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为己”: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践行方法
2019-09-10余孟孟
余孟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真正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并发挥作用,其目的、内容、方法等的确定就应该遵循中国哲学传统的精神。“学以为己”内涵丰富,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和精神实质。“学以为己”内含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三种,即“为己”而非“为人”,力行重于记问,成人先于成才。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基本可以分为事实性课程、价值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三大类。以“学以为己”为旨归的践行修习方法有三种:一是“推己及人”的思考方法,二是“反求诸己”的自修方法,三是“克己复礼”的行为养成方法。
关键词:“学以为己”;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9)02-0045-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也是优质的课程资源。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中小学校都开发了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有的学校还研发出了传统文化校本教材。这些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包括经典诵读、剪纸、书法、传统武术、传统节日、节气物候、传统戏剧等。虽然中小学校对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是明确的,意愿是强烈的,但在课程选择和开发时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偶然性,同时,开设什么课程往往以学校领导和某些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缺乏系统规划。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以及践行方法,许多学校都缺乏清晰的思考,导致的结果就是传统文化课程被作为一般的教学素材和课程资源在使用,传统文化中内蕴的文化精神与独特价值没有发挥出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真正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并发挥作用,其目的、思路、方法等的确定就应该遵循中国哲学传统的精神,因为“中国哲学传统具有存在的独特和意义,它内含着教育精神与智慧,形成了基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教育哲学”。“学以为己”是中国教育哲学传统的浓缩,它不仅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一句话,也被认为是“立德树人逻辑与实践的历史和文化基础,是中小学深化改革一个十分重要的切人点”。“学以为己”内涵丰富,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文化定位和精神实质。
一、“学以为己”内含的课程目标
“学以为己”出自《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基本含义是,以前的学习者以发展自己的道德人格作为学习的目的,而今天的学习者求学读书主要是为了在人前炫耀。“为己”这个典型的传统文化概念,在现代人的视野中常常被误读。比如,人们常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理解为:“人要不为自己,天地不容”。其实,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人如果不修身,不完善自己,就会为天地所不容。所以,“为己”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道德追求,也是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学以为己”内含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为己”而非“为人”
“学以为己”倡导内在的学习目的,与它相对的是“学以为人”。“学以为人”就是为向他人炫耀而学,是一种外在的、功利主义的学习目标。在社会上,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一个人读书、学习,主要是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和赏识,为了获得朋友、同事的赞许和夸奖,为了获取一些虚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类人仅仅把学当成工具和手段,当成通往名利的桥梁,并没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在中小学校园里,类似的学生也不少,他们认真听讲、刻苦学习、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积极应对考试,学习成绩可能很好,但其学习驱动力和目标却常常是为了获得好学生的名声,为了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夸奖,为了考上名校。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给自己身心发展带来的益处,给自己人格和素养带来的提升。所以,这类学生一旦达成自己的外在功利目的,对学习本身便失去了动力和兴趣。
传统文化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首先应该确立“为己”而非“为人”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为己而学”,而这也是传统文化课程本身的优势。比如,教师在传统书法课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通过修习书法来修身养性、涵养品格、陶冶情操,而不是教导学生写得一手好字为考试加分。再比如,经典诵读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与伦理道德,而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自己能背诵多少古文篇章。
(二)力行重于记问
對于“学以为己”,荀子在《劝学篇》中有一段精彩论述。他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他还说,“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在荀子看来,“为己之学”是“君子之学”,而“为人之学”是“小人之学”。“君子之学”从耳到心,到全身,最后见之于行为;而“小人之学”只是嘴上功夫,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可见,“为己之学”要求学习者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贯彻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当中。由此,学习者应该把“为己之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而且应该把实践作为其原则。
传统文化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提出了“践行”的口号,这抓住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核心,也符合“学以为己”的内涵。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记问”和认知层面,没有做好践行与力行。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传统文化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课程无法相提并论,学生缺乏充足的学习时间;其二是教师对传统文化课程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以为只要学生能“知”自然就能做到“行”。所以,对传统文化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内容,而且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了多少,甚至要更加重视后者。
(三)成人先于成才
“学以为己”强调学习者通过学习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做人做事的道理,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其次才是由内而外,逐渐修习出才能和本领。“学以为己”“以成德为目标,但不简单地排斥知识之学,不过它不以成为专门的学问家为目的,而是以成就道德人格为依归。”可见,“学以为己”强调“成人先于成才”,先“成人”后“成才”。冯友兰说得好:“对于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成就。例如从事于实际政治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政治家。从事于艺术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艺术家。人虽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这里的“都是人”强调的也是在道德上“成人”的问题。
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应重视涵养学生的道德与品性,使其成为一个精神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让其掌握一种技艺或在某方面积累很多知识。比如,学生通過茶文化课程应能理解洁净、尊重、恭敬、审美等生命价值,而不是仅仅学会泡茶的技艺。再比如,学生学习古典诗词课程要从诗词中感悟审美的意境和获得对万事万物的关爱之心,而不仅仅是背诵诗词。
二、从“学以为己”出发的课程内容
如果说“学以为己”是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那么通过什么课程内容实现此目标呢?《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段话是孔子的自谦之辞,他认为自己在“智”“仁”“勇”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可见,“智”“仁”“勇”是孔子对人格做出的全面定位,那么实现“学以为己”就可以从“智”“仁”“勇”三个方面来考虑和努力。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认知过程中,‘智所涉及的是事实关系,它表现为事实判断;‘仁所涉及的是价值关系,它表现为价值判断;‘勇所涉及的是行为关系,它表现为行为判断。”如果从课程的视角出发,“智”主要表现为事实性课程,“仁”主要表现为价值性课程,“勇”主要表现为操作性课程。当然,“智、仁、勇”和各种课程之间都有着联系,原不应做如此简单的对应,但是为了让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分类更加清晰,我们就可以依照这种标准将其划分为:事实性课程、价值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
(一)事实性课程
