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脉的地铁信息图形设计

2019-09-10罗滔张鹏

中国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广府站点图形

罗滔 张鹏

摘要:本课题对广州、佛山历史与地域文化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结合广州地铁线路和站点信息调研分析,从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等维度探讨地铁信息图形的转译与生成,试图将城市文化、艺术与生活脉络融入地铁信息图形设计中,并通过地铁这一公共空间展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画卷。基于目前很多地铁信息系统设计容易忽略当地历史与文化传承这一特殊属性,本课题的研究可为这一缺失提供可行性参考,不仅可以借此重塑地铁品牌形象,亦可提升城市的文化附加值。

关键词:地铁 广府文化 信息图形 信息可视化

一、地铁信息设计的文化缺失

截至2016年,广州地铁共有10条营运路线,日均客流量预计达777万人次,客流强度居全国第一。作为客流强度全国第一的地铁线,广州地铁连接着城市中最重要的商业综合体、文化区和历史街区,与文脉相结合的地铁信息图形设计可以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文脉风景线,传递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佛山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体系,其涵盖的艺术类型多样,如粤曲、粤剧等,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地铁把城市分散的、极具广府特色的饮食、建筑、民俗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以广州地铁1号线和广佛地铁1号线为代表的沿线是广府文化最集中的区域。例如,广州地铁1号线西朗站至广州东站区间横穿了整个老城区,沿线的光孝寺、六榕寺有千余年的历史,明朝的镇海楼、清朝的陈家祠等保留了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是广府文化的典型代表;广佛地铁1号线沿线既有岭南特色的骑楼和异国情调的欧式建筑群,也有佛山最深厚历史底蕴的地理环境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祖庙、南风古灶等文化景观。

基于以上特色,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佛地铁沿线站点展开调研。问卷调查显示,约有56.5%的外地游客认为完全不能从广佛地铁中了解两地历史文化名城的信息,32%的外地游客从有限的站点了解到相关的城市文化信息。另外,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的方式,呈现出四大问题:设计师对广州、佛山地铁系统形象的认知不足,地铁图形信息系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城市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大量商业广告占据了信息载体;地铁信息图形上缺乏地域文化的体现,缺少与周围城市、建筑、商业及自然景观的融合,譬如,APP移动终端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体,信息界面没有体现出地域特色;还有历史、城市文化的传承功能被地铁运营及决策者漠视,乘客难以通过地铁多方面了解城市文化。

二、寻找信息图形的文化转译

城市文化元素与地铁信息图形的重构与编码,使地铁视觉系统呈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信息图形设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学科交叉性较强的图形设计领域,不同于普通的装饰图形,信息图形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传递信息的功能,在不同媒介冲击的时代,信息与图形结合的方式也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将城市特有的形象与景观通过图形元素重新构建,并成为较容易被大众认知的视觉信息,可以将广府文化通过信息图形设计实现当代通用语言的转换。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用以下三种途径实现这种文化转译。

首先,以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景观为线索,提取以景观、古迹为主的图形符号。以越秀公园站为例,在此站直接提取越秀公园大门外形轮廓,运用直观具象的视觉表现,并结合越秀山自然风景文化意向“粤台秋月”“越秀松涛”“粤秀连峰”等景观的描绘,进行其站点的母信息图设计。同时增强出站口信息的识别功能,对著名的五羊雕像、中山纪念碑等进行系列图形的延展,加深大众的视觉认知。由此在大众心中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越秀公园景观画卷,进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以时间为线索,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迹、建筑作为不同记忆点进行梳理、连接。对广佛地铁每个站点所在位置的周边环境特征、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区域功能特征、站名来源和包含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能够代表站点特色的元素作为文化符号。例如,佛山祖庙堪称城区地标性建筑,主体建筑为传统岭南建筑三间两廊式,山墙为青砖镬耳山墙,屋脊采用独特的佛山灰塑、陶塑工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最后,从风土民俗中提取图形元素,以插画的形式再创作。在地铁信息图形设计中,梳理庞杂的地域文化信息后,采用插画的方式来表达并替代真实的场景,可以充分发挥艺术的可塑性。广府文化诸如风俗习惯、历史遗风、风土人情、民间工艺等,也可以通过插画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佛山“醒狮”文化兴于明朝,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佛山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佛山祖庙醒狮场纪念馆每天举行一次南派舞狮表演,将高超的岭南狮艺展现给游客。通过插画夸张的装饰造型塑造祖庙的醒狮民俗活动,既表现出醒狮的内在神韵和气质,同时能让游客一边乘坐地铁一边了解佛山的醒狮文化。

三、信息图形设计的优化策略

1. 认知地图的逻辑整理

在研究中,针对广佛地铁移动终端进行信息的构架梳理,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认知能力采用相对有效的信息架构,让用户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或解读信息。具体操作共分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对线路认知地图进行信息图形化处理。在色彩上,通过地铁线路色彩层次关系,根据肉眼的色彩反射率来进行色彩层次设计,每个站点均由有微差变化的同类色构成,同時细化不同线路的专属色彩,既继承了整体线路色彩的基因,又便于找出每一站点的差异化特征;在图形上,用二维图形概括周边景观特征;在互动性上,增加了基于H5的互动图标,大众可以清晰地查询站点的具体位置及周边景观。

第二个层级是对站点认知地图辅以爆炸式的空间认知解析。由于广州地铁换乘站点较多,线路处在不同的垂直层级,查询与定位相当困难,因此我们使用爆炸拆解图的方式将不同层级的站台一一呈现,二维矢量图形立体直观且简洁大方。

