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嘉莹“弱德之美”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界定

2019-09-10彭博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叶嘉莹内涵

摘  要:叶嘉莹以自己的诗词道路在教学、创作等多方面向我们揭示了“弱德之美”不仅是中国古典词学理论的创造性结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古代词人在面对外界政治、伦理等压力之下,所采取的幽约委婉的处事方式。“弱德之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叶嘉莹总结出的词学审美特质,更是代表一种“弱”之福德和操守,一种民族文化的深层精神和所彰显的人格魅力。

關键词:叶嘉莹;弱德之美;内涵

叶嘉莹作为在中国古典诗词领域卓有成就的诗词大家,以其教学教研成果为基础,近年出版了一系列古诗词研究著作,引起了学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叶嘉莹凭借自己深厚的古文功底,结合中西文化、哲学、美学与文学理论,贯穿中西,博古通今,以独到的才情与智慧在中国古典诗词领域提出了自己许多开创性的理论与见解,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说现在国内对于叶嘉莹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对叶嘉莹的研究从其1979年回国后才开始,所以成果并不多,特别是叶嘉莹近来才提出的“弱德之美”的词学理论,关于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则更少。

叶嘉莹“弱德之美”的词学理论提出至今己近三十年,但是这个理论目前仍旧囿于叶嘉莹自己的词学评赏体系中,学界对她新近提及的这一词学理论研究较少。再加上,叶嘉莹自身对这一理论也只是在论述部分词作及词人品性时稍有提及,而并没有专门的整篇文章对其来龙去脉、具体内涵界定及适用范围进行专门的学术论说。这就使得其“弱德之美”的词学理论没有在中国词学历史的演进中占据突出位置。

笔者经过整理发现,对于叶嘉莹“弱德之美”的研究不仅少之又少,而且即便有所提及,也是借用其理论作为立论依据,而去详论其他的词人词作,如余柱青的《王士祯词的“弱德之美”与清初的雅正词风》、许小燕的《“弱德之美”在纳兰词中的体现》、赵雅娟的《“弱德之美”——秦观词的文化意义探究》等。

所以,本文希望能够从概念上对这一理论进行详细梳理和论述。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及词学爱好者对其“弱德之美”词学理论的关注,并在今后的词学研究中能够有所收益。

一、叶嘉莹“弱德之美”概念的提出

叶嘉莹第一次正式提出“弱德之美”的词学概念是在1993年,叶嘉莹在朱彝尊的爱情词《静志居琴趣》中发现了“弱德之美”的词学审美特质。

朱彝尊出生于明清两代改朝换代动荡不安之际,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朱彝尊自小家境贫困,17岁的时候也是因为家贫而不得不入赘冯家。朱彝尊在婚后从事家庭教师的工作,收入微薄,因为难以养家糊口而在妻家倍受歧视和嫌弃,只有妻妹冯寿常不仅不嫌弃他,还非常理解欣赏他,两人经常一起吟诗作画,久而久之,朱彝尊发现自己对年幼的妻妹冯寿常产生了一种微妙而痛苦的爱情。朱彝尊对妻妹的感情纯洁而浓烈,但是因为有悖于伦理道德,所以只能默默地压制在心里,从来不敢逾越礼教规矩。朱彝尊将这种不能向外人显露言说的真挚爱情全部记录在自己的词作《静志居琴趣》里,词作的主人公全部围绕其妻妹冯寿常而作,写得真切动人、缠绵悱恻。虽然在伦理行为上面临强大的封建礼教及家族的压力,但是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爱情却通过艺术化的词作的形式,经过提纯和升华,得到一种具有丰富美感和言外之意的体现。如朱彝尊非常有名的《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1]

