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期阅读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运用策略探讨
2019-09-10洪惠琼
洪惠琼
摘 要:早期阅读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科学安排早期阅读内容,优化早期阅读方法,能够有效丰富幼儿的阅读积累,优化幼儿的语言表达,引导幼儿的认知发展,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进而让孩子在传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内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幼儿早期阅读的含义出发,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当前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利用早期阅读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早期阅读;创造力;运用策略
引言:早期阅读一般是指0~6岁学前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和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多种认识于一体的综合过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早期阅读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科学的引导,孩子在早期阅读中不仅能够获得阅读积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开拓思维,促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但是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早期阅读的设计效果并不理想,如教师更多的是利用单一的色彩、图像、文字等进行引导,忽视了情境的设计,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更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想象,让孩子的创造力“无用武之地”。针对此,在幼儿园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角度出发,不断优化早期阅读教学策略。
一、调动语言因素,构建想象情境
幼儿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个性活泼好动,对外界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认知水平较低,缺乏逻辑性和自律性,探索与思考过程常常半途而废。基于此,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实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而教师必须要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入手,设计符合其接受能力的阅读内容与阅读方式,吸引孩子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特定的情境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语言是阅读引导的基本工具,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应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利用灵活、生动、丰富的语言为孩子描述一个想象情境,并以此吸引孩子融入情境。例如在《春天在哪里》的阅读设计中,教师将语言作为主要的情境构建工具,为孩子生动地描述春天的特征:春天的雨丝又细又轻,温柔地抚摸着大地,让深埋在土壤中的种子渐渐醒来,打着哈欠的种子伸了伸懒腰就探出了头;尖尖的角,翠绿的色彩,欣喜地看着碧蓝的天空与广阔的大地;小雨依然在下,抚摸着小草的头,让他快快长大……这样的语言描述,将春天编织成了一个生动的童话,而孩子跟着教师的语言不断联想、丰富春天的画面,进而在语言中体会了阅读的乐趣,拓宽了想象的空间。
二、引入游戏方式,营造阅读氛围
游戏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同时也是孩子探索、理解世界的途径。在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游戏,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创造与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在《小乌龟开店》的绘本阅读中,教师先是通过阅读指导,让孩子大致了解故事的情节;然后,设计游戏内容与游戏规则,让孩子在“开商店”的游戏过程中,逐渐融入情节,并体会绘本故事的情感内涵;在游戏中,孩子需要根据需任务的安排,扮演小乌龟、小白兔、长颈鹿等角色,然后进入商店购买东西,看谁能够准确无误地按照清单完成任务,最后,教师与其他小朋友根据绘本中的内容,对游戏中各个角色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阅读的快乐。游戏与阅读的融合虽然能够促进孩子的创造力发展,但是教师也应注意对游戏环节的设计,让孩子能够在游戏规则中自由发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在想象与创造中的需求。
三、注重问题引导,拓展探究空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想象与创造的开始。在幼儿园的早期阅读中,教师应积极引入问题教学方法,让孩子在“十万个为什么”的过程中,理解阅读内容,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探索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花婆婆》的绘本阅读中,教师在引导孩子完成阅读后,向孩子提出了问题:她为什么叫“花婆婆”呢?花婆婆答应了爷爷哪些事情?花婆婆年级大了,她的身体好吗?为什么花婆婆在撒下鲁冰花种子的时候,“她的背部一点也不痛了?在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盛开的山坡上,一群孩子在追逐、嬉戏,他们享受着花带来的清香和快乐,他们捧着鲜花,奔向远方,你猜,小艾丽丝又会怎么做呢……在问题中,孩子重新回到绘本中,纷纷说出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然后,教师又鼓励孩子发挥想象,描述一下什么样的世界才美好?通过自由表达,孩子不仅说出了心声,也将绘本故事与自己建立联系,为探索与创造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
四、做好辅助教学,吸引幼儿关注
幼儿的思维发展有限,其对于抽象、枯燥的阅读内容无法形成理解与认知;同时孩子识字量不足,许多早期阅读绘本无法独立完成,因此,如果教师的指导只是一味地讲解阅读内容,很难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因此,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辅助过程的设计,让孩子能够在符合其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完成阅读。例如在《熊叔叔的生日派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孩子提供了故事的演示过程,让孩子在图画中,了解故事情节,提高自主阅读的兴趣,并调动了其想象与创造,在“熊叔叔的生日派对”之后,勾画出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再如在《大脚丫跳芭蕾》的故事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芭蕾舞视频,让孩子想象一下大脚丫跳芭蕾的难度,从而调动其阅读的兴趣。这样的教学辅助更加有助于孩子综合感官的调动,吸引了孩子关注,让孩子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启发。
五、结束语
总之,早期阅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备环节。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创造力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教育者应该从小抓好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利用早期阅读,为孩子提供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进而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婷.如何在幼儿园早期阅读中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淺谈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223.
[2]张爱芬.3至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7):193-194.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区西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