第三层级,城市认知地图的叙事化表达。许多站点跟城市有着相关联的历史,甚至,站名本身就承载着广府文化的记忆。利用地铁节点讲述城市故事的方式,更容易被公众所接受。因此,信息图中将每个站点信息进行分解,选择站点周边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建筑、遗迹、民俗等信息,进行信息的二维图形化转译。例如,大同路地铁出口附近不单有海鲜酒楼、水产市场,有建于1913年的粤海关大楼,还有美丽的黄沙桥,这里曾是人头涌动的渡轮码头,现在依然有轮船频繁地来往于黄沙码头。在提升方案中,分别用插画的形式结合卡通化的海鲜和酒楼建筑、周边环境等演绎出每个景点的形象。

2. 信息图形化的视觉语义

视觉符号使信息有所依附并得以传达。图像传播相对于语言有两层独特含义:一方面可以从语言表达的意义中提炼视觉表达的内容和符号,从而进行图像化表达;另一方面,语言的表达有其限度,而图形、图表、示意图等视觉语言可以成为其有效的补充,并易于实现。比如,地铁内部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用更加直观的可视化方式代替阅读文字和数字,与地铁相关的信息与记忆都可以被现实的、有关联的图形符号代替,城市文化与地铁信息的关系也可以罗列成清晰的关系图,方便大众理解与记忆。广州地铁1号线黄沙站有五个出口,黄沙站出口资讯标识牌中只有单一的文字信息,地铁中只通过导向标识牌文字很难清晰地了解每个出口的特色景点。在信息的图形化提升中,抽取每个出口所对应的文化因素,用图标的方式将主要景点简洁地概括出来,利用简单易懂的图标使大众快速地获取定位信息。同时将主色调设计成与沙面建筑相符合的黄棕色,透露出一股怀旧复古的气息,也能从中领略到老西关地区的人文情怀。

另外信息图形可以围绕着传播进行。设计者需要感知图形背后的语境,从内在语义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视觉形式与表现手法。因为对地铁站点周边环境及人文元素的研究与分析,对文化元素加以外延和特征提取,通过形与意转换等方式进行图形的再造,可实现地铁导向系统图形、空间界面装饰图案、认知地图图标、移动终端界面等多种信息图形的搭建。

3. 信息图形多元化的媒介呈现

微信、微博、APP终端应用能够缩短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并逐渐成为大众随时关注的信息媒介。信息图形化设计就是媒体融合的一种手段,因此,信息图形的展开也随之呈现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在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中,信息图形一般是借助平面二维画面呈现出来,视觉表现上最终只能呈现单一的固态面貌。数字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形式经由“被动”变为“主动”,大众从接收信息到主动参与信息互动,并进一步参与制作信息。信息图形设计的表现手法也由二维空间过渡到三维演示,甚至正逐步向具有时间维度的四维空间延展。广州1号线长寿路站宝源路、宝华路出口附近,有20世纪初民居式样的詹天佑故居,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粤剧艺术博物馆,有广州市剧场的老字号平安大戏院、粤剧发源地八和会馆,还有西关生活情态和民俗风情文化景观缩影的荔湾博物馆、岭南风格的广东木偶戏广东木偶剧院等,无不展现出浓厚的广府文化。城市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积淀了自己的文化历史、地理风俗,通过地铁网络的信息让大众接收到城市的性格,不仅只是简单地传递理性的文字信息。因此,加入情感化的设计元素整理成信息图解,使用直观形象的信息图解来叙述一座城。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能够快速地代替地铁中繁多的空间说明信息,不仅节省了空间,同时更加便于详细了解具体的内容,既智能又环保。数字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符号进行有针对性的视觉化设计,传达效果上更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借用互动多媒体在终端导向系统中的信息指南标识,将文化信息和导向信息整合在一起,大众不但可以查询线路信息,还可以了解广州丰富的人文历史。通过信息图形分解,以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使地铁信息传达不单纯以传递信息为目的,还富有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能使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感受城市信息。

结语

地铁是连接整个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脉络”,承担着城市中人员流动的重任,利用地铁中的信息图形傳播传统文化就显得格为重要。本课题通过对广州地体、广佛地铁信息梳理、地域文脉图形转化等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从信息的组织架构与视觉传达的角度重新审视地铁信息的构建,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对传统信息图形进行升级、激活承载广府传统文化的中心城区和地铁沿线的文化记忆都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记载文化的虽然是地铁信息图形,但发扬光大的却是附着在风景、建筑、民俗、美食等信息图形设计中的精神内涵。

(罗滔/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张鹏/华南农业大学)

本文为2016年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广府文化传承的佛山地铁空间公共视觉调查与创新应用研究》(2016—QN17)阶段性成果。

注释:

[ 1 ]吴琼.从表现到解读——谈信息图形设计的特征[J].装饰,2011(08):68—70.

[2]曲璐璐.信息图形化在移动媒体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3]刘再行.从需求出发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6(16):1—5.

[4]王国燕,汤书昆.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可视化研究[J].科普研究,2013(6):20—26.

[5]华培.探析信息图形设计中的图解与传达[J].美术大观,2016(08):130—131.

[6]陈守明,王明星.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设计与传播[J].包装工程,2014(14):1—4.

[7]刘斌.信息图形化设计——媒体融合不容忽视的手段[J].新闻窗,2015(04):87—88.

[8]柴源.基于信息可视化的图形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广府站点图形
浅谈广府早茶点心文化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传承广府文化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与评价
以“夏季百日攻坚”推进远教工作拓展提升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怕被人认出
分图形
找图形
“广府庙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图形变变变
先进站点应与落后站点开展结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