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2019-09-10周曙光
周曙光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一个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虽然孩子们的年龄小,但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与学习着身边的一切事物,拥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那么这时的教育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如今的家长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把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孩子们的成绩上,这样的教育观念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一定的阻碍性,只有在孩子们的成长阶段深入地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够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方法;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德育教育被越来越的人看见,这一教育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期间,老师通过正确的方法指引学生们开始自己的人生,在学习期间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质的道德品格。
一、现如今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德育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长的眼中都没有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家长与老师的关注点更多是在学生的成绩上,所有的努力与配合都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不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在课后家长还为学生增加各种课外补习课程,这些行为虽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并没有任何帮助,因此这也成为了现如今导致学生们思想道德观念不够强的原因之一。
(二)德育工作形式化明显
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一直都没有明显的进展,学生在进行这项内容的学习时并没有兴趣,甚至相当懈怠,而且大多数时候在进行这项知识学习的形式都是榜样示范或者是理论讲解,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这种教育形式非常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指导方法的科学性还有待提升
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德育教育工作仍然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很多方面仍然在摸索改进,对于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与方向还不明确,教育内容也要不断地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系统。
二、完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
随着课程以及教学重点的不断变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与家长应逐渐走出“考得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观念,提升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具有高尚品格人的即使没有技术也可以在社会中立足,但一个失去道德的人是被这个社会所排斥的,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真正意识到“做人”对成长的重要性。例如,在实际教学期间,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适当地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且定期地对教师们进行考核。只有教师们自身加强了道德素质,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才能够影响学生的成长,在生活与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发展规律,制定出符合现状的教学方案,全面做好应对工作,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接受所要面临的德育学习。
(二)学会尊重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现在的孩子们对很多事物都是非常敏感的,由于社会的各种压力以及家庭学校的多方向教育,致使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弱,这一点也正在强调,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要想更好地展开教学,一定要重视方法的选择,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倾听,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给予学生压力。
(三)家庭与学校相互合作,提高家庭教育的作用
在学习阶段,孩子们度过时光的两个重要的地点就是学校和家庭,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会更加的真实,因此加大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及时地向家长与教师沟通孩子们的状态,一旦在德行方面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老师与家长也可互相监督对方的教育方式,避免在方式的选择上出现错误。老师与家长是孩子们在生活中与学习中相处时间最久的人,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时,两者都有着不可懈怠的重任,这也就要求两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育与孩子们的成长,甚至是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不断地提高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在进行德育教学期间,老师应当不断地提升自己,并且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优良品格的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报复的栋梁之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胜. 试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05-105.
[2]冯瑞慧.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初探[J]. 好家长,2018(14):66-66.
[3]毛建军. 农村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方法措施 ——以甘南地区德育工作为例[J]. 新课程(中),2016(10):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