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微文化的构建与研修
2019-09-10张国娟
张国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6岁儿童“最关键、最必要”的品格和能力的形成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特别强调要保教结合,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积极支持与引导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游戏。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具有生活、教育、社会三项功能。”这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以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形成良好的班级微文化,真正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基。
鉴于此,我们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级微文化的构建进行了研修。我们主要研修目标有三:一是幼儿一日活动得到重视,班级微文化的品质得到明显的提升;二是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建构与实施班级微文化的能力提到提升;三是儿童立场下的班级微文化成为园所亮点工作之一。在具体研修中,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扎根土壤,剖析问题
幼儿园班级文化价值取向指的是幼儿教师自身的某些价值观成为班级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对教师唤起教育态度、调节教育行为、指引幼儿、评价幼儿等具有定向功能。平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普遍忙于日常的事务管理,基本上没有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共识。不少幼儿教师对班级文化的价值认识比较片面和肤浅,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价值认识问题。
问题一:班级文化只是一种班级管理的手段
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只是开展班级管理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把幼儿管住。这样的班级文化建设与幼儿的核心素养发展是背离的,变得与幼儿身心发展格格不入,甚至沦为约束和管理幼儿的手段,最后变为僵化和刻板的条条框框,使原本洋溢着童真、乐于探索和充满求知欲的幼儿失去了朝气,抹杀了依托班级文化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这一最宝贵的教育价值。
问题二:班级文化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摆设
有些教师简单地把班级文化当成一种吸引家长眼球和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摆设,甚至简单地把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等同为布置教室环境。真正的班级文化不应是教师一厢情愿地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而是师幼之间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需要师幼共同学习与建设。师幼之间只有较多地交流和互动,才能形成适宜的、科学的、合理的班级文化。
问题三:班级文化只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灵感
不少教师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时只凭感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很少主动去寻找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相关理论的支持。甚至有的教师在构建班级文化时忽视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主体作用,导致班级文化活动缺乏自觉性,而缺乏自觉性的活动通常也缺乏持续性,容易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
二、携手研修,并肩前行
儿童立场价值观取向的确立,使幼儿教师不断对班级管理的本质与意义进行思考。我们通过头脑风暴、观察解读、研讨观摩、读书沙龙、专家引领等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深入根植儿童立场思想,树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班级微文化构建的理念。
(一)头脑风暴
我们从理想出发,通过“儿童是谁?教育是什么?班级管理中教师该做什么?幼儿的发展要到哪里去? 儿童立场下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的核心目标和关键内容是否精准?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班级微文化的教育品质?”等一系列直追本质的问题,不断引发教师去发现和思考。
我们以“儿童立场下的班级管理策略”为研究点,带领全园骨干教师进行了“头脑风暴”。我们以儿童视角,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发现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契机,并预设幼儿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利用一日活动中发生的教育资源,寻找解决班级管理中问题的策略。通过头脑风暴,我们较好地打开了教师对班级微文化构建的思索空间,并和老师一起交流对儿童立场的理解和看法,从而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二)读书沙龙
读书沙龙是贯穿园本主题研修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在确定研修主题后,我们向教师推荐了《打造幼儿园魅力班级的64个策略》《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等相关书籍,并采用交叉阅读、读书分享会等形式,展开文献考证、实践论证,梳理其中与班级微文化构建有关的信息与资源。
(三)案例研究
通过每周1~2篇的《幼儿观察记录》和案例研究,我们引导教师客观地审视幼儿的行为,挖掘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发掘幼儿行为的种种可能性,从而真正看见、看懂幼儿。
(四)现场观摩
围绕幼儿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的构建研修主题,我们研修管理层经常深入到班级管理的一日活动现场。我们观摩户外七彩阳光运动区、美术区以及建构区等,提出不同区角、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征,跟进式地进行学习、评比和再学习,提升区角质量。在观摩小班艺术活动“咿呀咿呀哟”时,我们抛出3个问题来引领研讨:“这个活动的关键经验分别是什么?”“活动中采用了什么方法和策略,分别指向活动中的哪些目标?”“你认为活动中存有哪些不足或建议?”教师们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并共享讨论结果,从而使他们逐步明确幼儿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核心要旨,不断引发他们从儿童的角度进行思考、计划的意识,有效提升学习、生活和游戏等一日活动质量与水平,班级文化逐渐形成。
(五)同伴互助
我们让教师带着任务外出学习“取经”,回来后及时“传经”。比如,王鉴璋老师外出学习回来后,第一时间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思,从“独享”到“共享”,使优质教育资源为大家共同拥有。
(六)专家引领
我们邀请区幼教办沈国香老师给大家作《如何观察和撰写幼儿自主游戏案例》的讲座,进一步让教师们明白觀察对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激发孩子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还邀请省特级教师王芳园长来园作关于《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班级文化》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帮助教师梳理核心素养理念下有关班级文化构建的知识与经验,引导教师创设出真正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班级环境,让生活、游戏在其中的幼儿养成善良、自信、勇敢、坚强、有爱、互助的品质,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也正是班级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理想之花,精彩绽放
(一)孩子从“被动”到“自主”
我们改变了原来以教师预设为主,较为封闭、高控、整齐划一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方式,让幼儿尽可能地在自主空间更多的一日活动中,有自己选择、构想、体验、表达的权利,有自由穿梭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权利。 这既是对幼儿的尊重,又是儿童立场理念的贯彻落实,从而使班级微文化为幼儿一日活动质量的提升增砖添瓦。
(二)教师从“排斥”到“热爱”
我们的教师以开发创设良好的班级微文化为乐,从“局外人”转变为“局内人”,并爱上了园本研修,他们在专业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寻着。
俗话说:“爱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我们以幼儿为本,尊重和热爱幼儿,构建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班级微文化形态已见雏形。我们正在一步步努力靠近、走向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