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余年来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述评

2019-09-10王等等徐瑛瑛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述评普通高中

王等等 徐瑛瑛

摘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高中生生涯意识,提高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有效途径。十余年来,我国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目标与任务、实施路径、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国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与启示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呈现出核心概念的内涵不够清晰、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具体、研究主体结构不够均衡、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今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核心概念内涵的厘清、研究内容全面化、研究主体均衡化、加强理论研究。

关键词: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9)02-0012-04

一、十余年来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概述

目前,我国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在核心概念的使用上并未达成共识,使用较多的有“生涯规划教育”“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因此,笔者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以“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和关键词,使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剔除重复文献,共得到相关文献314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47篇,硕士学位论文63篇,博士学位论文4篇。对所得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后,笔者发现我国有关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自2005年起整体呈上升趋势。此项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在近十余年的时间里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200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召开的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发布的《大会公报和关于提高所有青年教育质量优先行动事项的建议》中提出“基础教育是基本权利,也是公共福利,应当满足所有青年的需要,确保他们充分施展个人才华”,为此“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除了使学生学会读、写、算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学会实践,让学生增强寻求就业机会的能力和意识”。在此背景下,自2005年起有关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逐渐开始兴起,但进展较为缓慢。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大多集中在探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等问题上。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这一表述已初具生涯规划教育的含义,因此引发了学界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第一次热潮,2010-2015年研究成果增加幅度较大。这一阶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对国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上。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同年12月,教育部随即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高考改革的一系列措施。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三加三”模式,即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学生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课程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一改变增加了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权,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但同时,这一变化也给高中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要客观和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学会规划。《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迎来了第二次热潮,2015-2018年上半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加,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和课程开发等方面。

二、十余年来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发现,对生涯规划内涵的理解大致有以下两种取向:(1)从职业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涯规划就是职业生涯规划。(2)从人的生命和整个人生过程出发,认为生涯规划包括人的职业选择、生活等方方面面。对“生涯规划”的不同理解就会形成对“生涯规划教育”内涵的不同界定。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涯规划教育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系统的教育构想,通过生涯认识与体验、生涯设计与行动、生涯进程与修正等内容及其实施,培养学生的生涯发展能力,使之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二是生涯规划教育指学校或其他组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各职业、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职业决策,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初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解大都从学生出发,旨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最终使学生获得成长与发展,能更好地进行职业决策或更好地指导生活。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代表性的观点由以下几位学者提出:

刘静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教给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知识、技能与态度,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以及适应职业变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与重要品格。王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不断地在生涯学习中发展生涯认知、提高生涯管理能力,认识到国家发展对于他们的要求,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发展机会。张越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为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目标、促进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自我意识的成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等。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的认识大致相同,侧重于培养高中生初步选择、规划与决策的能力以及引导高中生树立终身发展的意识。

(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以刘静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高中要在做好生涯规划教育实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构建以各学科课程实施为主体、以生涯导向课程和生涯发展指导制度为两翼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最终使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融于”课程目标之中,生涯规划课程“融于”整个学校课程之中。部分学者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立足核心素养,做好顶层设计。其中以田丽为代表,她认为我们应建构起“一主三辅二维”的立体式生涯規划教育操作体系,即以生涯规划教育专业课为主体,以实践体验活动、学科课程、主题班会课为辅助,统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需求;建立教育行政层面、教研层面、学校层面“三层”相互贯通,省、市(地)、县(区)、校四级联动,互为补充、相互协调的生涯规划教育组织管理体系。以朱仲敏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更多关注实践与个体辅导,同时注重生涯测评。此外,王爱芬还提到,高中要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行为,构建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导向的新的课程制度,同时要重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者在有关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中,一致的观点有:高中应开设有关生涯教育的课程并与学校其他课程相融合;要转变学校办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生涯规划教育意识,组建专业的生涯辅导团队;应开发多种教育途径,组织各种有关生涯规划教育的活动;要关注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个体差异性,合理开展测评,提供个别辅导。

