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为人知的“第二个白求恩”

2019-09-10艾皆臻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白求恩中国意义

摘 要:哈励逊是一位加拿大外科医生,同时和哈励逊医生一样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科棣华并称“三个志愿军”。他和白求恩有众多共同点,但是人们却不甚了解,本文将分析哈励逊在中国的行为轨迹及伟大成就,结合白求恩比较,使人们认识他。

关键词:哈励逊;中国;白求恩;意义

2015年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9月7日上午,《哈励逊医生在中国》历史图片展开幕式暨《哈励逊医生在中国》新书首发式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平宫隆重举办,珍贵翔实的图片、图书资料,展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壮举和哈励逊在抗战中的感人事迹。这是关于哈里逊医生近几年以来举办的一场比较盛大的纪念性活动,哈励逊医生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哈励逊在战争时期所做的贡献十分重大,被称为“第二个白求恩”。这绝非仅仅因为他们都来自加拿大,更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传奇感人的事迹值得我们传颂,他们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弘扬。

一、哈励逊其人

哈励逊,全名铁尔生.莱孚.哈励逊(TILLSON.L.HARRISON),1881年1月5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铁尔生堡镇(现为铁尔生堡市),他家境优渥,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祖父帕尔希尔约翰·卢克·哈励逊是安大略省的银行家,其外祖父哈里德·阿德尔·铁尔生,是安大略省铁尔生堡镇的创始人之子。他在风景美丽、安宁平静的铁生堡市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894年,他考入多伦多中学,1903年进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习,并于1907年毕业,从此成为一名医术精湛同时医德高尚的外科医生。

在医学院毕业之后,哈里逊医生长期在国际战争中從事救护工作。他先后以随军医生身份辗转世界各地参加了美西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都始终保持一颗医者仁心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哈励逊与中国的缘分很深,曾三次到中国行医,并最终长眠于中国。我们不禁发问:一个成长于优裕而舒适的环境里的人为什么会自觉自愿地跑到遥远的地方去忍饥受寒并投身于充满艰苦和危险的斗争呢?

二、简析哈励逊不受关注的原因

其一,时间问题,从两方面考虑:工作时间和年龄。相比较于白求恩,哈励逊与中国的缘分似乎更深一些,他曾经三次到达中国参与战争的救济工作,但是每次停留时间都不是很长。第一次他来中国是在1912年于广州参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运动,翌年便奔赴墨西哥参与班邱·维拉暴动,关于这次转换战场的具体原因已无从考证,另外有些参考资料未收录这一经历,所以本次经历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此次经历比较短暂。第二次是在1938年9月,哈励逊来到中国,在上海以志愿军的身份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不久到新四军做医疗救护工作。但是很快他便又离开了,1941—1946年,为避开日军监视,哈励逊在英国东南亚战区的海军部商船队任军医官。第三次在中国的经历也是最为人深知的一段经历,1946年任联合国善后救济署卫生组军医,在红十字会、中国福利基金会和宋庆龄的委托之下将筹集来的五十吨药品和纺织品从上海运往邯郸解放区,但这也成为哈励逊医生的不归之旅。算起来,哈里逊医生在中国的有效工作时间并不很长。另外,他对中国贡献最大的是第三次经历,但此时他年事已经很高了,已经是六十余岁的高龄(为了参与革命还改小了年纪),这也限制了他的不可能像时年四十余岁的白求恩一样活力充沛迎接革命。

其二,信仰问题。哈励逊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和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才多次奔赴世界各地在战争中用自己的力量救助更多的人,他从未加入任何的党派,身份比较单纯,就是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反观白求恩,他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惊世骇俗的、志向很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对于中国来说很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从传播舆论的角度而言,两者谁更适合作为适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宣传蓝本立见高下。但是就笔者个人而言,我更加钦佩的是哈励逊,因为他是出于一个人最基本地善良初心做出这样的伟大事迹,况且他在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放弃自己的一切财富、生活、家庭,还这样舍生忘死,实在让人感动。

其三,贡献问题。哈励逊对于中国医疗事业的贡献乏善可陈,这一点不容置喙。在哈励逊个人的笔记中也可窥见一斑,他曾记录道,如果有机会要作为一个真正的医生为解放区的百姓军民服务而不是仅仅运送救援物资,他认为自己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地被激发出来。白求恩可谓在中国完全地发光发热了,作为医生,他解救伤员;作为教授,他在晋察冀卫生学校培养人才并且自己编写了多部教材;作为科研人员,他创造了适宜战地使用的流动输血站等等仪器,这些具有拯救生命重大意义的医学上的贡献使得白求恩在中国人心中更胜一筹。

其四,与中国领导人的关系。哈励逊与宋庆龄的关系最为亲密,第三次来中国他两次从上海运送救济品到北方就是在宋庆龄的委托之下才去的。当然,他与叶剑英、黄华、邓小平等人都曾见过面,保持了比较融洽的关系。但是我们却惊奇地发现,毛泽东与他似乎没有交集,在哈励逊去世之后也没有做出什么表示。但是白求恩却大不相同,他曾在延安生活工作一段时间,与中国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私交甚笃,在他去世后毛泽东专门写了《纪念白求恩》来祭奠白求恩,在文革时期成为全国人都必须会背的“老三篇”,白求恩的名字也因此家喻户晓。

三、重构哈励逊人物多重意义

就哈励逊的个人精神而言,他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尊重。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即使任务十分艰巨也依然拼尽全力,看护补给品时为了生存他喝下厕所沟渠排放的污水,几天几夜都没有进食。他具有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满怀对正义事业的热忱,可以概括成为“人道博爱、大医为民”的哈励逊精神。

就其世界民族意义来说,哈励逊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哈励逊是中加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加友谊因为哈里逊医生更加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另外,他启示我们要珍爱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不仅是对自己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哈励逊2019.

[2]上海中国福利会辑印的《国际和平战士夏理逊》1987.

[3]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历史底蕴板块2016.

作者简介:

艾皆臻(2000年3月23日),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精确到市):河北省衡水市,学历:本科.

猜你喜欢

白求恩中国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有意义的一天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诗里有你
用白求恩精神培养白求恩式的医学人才
白求恩纪念歌