事实性传统文化课程主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常识,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性内容。由于我国长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重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少基本认知,因此,当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常识性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些传统文化常识大致包括:节气文化、姓氏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等。其中有的文化常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式微,比如传统礼仪文化;有的还在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节气文化。中国人特别是有中国精神底色的中国人,必须掌握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具有广博性和零碎性的特点,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学校应将其融人中小学现有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当中,在语文、数学、历史、科学等学科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常识的内容。比如,语文课中可以加入姓氏文化常识、礼仪文化常识、古代文学常识等内容;数学课可以加入二十四节气、古代数学文化等内容;科学课可以加入古代科技文化等内容等。学校要实现传统文化常识和现代学科课程的融合,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学校要“鼓励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传播传统文化理念札”。
(二)价值性课程
以“四书”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构成了传统文化价值性课程的主要内容。“四书”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精神的浓缩,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就曾说过,希望中学生读一遍“四书”。“四书”对中国人的精神塑造具有极大的作用。“作家龙应台说她的做人之道、世界观是在读‘四书过程中打下的基础。杨国枢是台湾非常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他说,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华文化其实是形塑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这类课程表现出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那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学校最好将其独立设置,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课程并列开设。课程设置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小学低年级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内容为主,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四书”为主,到了高中以“五经”为主,再适当选取其他内容。
(三)操作性课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操作性课程主要表现为传统技艺。操作性课程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儿童在从8岁至15岁一般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这些技艺性课程同样遵循“学以为己”的精神,它们主要不是用来竞技和表演的,而是用来进行自我修养的,是用于人和人之间交往的。这些传统技艺都进入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对于继承传统以及塑造具有传统精神的现代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操作性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操作性课程的设置需要和学校的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发展为文化体验课程。比如,很多学校开设的剪纸、武术、京剧、茶艺等课程就是专门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事实性课程、价值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各自独立的,三者之间相互包含,且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者而言,处理好三类课程之间的关系,让这三类课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
三、以“学以为己”为旨归的践行修习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有着鲜明的价值性和实践性,所以在学习时我们倡导用“践行”“修习”这类概念,以明确传统文化课程的独特性。“学以为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和旨归,同样,从“己”出发也是践行和修习方法的精髓。
(一)“推己及人”的思维方法
“推己及人”的思想来源于《论语·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意思是人要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基于此,我们把这种思想扩展为:思考问题要从“己”这个人性的角度去看他人、万物和世界,不把天地万物视为与“己”无关的存在。所以,我们看到天地之间的任何一种现象、一种行为,都要能从中体会出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我们看到水就能联想到品性和德行。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也说“遇水必观”。水总是往下流,它谦卑地滋养着万物,却从不求回报。水也是最柔软的,但它毅力最强,水滴可以穿石。比如,从植物、动物可以体会做人的道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小草的顽强精神,“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反映了孝道精神。可以看出,“推己及人”的思维方法实质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思维方法,它更多是从人与人性的立场去看待万物,而不是从万物本身去看待万物。
在中小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始终注重对学生“推己及人”思维方式的培养,要多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传统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比如,开展剪纸课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剪纸图案进行人文性的思考。松、鹤代表延年益寿的含义;荷与“合”同音,表示家庭和睦、百年好合;鱼与“余”谐音,代表富足有余的美好愿望。
(二)“反求诸己”的自修方法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人的行为和努力未得到预期的结果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求诸己常常和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其实它也是一种学习和践行的方法,那就是注重自学、自修。中国传统教育非常强调自学、自修。《论语》里就多处记载了孔子关于学生自学教育的内容。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学的角度看,孔子在这里就是在强调学生要有“愤、悱”的自学态度和准备。
对学生自学、自修的要求,在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实践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清末的学海堂要求每位学生设札记册一份,每日将专精某书、某篇、共几页,涉猎某书、某篇、共几页详细注明。其所读之书,有所心得,皆记于册上,而且对于札记的内容也有详细的说明。写札记成为学生自学、自修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晚清广州的广雅书院也要求学生要有日记册,来记录疑难问题。
在当前的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指导与引领,真正的学习还要靠学生自学、自修,需要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探索并从中体会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对于《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学习,在教师的基本讲解之后,就需要学生自觉地反复诵读和体会了。所以,在传统文化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反求诸已”自修方法的引导。
(三)“克己复礼”的行为养成方法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是儒家约束自己、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克己”就是克制自己不合要求的思想、情绪与行为,“复礼”就是践行社会礼仪规范和要求。
对于传统文化课程而言,“克己复礼”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约束自己负面的、不良的思想、言语、情绪和行为,不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小学生学习《弟子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做开始,学一点就做一点,并且反复做。比如,“父母呼,应勿缓”这句,强调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礼貌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这个好的行为习惯就能逐渐养成。再比如,在茶文化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练习煮水、取茶、醒茶、过滤、倒茶等动作中,养成愛整洁、恭敬、雅致的行为习惯。
当前时代是一个强调和注重原创力的时代。楼宇烈先生说:“只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是原创的。”他还说,“没有传统,哪来的原创?”可见,我国要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未来一代,绝不可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以为己”蕴含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修习方法,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