(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理论研究成果相对丰富的同时,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实践探索来验证已有理论、提高认识水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如,徐向东总结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实践探索:高一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尽快适应生活,以每周一节课、一个主题的方式开展;高二阶段旨在锻炼学生沟通、判断、创新、领导的能力,以生涯选修课、专题系列活动等方式开展;高三阶段培养学生进行生涯探索和抉择的初步能力,能够较为理性地填报高考志愿,以讲座、沙龙、个别辅导等方式开展。冯冬怡介绍了杭州第十四中学开展的生涯规划教育探索:在目标设立方面,高一年级进行“励志”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高二年级进行“砺志”教育,指导学生完善自我;高三年级进行“立志”教育,助力学生实现自我。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建立以生涯规划教育通识课程、创新活动体验类生涯课程、多样化选修课程为主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谢文婷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其基本模式为:在学期初建立生涯探索小组;老师布置职业探索任务,学生课前自主进行相关职业信息的搜集;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开展集体互动探究、反馈评价。

(五)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学者在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实践层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李荣通过研究发现,学校、教师、家长层面对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不够,极少实施指导。刘敬云认为目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教育内容落实不到位,体现在将内容片面化地缩减为升学指导,缺乏阶段性的划分;教育途径单一,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姜子豪认为我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在目前的实施中存在观念功利化、地位边缘化、内容狭窄化等问题。总体来看,已有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大致有意识、制度、管理、实施等方面。在意识方面,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生涯意识都比较淡薄;在制度方面,学校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和体系;在管理方面,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生涯规划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没有相应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在实施方面,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落实不到位,途径单一,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同时,研究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1)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提供政策保障。(2)学校要提高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明确教育目标与内容。(3)学校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相关制度的完善。(4)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开发实践活动课程,促进生涯规划教育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

(六)国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有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国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杨婧探索了美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发现美国从上到下形成了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网络。在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不仅设有正规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还开设了一些相关的学术课程。在实施方面,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模拟演练、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谷峪和崔玉洁通过分析日本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发现其特点有:相关各方的支持与配合度高,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和指导,各教育研究机构的不懈努力;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连贯性;重视学生劳动观和职业观的培养;重视各种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韩晓玥也通过梳理日本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提出,我国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上要把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作为重要的关注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选择能力,设置与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课程,创新课程内容,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间的紧密合作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在对国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进行分析与研究时,重点关注了与生涯规划教育有关的教育政策、支持体系,生涯规划教育学校的实施状况以及学校建构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进而总结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方面。

三、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十余年来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反思

1.核心概念的内涵不够清晰

目前,我国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呈现出的最大问题是核心概念的内涵不够清晰。由于对“生涯规划”的理解不同,导致该领域的研究出现核心概念使用混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内涵的研究相对不足,这不利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2.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具体

虽然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近几年内大量涌现,研究内容也相当丰富,但大都停留在宏观的教育层面和中观的课程层面,而对微观的教学层面的研究较少,对具体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没有给予较多关注。同时,研究内容在对国际经验的学习上存在滞后现象,视野不够开阔,不能及时把握国际上有关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最新动态,这不利于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展开深入研究。

3.研究主体结构不够均衡

在该领域的研究中,研究主体主要有高中教学工作者、高校教学工作者、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核心力量是高中、高校教学工作者,相比较而言,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其他人员对该领域所做贡献较少,未发挥重要作用,存在研究主体结构不均衡的问题。这导致对该领域问题的研究不能从多视角、多层面展开,各主体之间不能很好地协同研究,部分理论研究缺少实践探索,部分实践研究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4.研究缺少理论支撑

目前,我国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在理论基础方面略有欠缺。一部分研究忽略了理论基础,直接从具体的问题开始人手,如探索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等。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撑就很难衡量一些学者提出的实施路径是否科学合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理论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明确其内涵、目标等。

(二)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展望

1.厘清核心概念的内涵,加强对核心问题的研究

研究者对核心概念内涵认识的不清楚,会导致相关研究呈现出核心概念使用混乱的情况,从而使得对核心问题的研究也会模糊不清,影响研究的开展。因此,未来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对核心概念内涵的界定,同时也要加强对核心问题的研究,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具体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

2.研究内容更加全面化

首先,研究者要重视对核心概念内涵的研究;其次,研究者要拓展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在微观教学层面的研究,通过发现问题来检验相关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普适性。最后,研究者要及时关注国际动态,了解国际上该领域内新的研究成果,这有利于分析和借鉴先进的理念与经验。

3.实现研究主体的均衡化

要想对一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研究主体的均衡化是必要的。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中,由于教育研究机构这一主体的参与较少,导致了研究主体的失衡。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注重发挥高校教师、高中教师以外的研究群体力量,尤其要突出教育研究机构和其他一些机构的重要作用,促进研究主体的均衡化。

4.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研究质量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第一位的,但是认识对实践具有的反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以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研究,进而提升研究成果质量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述评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