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莫扎特《bB大调钢琴奏鸣曲》KV333第一乐章

2019-09-10金忆灵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创作特征结构分析莫扎特

摘  要: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伟大的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在他创作的器乐作品中,《钢琴奏鸣曲》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作品的创作不仅推动了奏鸣曲的发展,也影响了莫扎特其他器乐作品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萨尔茨堡和慕尼黑时期,作曲家共创作了六首钢琴奏鸣曲,即KV279-KV284;在创作中期,莫扎特共创作了七首钢琴奏鸣曲,其中KV309与KV310创作于德国,KV330-KV333创作于巴黎;最后五首则创作于晚期。《bB大调钢琴奏鸣曲》KV333是莫扎特倍受听众喜爱的作品之一,该作品生动活泼,绚丽多彩,具有成熟奏鸣曲的特点。

关键词:莫扎特;bB大调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结构分析

一、 创作背景

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被视为古典风格成熟的典范。这位5岁就展现了作曲天赋的“音乐神童”在音乐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典风格在他的带领下渐渐发展直至成熟:他进一步完善了钢琴协奏曲这一题材;发展了意大利歌剧;推动了古典奏鸣曲套曲的发展,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3个乐章的奏鸣曲套曲形式,并发展了奏鸣曲的对比并置与戏剧性的张力,对之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位音乐巨匠在他短暂的35年的人生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600多首作品,创作领域涉及广泛,有歌剧、协奏曲、交响乐、室内乐、奏鸣曲、艺术歌曲、嬉游曲等,代表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交响曲》《协奏曲》《钢琴奏鸣曲》等。

众所周知,莫扎特为歌剧创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于器乐创作来说也不例外。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达到的成就,离不开他在钢琴上所做出的大量试验,他的19首《钢琴奏鸣曲》在器乐创作的过程中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所进行的各样试验奠定了莫扎特在室内乐作品、钢琴与乐队协奏曲上的成就。由此可见,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在他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显而易见,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过程中,莫扎特在作曲技法、结构运用、和声进行上推动了奏鸣曲式的发展,使之更为成熟。

《bB大调奏鸣曲》KV333在1778年末创作于巴黎,该作品在作曲技法、结构运用与和声进行上较为成熟,是莫扎特创作中期的作品。相比于莫扎特早期的钢琴作品,《bB大调奏鸣曲》KV333具有更完整成熟的连接部和结束部,展开部更具有展开特点,奏鸣曲式的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更为明确,结构比例更为平衡,音乐篇幅更为壮大。该作品体现了莫扎特钢琴作品创作中期的作品特征,表示莫扎特的创作进入了更为成熟的阶段。

二、《bB大调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

《b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生动精灵绚丽多彩,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是莫扎特的代表作品之一。第一乐章结构如表1所示。

(一) 呈示部特征

1.呈示部主题特征

《b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的第一乐章主部是一个4+6的非对称乐段,内部结构可细分为(2+2)+(2+4)形式。

主部主题由流动性音阶式下行开始,旋律进行平稳,以级进和四度以内跳进为主,伴奏织体多为流动性的八分音符分解和弦。根据音乐表情来看,主部主题的演奏方式以连奏为主,可以说明主部主题具有优雅柔美的性格特点。

2.连接部特征

连接部从11小节开始,直至22小节结束。连接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转调阶段和属准备阶段。连接部的转调阶段为11-14小节,由主部主题的材料引入,在12小节处转到bB大调的属调F大调,完成了向副部调性的过渡。在转调阶段的4小节中,左手伴奏织体与主部主题伴奏织体相一致,这一阶段被视为主部补充。连接部的属准备阶段为15-22小节。C音为属持续音,始终贯穿这8小节,为副部做准备。

在这首奏鸣曲的连接部中,主要是发展主部主题中的下行音阶式乐节a和主部主题中出现的两种切分节奏型b和c(如谱例1、谱例2、谱例3)。

以上所涉及到的a、b、c三种乐节因素也出现在副部主题中,可以被视为该乐章的核心,表明了莫扎特在创作过程中也考虑了核心材料的运用,使作品的各个部分具有紧密的关系。另外,连接部旋律中的十六分音符的音型也预示了副部的材料,为连接部的到来做准备。

