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有文化意味的设计研究杂志

2019-09-10钟一平

中国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围屋土楼意味

钟一平

《中国艺术》,从今年起,要办成一本有文化意味的设计研究杂志。设计研究,大家都明白,关键在于“文化意味”。那么,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呢?

文化意味,就是文化内涵、文化情调和文化趣味的综合反映。文化和设计本就密不可分,设计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特色鲜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给文化下了一个概括性很强而又十分具体的定义:“凡人类在经营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人为地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东西,大都属于文化范围。它既有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工具及一切器物),也有精神的東西(如语言、文学、艺术、道德、哲学、宗教、风俗等),当然还有那些为取得生活物资的活动(如打猎、农耕、匠作)和为延续人种而存在的家族结构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对照一下,文化与设计的关系便一目了然:“物质的东西”几乎都要用到设计,“精神的东西”是设计的底蕴,从根本上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内涵与特质,家族结构与社会组织反映着设计的需求,体现着秩序与规范。福建地区的围屋和土楼很典型地体现着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这些建筑是物质的、有形的,更是实用的,既有建筑本身的设计特点,又有家族结构和社会组织特色的体现,还要考虑地理环境和生存安全的需求。围屋和土楼的设计充分显示了其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文化情趣,体现了文化对设计的深刻影响。

文化本质上就是“人化”,而设计是“人化”的最富有创造性、最能体现人的能动性的活动。同时,设计又根植于人类文化传统,为文化所影响。设计是最有活力的人文活动,而时时处处又深刻体现着人文的价值,“以人文化成天下”的具体活动,从人类文化中汲取营养,又创造性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文化。我们这本杂志正是从文化的角度看设计,从设计的角度提升文化影响力。在我们看来,所有的设计研究都是建立在文化基石之上的,同时又在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人为本是设计研究中的应有之义。根植于文化,尤其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更加厚重,更加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芒。

为了办好这本有文化意味的设计研究杂志,我们重点关注三个板块:设计研究、设计批判和工艺之美。设计研究可以涉及各个门类,但一定要“有文化”。设计批判除了关注设计本身的建设性批判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以及设计如何影响文化”。工艺之美则重点是从传统工艺与设计的关系出发,“发掘工艺中的设计宝藏”,更加专注于中华传统工艺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三大板块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归根结底少不了“文化”二字,给人更多的是在设计研究中让人回味文化内涵和文化情趣——这,便是我们区别于其他设计类杂志的特质。

猜你喜欢

围屋土楼意味
“美味”的土楼
印章的意味
美的意味
“红美人”的故事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粤北始兴围楼防御体系研究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
赣南客家民居建筑装饰艺术论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