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2019-09-10吴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吴萍

[摘要]目的:研究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納入10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儿均在我院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自愿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参与此次研究,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以随机数字抽签作为分组方法,以选择的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将患者按照人数1:1的比例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以口服西药的形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以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对照组中,42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价为显效和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中,49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价为显效和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8.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治愈时间分别为(2124-0.35)d、(3.01±1.02)d、(3.25±0.58)d、(3.12±1.24)d、(4.16±1.27)d,较对照组患儿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来说,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6-0101-02

手足口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一个家庭的幸福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需要提高对此疾病的重视度,也要致力于对治疗效果提高的研究。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在临床上常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其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仍需展开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纳入100例患儿,研究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10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儿均在我院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自愿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参与此次研究,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以随机数字抽签作为分组方法,以选择的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将患者按照人数1:1的比例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内男女比例=24:26,年龄区间为1~8岁,平均年龄范围值为(4.81±1.09)岁;观察组内男女比例=25:25,年龄区间为1~9岁,平均年龄范围值为(5.07±1.14)岁。此次研究是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此次研究在开展前,已通知患儿合法监护人,并取得了他们的同意,其外,本次研究在对患儿进行分组时,除了以随机数字作为分组方法,将治疗方法的选择作为分组依据之外,还利用SPSS21.0统计学系统,确保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的无差异性。

1.2方法常规治疗:双料喉风散敷于患儿手、足、臀部,吹敷于口腔。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口服西药的形式进行治疗,给予患儿予利巴韦林,15mg/kg/d,分3次给药。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选取甘草2g,蝉蜕、桔梗各6g,金银花、连翘、薄荷、板蓝根、大青叶、黄芩、牛蒡子各8g,滑石、生石膏各12g;体温过高、疱疹密集的患儿,加紫草、赤芍药、牡丹皮各10g,白茅根12g;100mL为1剂,根据患儿体质量选择灌肠剂量,患儿排便后,取合适容量的注射管,润滑后推入肛门4cm,缓缓注入药液。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包括显效(疱疹、溃疡均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疱疹、溃疡、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三个标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治愈时间五个指标。

1.4统计学处理结合1.3中观察的项目,将有关资料分为两类,即计量资料(百分率表示)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采取对应的卡方和T值检验,最终得到P值,统计学有意义标准为P<0.05。反之则差异不明显,无意义。

2结果

2.1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中,42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价为显效和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中,49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价为显效和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8.0%,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治愈时间分别为(2.12±0.35)d、(3.01±1.02)d、(3.25±0.58)d、(3.12±1.24)d、(4.16±1.27)d,较对照组患儿相比显著更低(P<0.05)。详见表2。

3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因肠道受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有着较强的传播性,在年龄5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厌食、口痛、低热等,同时患儿手、足、口等部位会出现疱疹、溃疡的症状,临床研究显示,患上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儿童在感染的7d内会自愈,但是少部分患儿会引发肺水肿、脑膜炎、心肌炎等症状,部分患儿还会因为病情的过快发展而死亡。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所在。

本次研究纳入100例患儿,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来说,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不仅可改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因此,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早期的小儿手足口病效果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小儿手足口病继发脑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