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群众文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2019-09-10王茂林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意义

王茂林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文艺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从党的文艺路线建设的角度来看,群众文艺工作一直是党中央给予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的一项基本工作。通过对此项工作持续的开展和推进,将提升中华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让社会公众的创造激情以及创新精神得到展示和挥洒的契机,同时,通过对此项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推进,亦能够实现对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正向引导功能,使我国民众的整体素质得到逐步地提升。这是当下以及未来一个时期,群众文艺工作所应当为之付出持续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关键词:群众文艺;和谐社会;意义

引言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使人们所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生活的富足,精神富裕在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群众文艺作为文化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被提上日程不仅是党中央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潮流,还丰富了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是人民所期望又乐于接受的,更重要的是群众文艺的大力发展能使社会各界人士,国家各种企业,以及各种教育机构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人民的心情乃至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与提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对群众文艺的基本要求

发展群总文艺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方针”包含了对我国社会资源、人口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三个重要内容,人作为可持续发展观的中心主体,其思想上的同步是十分重要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组成的基本单位,利用群众文艺,能够促使人民群众树立起科学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民族素质;另一方面,在我国不断加快的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发展群众文艺能够构建出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文明社会与经济社会的齐头并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群众文艺都能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现阶段,在我国的群众文艺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审丑文化”“低俗文化”“封建文化”在现代化传播方式的帮助下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传播,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实际上,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群众文艺具有一定的要求的,最基本的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群众文艺必须要保证群众文艺作品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群众文化作品的灵感应该源于生活实际,不能够是虚无缥缈的无病呻吟,应该是抓住群众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只有这样,所产生的群众文艺才可能是源自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能够让群众在欣赏过程中体味其中的精神或者情操。第二,发展群众文艺必须要确保群众文艺作品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我们秉持着创新的精神,同时也需要我们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在群众文艺作品中,不仅要加入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时代精神,同时还需要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第三,发展群众文艺必须要保证文艺作品对先进文化的表现。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求群众文艺作品能够极力追求精深的思想、精美的制作、精湛的技艺以及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经过时间的推移仍然能够引导人积极向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2发展群众文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1群众文艺为社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

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完成中华民族强国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在拼尽全力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把文化建设束之高阁,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不能无视精神的空虚。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物质生活的提高也催生了人民对于文化需求更好的要求。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过于单一和稀少,早已不能满足人民当今的需要。于是,开展群众文艺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群众文艺活动作为载体使文化社会服务更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这不仅有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建设的热情,还能把国家各族的璀璨文化,各族人民的能力才干充分发挥出来,更能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精英作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而且我们要增加群众文艺活动的专业性与多样性,这要充分引导各层人士的创作积极性和自主性。党和国家就要为人民群众的创作提供一系列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创作环境,尊重创作人员,这样才能加快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

2.2群众文艺是基层人民丰富精神文化的前提

落后或封闭的农村生活中,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人民来说群众文艺是他们一天的劳作中得以放松和休息的最重要的文娱活动,是他们汲取社会娱乐的文化依靠。因此国家为了使农村建设发展赶得上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应加大对农村基础娱乐设施的经济和精力投入,按照农民需求与国家能力建立符合人民意愿,丰富人民生活的文化服务机制,对社会上的文化资源进行大力整合与合理分配,并且督促农村建设领导人对农村文化建设要认真负责不能应付了事,力求让每位公民都能享受到文艺服务带来的精神愉悦,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群众文艺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民族素质

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民族精神與民族素质提高的氛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极大的精神驱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群众文艺表达的是基层人民的审美,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进一步的发展群众文艺,通过将群众文艺所表达出来的勇敢生活、奋力拼搏、惩恶扬善、保家卫国等精神文化的讴歌和传播,利用群众文艺来进一步的影响全社会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以及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益于提升我们民族素质。

结语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精神文化追求方式,这与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息息相关。文艺群众的发展对当今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愉悦人民的精神世界,使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都得到无法描述的满足感,这是人民群众一直以来的愿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黄贵平.群众文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5(03):31.

[2]张超.挖掘历史题材在群众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及时代意义[J].戏剧之家,2015(23):234-234.

(工作单位:四川省资中县文化馆)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意义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