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方式创新

2019-09-10罗倩

成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新课标创新

罗倩

摘要:古诗词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在当今大力弘扬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社会中,诗词教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本文针对古诗词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探讨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方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课标;创新

我国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古典文化,其中,古诗词便是一个重要代表,展现了古人的惊人智慧,其中的哲理、意境也发人深省。纵观如今的小学生,他们与古诗词的距离渐行渐远,课堂上,孩子们对诗词学习不感兴趣,课后,也很少主动涉猎古诗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爱上古典、优美的古诗词。

1 古诗词的教学价值

古诗词具有清远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语言、丰富的哲理,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瑰宝,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表现出古人的人情哲理与社会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抓好古诗词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提升他们的文字与语言水平,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哲理美”、“意境美”以及“音律美”,对于学生审美功能的锻炼、审美视野的拓展、审美标准的树立均有积极意义。而古诗词内容简短,有足够的二次创作空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构建,继而提升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

2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方式创新策略

2.1 以趣着手,提升学习欲望

一直以来,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一个最大问题便是其兴趣不强,要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那么必须要“以趣着手”。一方面,设置好导语,导语是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一把利刃,在古诗词教学前,可以通过导语来介绍古诗词背景以及相关知识,为学生创设氛围与情景,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如,在《游子吟》中,即可在导语部分为学生创设情境:在遥远的古代,有一名名叫孟郊的学子即将离开家乡,在临行前,他年迈的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为他缝制新衣……;另一方面,情境在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作用也不言而喻,在古诗词课堂中,通过亲切、生动的语言来为学生描述诗词中的事件、人物与场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场景,迸发出思维火花,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此外,在诗歌教学中,还可应用画的元素来增加诗歌韵味,引导孩子们依照诗词内容来作画,画画不需要有形式限制,素描、水彩、国画、蜡笔画均可,只要符合诗词意境。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描述心中的诗歌,画出诗歌中的意境。

2.2 深度互动,激发情感共鸣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是其中的主体,教师则是辅助者的角色,不能硬性要求、强制灌输,而是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可以点滴探究,个体能力有限,群体能力是无线的,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做到群策群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成果分享的方式来学习,激发无限智慧,解决困扰古诗词的教学难题,形成学生共学的局面。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独立个体,其审美感悟、知识储备、分析理解、形象思维等能力各有差异,将大家的力量集合起来,由教师来从旁协助、点拨,让小组合作变得更加流畅,营造出了开放、自由的氛围,自然也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

2.3 开展诵读,品读诗歌诗意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古诗词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诵读活动中,学生可以品读古诗词的韵味,从深层次了解诗词内容,将“眼”、 “耳”、 “心”、 “扣”调动起来,从而大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诵读环节,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重视范读,为孩子们提供模仿依据,并引导学生读准、读精。

一来读准: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古诗词的诵读难度较高,其中有大量的生字,如“千里黄云白日曛”中的“曛”、“煮豆燃豆萁”中的“萁”,这些汉字生僻,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读准,不能遗漏,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的字词障碍关。

二来明确诗意:借助诵读环节,学生可以了解诗词内容,理解诗词含义,特别是针对其中的特殊用法和句式,要为学生反复讲解,相较于白话文,古诗词在字词的含义上,也有显著差别。如“乡音未改鬓毛衰”中的“衰”、 “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 “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对于这类字词,要通过重点讲解、查阅资料、共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明确內容。

三来读出韵律:诵读既要读懂字句,也要让学生可以从中产生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学会品鉴诗词中的喜、怒、哀、乐,将诗中的无形情感转化为有形声音。因此,在诵读指导时,要关注其中的重音,通过合理的停顿和重音应用来准确呈现情感,或是低回婉转、或是悠远舒缓、亦或是轻松愉悦,这都需要合理应用停顿和重音,在诵读平声时,要轻而长,诵读仄声时,要短而重,并把控好节奏的快慢。

3结语

我国古诗词包罗万象,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思想羁旅的乡愁、田园生活的惬意、报效国家的壮志等,是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有效载体,为学生渗透古诗词,能够帮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丰富他们的思想,并具有陶冶情操、涵养道德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提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们,无一不将兴趣放置在主要地位。在古诗词教学中,要以兴趣为抓手,注重培育学生的兴趣,营造出真实的诗词教学情境,开展多元化的合作活动,重视诵读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王传祥.让诗意在课堂萦绕——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8(08).

[2]方明.内容、形式与表达——有梯度的语言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3).

[3]陈亚静.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考[J].中华少年.2019 (15).

[4]陈瑜.让传统古诗词文化在终身学习中留香[J].课外语文.2018(06).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新课标创新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