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9-09-10张文丽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种场合一再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作用。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是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善于创造灿烂的历史文化,更善于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对提升个人人文修养、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完善人格与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加强自我教育,成为高素质人才。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以往教育理念影响,教师为了按照规定高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注入课堂教育过程中,按部就班灌输书本知识,使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逐渐降低学习耐性,影响学习积极性,无法与教师形成高效交互,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展示理论知识的平台,而非锻造学生优质品格的教育学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可以有效反应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历史事件、传奇故事、谚语俗言,可以有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有别于书本知识的传统文化中,感受到思想道德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质量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道德价值观教育时,可以为学生讲授华佗医曹操的故事,华佗秉持医生职业道德,不接受旁人怂恿,一心想治好乱世奸雄曹操的头风之疾,然而曹操生性多疑,对华佗开颅治病的方法拒不接受,并将其认定为谋害行为,对华佗进行迫害,至此华佗医者仁心的精神在历史中广为流传,通过这段传统文化的学习,相较于以往仅依靠书本知识进行讲解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认知职业道德,为树立正确价值观奠定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二、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法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理论知识,这些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师填鸭式、满堂灌等机械教学方法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无法体悟思想政治教育深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理论练习实际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得以体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思想政治知识的精神润养。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社会公德”方面的理论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公益一日行”活动,如到敬老院照顾老人,为孤寡老人准备文艺汇演,调剂老人枯燥无味的生活,使老人感受到来自学生们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情,使学生通过实践在感受“社会公德”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同时,感受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文化社会公德精髓,通过传统文化,明确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目标,需要通过社会群体中每一位成员献出自己的温情。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孝道”为主题,对“公益一日行”活动的感悟进行总结,使实践活动可以真正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交融,将“孝道”这一传统文化深植到学生内心深处。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可以客观高效探析学生思想水平与精神道德高度,深入探析存在于学生个性化成长道路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需求,以便展开因材施教传统文化教育精髓,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质量的目的。

通过信息技術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然成为推动社会高效建设的坚实基础,为此教育界也将该技术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教育形式得到丰富,在提高教学综合质量同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教育目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讲,若想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应思考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育的有效方略。例如,教师在进行“爱国情怀”的教育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学生播放不同历史时期,有关爱国情怀的影视资料,如勾践卧薪尝胆、岳飞抵抗金国侵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赖宁舍己救人等,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铸造中华儿女不畏强权、乐于奉献、热爱祖国的风骨,有些学生在观看这些影片时,会默默流下眼泪,这是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道德相互交融的结果。为了使学生得以更好体悟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内在关联,提高课堂师生交互性,激活课堂教育氛围,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质量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抒发观后感,大多数学生会在这些影视资料内,体悟到“爱国”是我国优良传统,它不应仅存在于历史中,应在当今社会继续传承下去,使中国爱国热情生生不息。这时有的学生会认为,在和平年代说爱国未免有些空泛,与实际不符,当教师接收到学生的个性化探讨反馈时,应先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课堂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而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继续探讨“和平年代我国如何爱国”,有的学生会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建设,遵纪守法,实干奋进,爱岗敬业,团结互助等维护国家安定的行为就是爱国,在搞活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参与积极性,感受到传统文化深远影响同时,通过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也有效扭转了学生不当思想认知,达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目的,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沉淀下来的一些优秀思想和品质直到现在仍被推崇和学习,因为它能够指导人们更好的修身养性。因此有效的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不仅能够培养高校学生优良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张文丽,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