析了电梯在维修保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规范电梯维修市场秩序、建立完善的电梯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等问题。

【关键词】电梯;规范;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1-0099-02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电梯是涉及生命安全而且危險性较大的设备,电梯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这样做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梯,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电梯使用后必须对其认真进行维修保养,不仅要确保维修施工作业的安全,还要看维修保养是否到位,电梯是否能正常运行、安全可靠。因此,做好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十分重要。

1 电梯维修保养的概述

电梯的维修保养,实际上就是在平时使用电梯的过程中,要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调整,针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提前预测到可能会产生的后果,以便于对电梯进行维修和保护。平时加强对电梯使用的保护,能非常有效地减少电梯使用的故障,排除电梯使用中一些安全问题。因此,电梯安全工作人员从一开始就要预料到问题,并做一些合理的安排,为以后电梯的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平时维修和保养时就要认真对待,从而降低故障出现的概率,提高其使用寿命。

2 电梯维修保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电梯作为大型的特殊的特种设备,其必须以分散的组件运送到现场,经过检验、调试才能正常使用。电梯的好坏既有生产厂家方面的原因,还有投入使用后的维修程度等因素。每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当然,更多地取决于后期的维修保养。电梯是为人们服务的,从人们的安全、舒适感角度出发,必须促使其平稳运行,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对电梯设备进行正确的、及时的、彻底的维修保养是十分必要的和重要的。电梯的维修保养以机械调整为主,不断校正各部件的尺寸要求,使其正常运转。电梯的维修保养是综合性很强的,既包括调整保养,又要根据电梯的故障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电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改进。

3 电梯维修保养的基本要求

按照我国《特种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要定期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应至少每间隔15天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工作,而且和电梯的维修和保养有关的单位和企业都必须严格地按照我国的规章制度,维修和保养都必须经常进行,每隔半个月、一个季度和年度对电梯进行一次维修保养是必不可少的。对电梯维修保养时要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问题,这就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更加重视电梯的安全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修正,而且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事先制定好维修计划,并安排好相关工作。我们在平时就要做好关于电梯维修保养的工作,这样做能尽可能降低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4 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措施

4.1 建立电梯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和规范

(1)明确电梯维修保养的责任主体。电梯的安全运行包括诸多事项,其中涉及电梯制造、电梯安装和电梯维修保养等。电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靠平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维修保养,以保障电梯的有效运转。此项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但是,现在有很多相关管理单位尚无足够能力去单独承担此项工作,所以提升电梯安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任重而道远。

(2)制定安全维修保养制度。使用电梯必须有严格的电梯使用的安全维修保养的制度和规范,以减少安全隐患,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努力规范平时电梯的正常使用,完善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将它纳入正轨,让所有工作人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只有分工明确了,才能让电梯的管理更加规范,才能够让电梯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在我国,所有使用电梯的单位和企业都必须在电梯制造材质和选型等方面,规范发展,签订合同,这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减少了无良商家的出现。建立电梯安全规范,比如电梯使用安全规范、电梯维修保养人员操作规程等,建立健全电梯技术的档案制度,这对以后电梯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围绕电梯的安全操纵和管理,建立一系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完善电梯的维修保养制度,完善电梯的运行系统。同时,电梯的安全技术人员要认真负责,详细地了解设备运行的状况和平时的维修保养的情况,定期检查电梯使用单位,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责令其停止使用。此外,专业人员要进行及时纠正,若违规操作的情况发生,应立即予以纠正,并要严肃地处理。对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要积极整改,并落实到位。

4.2 强化电梯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电梯要安全可靠地运行,不仅依赖电梯自身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电梯安全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强。电梯安全技术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都要发挥出其关键性的作用。其自身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梯的运行管理水平。每一位电梯保养与维修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必须充分了解电梯的安装工艺与机械结构、维修方法与电气工作原理;必须严格按照电梯的安全操作与维护规程来开展工作。一旦电梯出现故障,其可以立即分析并发现故障的根本原因与影响因素,同时根据其自身了解的专业知识,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与有效地识别及排除电梯故障,从而使电梯能够尽快地恢复正常运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电梯维修保养工作有一些危险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电梯安全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有了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有利于让其更快地解决电梯安全隐患,而且还有利于维护电梯,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4.3 强化电梯的监管工作

在我国,通常运用生产许可制度对电梯开展监管操作,当企业达到国家规定的生产标准时,就会为其颁发生产许可证。但即便如此,很多地方企业并不理会与认可国家级别的生产许可证,而是仅仅认可地方级别的安全认可证。因此,必须严厉禁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国家必须从严管理,从严查处不具备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特别是一旦发现企业在生产翻新电梯及劣质电梯,要立即取消这些企业的生产许可证。针对达标企业,应该对其提出更高的产品性能及质量标准,从而保证其制造出的电梯要充分满足国家质量检测标准,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使用电梯的单位应该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分明。另外,电梯管理与技术人员应该团结协作,严格履行个人的工作职责。

4.4 建立完善的防范与管理制度

第一,使用电梯的单位必须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职责,做到责任分明。相关的电梯管理与技术人员必须团结协作,充分与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电梯的使用单位可以对出现电梯事故的情形给予形象模拟,从而合理解决电梯存在的问题。第二,在电梯技术人员的聘用方面,必须保证其持证上岗,在上岗之前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在技术人员上岗以后,也要定期给予培训考核,提高电梯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保证其能够充分胜任本职工作。第三,应该创建完善的电梯事故发生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重大事故,应该能够准确地定位,以及时给予营救,并确保相被营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5 结语

平时人们就要主动去增强电梯安全防范意识,电梯管理人员也要进一步地完善电梯使用的安全制度和安全保护系统。要把提高电梯安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放在重要位置,提高整个电梯维修保养行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且平时要经常检查电梯使用情况,排除电梯的使用隐患,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减少电梯的安全事故,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电梯使用环境,从而让人们使用电梯更放心、更舒心。本文阐述了电梯维修保养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现状与要求,从建立完善的电梯管理、维修保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有效措施,以期对规范我国电梯的维修保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勾晓波.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4).

[2]勾曉波,欧阳永亮,王哲.加强电梯维护保养与管理 预防电梯安全事故[J].中国科技信息,2012(5).

[3]周伟.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

[4]罗伟彬.浅谈电梯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3(8).

[5]沈燕.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情(财经研究),2008(6).

[6]易风华,徐义.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6).

[7]王宝学.对部分电梯事故隐患的统计与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1999(2).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维修保养电梯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电梯,电梯,“飞”起来
分析春夏季农耕中农机使用技巧及维修保养常见的问题
浅析大学实验仪器设备安全使用与维护保养的问题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开开心心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