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朱彝尊一家也像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不得不经常四处逃难。这首词描写的就是坐船逃难途中朱彝尊和冯寿常的心理情感状态。短短几句词,初看似乎就是简单的景物描写,但是背后其实交杂着词人十分复杂矛盾的心理。初读这首词时,我们会觉得它讲述的就是两个人或几个人共乘一船,秋雨引起内心孤独的寒意这样一种凄凉冷落的心境。但其实,如果我们把这种“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的场景和心境投射向我们每个人,我们就会生发出一种宇宙大孤独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在同一片天地,同一个房子,这是实写的;我们还可以将其虚化,延伸至我们的朋友圈,我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领域,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个人虽然也都是“共眠一舸”,但实际上也是“各自寒”。将个体的孤独上升至宇宙人生共通的孤独,由个体的命运处境上升至人类共同的命运处境,这种表面看来简单的情事叙写,实则能够引发广大读者以丰富的感受和联想,这也正是朱彝尊词的独特之处。

叶嘉莹提出“弱德之美”的词学理论除了探讨词本身的美感特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其发现了词作内容中所隐含的“难言之隐”,这种难言之隐外在是处于一种来自政治道德伦理各方面的强势压力之下,而内在则表现得具有一种幽微隐曲、富含言外之意的美感。在这个层面来看待朱彝尊的爱情词,我们会发现叶嘉莹“弱德之美”的词学理论才更加具有普遍性。“这种美德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2]朱彝尊的爱情词恰到精准地体现了这一隐曲难言之特质。

除了朱彝尊的爱情词之外,叶嘉莹还在《荔尾词存》的序言部分,对“弱德之美”有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述。由此可知,虽然词人外在的形态呈现是弱德,但只是一种强势外压之下的隐曲隐忍,这和实际生活中的弱者并不一样,叶嘉莹进一步强调弱者之德:“弱德之美不是弱者之美,弱者并不值得赞美。‘弱德是贤人君子处在强大外势压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这种品德自有它独特的美。”[3]所以,弱德之所以能够成就为一种美感特质还在于其是有所持守与有所完成的。

所以,不论是贤人君子还是每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种种难以言说的压力和挫折,我们选择隐忍并不是一味地示弱妥协,而是为了让事态保持在平和状态进而转化成一种有利于自身抒发和发展的态势。人生苦短,压力无处不在,这就形成了词作为一种自由抒情文学样式所具备的“弱德之美”的独特审美特质。

综上所述,“弱德之美”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词作主体面临着外在的巨大压力,且在这种压力之下采取一种隐忍收敛、幽曲委婉的姿态;其次,则是在这样一种外界压力造成的柔弱姿态下,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意志,面对强大的外界压力,内心仍然有所持守,不被万千世界所迷惑,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志意,这就是一种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因而成就的就是一种“弱德之美”。

除了对朱彝尊的爱情词深入地分析之外,叶嘉莹还在分析众多词人词作后,认为不论是朱彝尊,还是苏轼、辛弃疾等,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及词作的内容都不一样,但是在外在压力之下表达的幽微婉曲之音却是一样的,所以,叶嘉莹将其共有的美感属性归纳为“弱德之美”。

除此以外,叶嘉莹还将此“弱德之美”的词学理论推广至其他艺术门类,从中找到“弱德之美”的理论适用性。叶嘉莹认为元代山水画家如恽南田、倪瓒等,他们的山水画都清丽淡远、不落俗套,给人无穷的趣味和遐想。叶嘉莹总结其时代及生平经历发现,这些元代山水画家,生活在改朝换代、异族为王的动乱时代,由于他们大多都不愿意为新主效力,所以大多怀才不遇,他们宁可保持自己的高洁傲岸的人格,也不愿放弃自己的家国和理想。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文人们不得不借助山水画的隐约意境表达内心的苦闷幽思,使其在一种不能言说的难言之隐中呈现出富于言外之意的美感。这正如民国词学家陈洵在论述朱彝尊擅长的折笔时,认为其妙处就在于一折便深。《南田画跋》中对绘画艺术的描述也是:“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绘画如此,更何况更富于深微幽隐的词作,所以,“弱德之美”在艺术美感上其实是相通的。