3.副部特征

副部主题从23小节开始,于38小节结束,是一个平行复乐段。内部可划分为两个8小节的乐段,由于两个乐段的第一乐句极为相似,为ab+ac结构,所以副部结构为平行乐段,且各乐段内部均为4+4方整结构。

(1)主副部之间主题材料的对比:

与主部主题的流动性特点不同,副部主题由一个柱式和弦开始,之后跟随着音阶式下行因素a。在副部旋律的进行中,主部主题的切分节奏型b与c也随后出现,但不同的是在副部主题中,24、25小节的切分节奏型以大跳的形式出现。副部的伴奏音型摒弃了主部的八分音符分解和弦的形式,多以四分音符音程和单音为主。相较于主部主题的音乐表情,副部主题的音乐表情更为丰富,有更多的跳音、连跳等表情。所以相对于主部,副部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

(2)主副部之间的联系:

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具有对比的同时,也具有统一性。副部23小节处有六度音阶式下行因素,这一材料来自于主部主题的开始片段(如谱例4)。

副部主题第24整一小节的切分节奏型b来自于主部主题的第1小节(如谱例5)。

副部主题第25小节的切分节奏型c来自于主部主题第5小节(如谱例6)。

所以,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所运用的核心材料相似,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使作品在具有对比的同时又具有统一性。

4.结束部特征

结束部从39小节开始到62小节结束,长达24小节,表现为一系列补充强调了副调的主导地位,保留了副部的性格特點。结束部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39-50小节,可视为副部的扩展,为4+4+4结构。第二部分为50-62小节,对前面连接部和副部之间出现过的材料在副调内再肯定、再引述。例如结束部50小节处的十六分音符锯齿形材料是对连接部12小节旋律声部的十六分音符锯齿形材料的再引述(如谱例7)。

结束部12小节伴奏织体的半音级进下行是对副部主题34小节旋律声部的伴音下行材料的再肯定(如譜例7)。

(二)展开部特征

展开部从63小节开始,93小节结束,共有31小节,分为引入、展开、导出三个阶段。引入阶段(63-71小节)以主部主题材料核心在副调上进行发展;展开部的展开阶段(71-86小节)则在主调的下属调性上展开,材料以连接部和结束部中常出现的流动性的十六分音符音阶式的快速上下行、连切节奏型为主,并且在调性上表现更为多变和不稳定,使得展开阶段具有更高的紧张度,极大地增强了乐曲的戏剧性发展;导出阶段(87-93小节)主要以小型结构的模进和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性材料为主,在主调属功能的进行中增进音乐的不稳定性,增加乐曲的解决倾向,为主部的再现做准备。

(三)再现部特征

再现部为94-165小节,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均回调原调再现,规模比呈示部略有扩大,其中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规模不变,而连接部与结束部的规模略有扩充。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音乐天才莫扎特的音乐不仅旋律具有歌唱性,也具有紧密的逻辑结构,他的音乐体现着核心材料的发展。KV333体现出了莫扎特器乐作品中的歌剧特点,奏鸣曲式戏剧性的矛盾也体现在这一作品中——主部主题音阶下行的流动性特点赋予主部主题轻快、活泼甜美的音乐性格;而副部主题的柱式和弦与跳音下行进行的音乐素材具有庄严、严肃的性格特点,主题与副题两种不同的音乐性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奏鸣曲富有戏剧性。在音乐结构上,《bB大调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体现出了莫扎特成熟时期作品结构的平衡性,即作品的展开部更具有展开特点,比早期作品更为长大,连接部与结束部更为完整和成熟,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比例更为平衡,这是奏鸣曲式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在创作技法上,该作品展开部调性变换所呈现的音乐张力以及作曲家对核心材料的运用都代表着奏鸣曲式的成熟。综上所述,《bB大调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体现了莫扎特中后期音乐创作中发展成熟、具有典型特征的奏鸣曲式特点。

参考文献:

[1]杨儒怀.音乐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赵晓生.钢琴经典音乐导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3]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莫扎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金忆灵,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创作特征结构分析莫扎特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西方音乐的魅力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疲劳分析在核电站核承压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