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019-09-10杨小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史

杨小军

摘 要:初中学生学好历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能增长见识,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史;明爱国;明做人;明事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司马迁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我国许多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对于学习历史、掌握历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是深有体会。古人说得更好:“学史使人明智。”確实如此。那么,该怎样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真正做一个有头脑,“明智”之人呢?围绕这些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借此来与大家一起商讨。

一、学史可以明爱国

历史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 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挖掘各个环节中有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备课时精心组织,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让学生对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有切身的体会。如中国历史就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量素材。其一,可以利用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享誉世界的陶瓷、丝绸、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等,这些遗产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地人民交口称赞。也可采用列举世界之最的方式证明中国古代的辉煌。其二,教材中还记载了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弥留之际留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紧扣教材,以情动人,就能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其三,历史教材中还有大量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素材。如:关天培、邓世昌以身殉国,戚继光忠心报国,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史可法宁死不屈,谭嗣同舍身变法,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些英雄行为及坚定的信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做老师的,应注意因势利导,充分挖掘这些蕴涵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其四,利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如:列强对华的五大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它可以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念,懂得强国的重要意义。其五,以中国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革命史,让学生记住历史,珍惜今天,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史可以明做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一些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辨证关系,把教学的重点只放在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上,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格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如:在教学中可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等咏志诗句,与秦桧、汪精为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内容进行鲜明的对比,培养学生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荣。现在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可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可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

三、学史可以明事理

现在的学生身上还有一大弱点:判断能力低,思维能力差。而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大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还蕴涵着许多哲理。如:通过对陈独秀、克伦威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掌握一分为二这把钥匙,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大众与领导个人作用等之间的辨证关系,并以此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格;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与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来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总之,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有许多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在此,我还没能也不可能全部讲出来,有的还需今后进一步去挖掘、去发现。但无论是名人还是凡人,学习历史能让人终身受益,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参考文献:

[1]部编版《中国历史》.

猜你喜欢

学史
在“学史”中丰满
袖里掌灯,倚在史书之旁
迎元旦
学史力行的“三力”与“三行”
学史力行做先锋
跟着习近平学党史
新乡市红旗区审计局 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百年大党再出发
知史力行,打开人大履职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