二、“弱德之美”的内涵界定

从以上我们关于“弱德之美”的論述中,大致可以将对于“弱德之美”的理解分为三个层面:弱德之“弱”,弱德之“德”、弱德之“美”。

首先,弱德之“弱”。我们在前面分析过词体的文体形式及内容承载,词体的要眇宜修、参差错落使其更容易传达出幽约缠绵的“弱”的特点。而且,词自诞生之初就是用于歌筳酒席、供歌儿舞女演唱的歌词,就像《花间集序》中描写的那样:“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4]欧阳炯从词的语言文化环境考察词体的美感特征,虽然花间词的创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但是为了迎合词体用于歌女演唱的需求和性质,所以男子模仿女性的情思心理而写作闺音,自然就会呈现出一种柔弱的、女性化的气质。所以,词体在形式与内容上呈现出一种“弱”的形态。除此之外,词体的阴柔特质也适合于词人抒发自己的幽隐婉曲的情思与志向,这从词人来看,就是一种处于外界政治伦理道德等的强大压力下,所采取的一种幽约婉曲的姿态,这种姿态也是一种“弱”的体现[5]。

其次,弱德之“德”。这里的“德”主要是指向于词作内涵及词人本身所寄托的情怀志意。在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流的正统的文化中,所有的文人、有志之士,他们共同的理想都是能够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希望能够为国家社稷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看早期的《离骚》《诗经》,其实多少都蕴藏着一种内敛含蓄的幽约情感,这些情感来源于外界强大的压力,在压力之下文人们便通过文字的形式委婉含蓄地将其内心深处的哀怨幽思抒泄出来。而词因其文体形式,更适宜于表达类似的幽约委婉的情感,所以,张惠言在《词选》中说:“意内言外谓之词,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回要眇,以喻其致。”[6]这就是词体中承载的弱德之“德”,这种“德”强调的就是文人才士对于自我品格和理想的持守与坚定,对于自我实现、自我完成的内在要求与使命。所以,从原本意义及内容深义上看,“弱德之美”体现的是一种以隐忍不屈、幽约委婉为主要人格特质的精神魅力。纵观中国古代社会,我们会发现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制与强权下,文人才士普遍具有一种婉曲中的坚守,这是一种渗入精神气质的生命之美,是一种超越艰难困境的人格之美。

根据以上对于弱德之“弱”和弱德之“德”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词体的“弱”主要是就词体特征及词人处境而言的;词体之“德”是从词体内容及词人人格而言的。而弱德之“美”结合二者所形成的一种词学的美感特质,既具备词体上幽约婉曲之“弱”,又能承载儒家隐忍不屈、自我完成之“德”,是符合词体特质及中国文化传统的词体品评标准的。根据叶嘉莹“弱德之美”的词学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词学上片面划分的豪放词与婉约词,从其内容深处而言,只要是内容富于深沉感慨,而又通过幽约婉曲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成就了一种美好的词学特质的词作,都可以说是具备了“弱德之美”的词学品质。

三、结语

“弱德之美”不仅是叶嘉莹自身经历与创作的经验总结,更是在大量词作批评及教学研究实践中得出的系统、全面、成熟的词学理论,被称为是继王国维之后在词学理论上的第二次开拓。叶嘉莹以自己的诗词道路在教学、创作等多方面向我们揭示了“弱德之美”不仅是中国古典词学理论的创造性结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古代词人在面对外界政治、伦理等压力之下,所采取的幽约委婉的处事方式,在婉曲中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在一种“弱”的姿态中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地完成自身。从这个层面来看,“弱德之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叶嘉莹总结出的词学审美特质,更是代表一种“弱”之福德和操守,一种民族文化的深层精神和所彰显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朱彝尊.屈兴国,袁杰来,点校.朱彝尊词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31.

[2]叶嘉莹.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之美学特质[J].中外文学,1995(8):102-127.

[3]叶嘉莹.神龙见首不见尾——谈《史记·伯夷列传》的章法与词之若隐若见得美感特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2-53.

[4]赵崇祚.李一氓,校.花间集校[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

[5]王颖.叶嘉莹女性词学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6]施蛰存,主编.词籍序跋萃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795.

作者简介:彭博,硕士,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人文与艺术中心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哲学美学。

猜你喜欢

叶嘉莹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诗词留香的“传薪者”
叶嘉莹:她站在那里 就是一个贵族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